徐挺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對教學的不斷反思和研究是必由之路。立足于此,首先概述了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然后簡要分析了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三個問題,包括教與學的脫離、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欠缺以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低下,最后從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出發,就完善小學英語教學的效果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建議,包括教學結合,教從學出發;以學為主,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做結合,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教學做合一
小學英語是一門對學生的日后學習乃至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的基礎課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小學英語教學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教學效果,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與此同時,小學英語教學仍存在不少問題,尤以教學方法的落后為最,因而,進一步的教學研究勢在必行。陶行知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對當代教育的完善與發展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十分豐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生活教育”“民主教育”“教學做合一”等教學思想。其中“教學做合一”思想對消除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弊端,推動教學研究大有裨益。
一、張弛有道,行知有理
“教學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從中國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中反思出來的,它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的精華部分。在中國以往的教學體系中存在兩個主要的問題,而這兩個問題也表露在當前的教育之中。首先,在教學中,教師的“教”為主導,學生的“學”為輔助,這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不到彰顯,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在教學環節中,過分偏重于客觀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極為薄弱。
“教學做合一”思想主張“學”要從“做”出發,“教”要從“學”出發,即“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這種教學思想,將分散的教學、學習與實踐三者有機融合到一起,學習以實踐為目的,教學以學習為目的,不僅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并且實踐能力也得到了重視。換句話說,所謂“教學做合一”思想,就是教學與學習的統一、學習與實踐的統一。
二、解鈴須知系鈴人
當今的小學英語教學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既有教學觀念的,也有教學方法的,極大地阻礙了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簡言之,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的教學層面、學生的學習層面以及學生的英語實踐層面。
1.教學脫離
完整的教學環節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學環境以及教學方式組合而成,優良教學效果的取得,離不開教育者從受教育者的認知水平、實際需求等因素出發來展開教學活動。然而,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教與學不統一的現象十分嚴重。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從學生素質教育的實際需求出發,偏重于應試層面的知識傳授,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其次,小學生在認知環節中偏好于新鮮有趣的生活化事物,然而不少教師并未立足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也未采用新穎生動的教學方式,或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最后,教師在教學評價中,也沒有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給予必要的鼓勵性與引導性評價,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高
教與學不統一,所帶來的后果便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高。教學脫離,使得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沒有從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出發,學生的課堂地位得不到彰顯。因此,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學習自主性欠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首先,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教到哪,學生學到哪,既沒有預習的動力,也沒有復習的習慣,更談不上主動進行課外學習;其次,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極低,分心、開小差的現象屢見不鮮,學習效率低下。
3.學生英語交際能力低下
英語是一門實踐型課程,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日后的工作生活。隨著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英語的應用價值與日俱增。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將絕大多數教學資源應用到單詞的講解與背誦、句法的分析等知識的灌輸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英語知識的應用水平長期得不到提升。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也與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相違背。
三、大道無聲潤萬物
從上述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可知,教、學、做的分離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癥結,因而,教學研究也必須由此出發,才能收到對癥下藥的效果。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正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一劑良方,能從三個角度消除當前英語教學的弊端。
1.教學結合,教從學出發
教從學出發,是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中的重點,它注重教師的教學實踐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結合,對于解決當前英語教學中教學分離現象的作用很大。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通過生活化場景的描述來增強英語知識的立體感,從而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6A 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課前制作一些本市的環境視頻和拍攝一些照片,引起學生保持城市清潔的共鳴,為其學習新課文進行無縫對接;其次,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等多種要素出發,通過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來契合學生的學習現狀,比如,在課上我給學生介紹了一些新穎的清潔衛生的工具,如家用掃地機器人等,并且帶到班級里實地展示給學生看,當學生看到掃地機器人真的能在教室地上來回清理垃圾,又能自如地躲避桌子凳子時,立刻就充滿了學習興趣。同時我也介紹了一些回收利用廢棄物的好方法,以便于下一個單元Protect the Earth的教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來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情境,這樣的課堂學生也更樂于接受。
2.以學為主,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課堂教學,學為主導,學生只有具備學習的自主性,才能真正靜下心來學習,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明確認識到課堂教學中“學為主體”,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要更正原有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通過任務型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其認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習積極性。比如,在教學譯林英語6A Unit 4 Then and now時,教師課前可以要求學生去搜集本市同一地點不同時代的老照片,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時代的變化,再讓他們自己說說這些變化的好與不好,給他們搭建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讓他們自由地發揮,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就身臨其境地學會了相關內容的表達,也培養了人文性,可謂一舉兩得。
3.學做結合,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并且是一門全球通用的語言,學生能否熟練地使用英語是其能否成為全球化背景下高素質人才的主要標志之一。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長期得不到重視,而“教學做合一”思想則為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理論資源。首先,教師要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作為課堂目標之一,納入教學環節之中,通過課堂活動,特別是分組表演,為學生提供英語交流的機會與情境。比如,譯林牛津英語6A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后做好紙質衣服,以第二課時來模擬和拓展課文的情境,在表演中穿好自己制作的衣服,設計好自己的臺詞,把學和做真正地結合起來,這樣的教學學生將難以忘懷,對學習的內容也將印象深刻。學校組織的英語課本劇比賽更是學做結合的好機會,通過自編自導自演,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得到質的飛躍。
四、行而后知,知而后會
陶行知先生的很多教育思想對小學英語教學都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教學做合一”思想更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理論資源,對完善小學英語教學方式、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果意義非凡。教師應該立足于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薄弱之處,從教學合一、以學為主以及學做結合三個層面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英語學習能力以及英語應用能力,從而綜合性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整體英語素質。
參考文獻:
[1]楊玲.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小學英語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2(6):58-59.
[2]陳燕玲.教學做合一,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3(8):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