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的一個重要嘗試,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的不斷深入,一些問題不斷凸顯,需要進一步進行整合和提升,切實發揮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優勢。基于此,對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應用的相關實踐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優化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開展實踐;問題解讀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傳統語文教學模式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的問題,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情感的溝通交流,有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合作學習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解讀,并且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整改,從而真正實現小學語文合作教學。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解讀
根據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實踐分析,目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的合作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通過學習小組的方式組織學生對某個研究主題進行探究學習的過程,但是由于小學生處在認知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合作”這個概念的認識是有差別的,缺乏有效的溝通合作能力,甚至有的學生并不情愿參與合作學習,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合作學習的開展效果并不理想。其次,合作學習教學流于形式是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創新過程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雖然從表面上看,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并且組織了合作交流活動,但是在這其中并沒有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合作學習的主題和相關話題沒有實際意義,無法實現合作學習對學生綜合素質養成方面的重要意義,也就是說,教師將精力集中在合作學習的形式組織方面,而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導致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產生不良影響。
二、優化和提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效果的意見和建議
1.科學合理地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
教學內容是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基礎,合作學習的內容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為了避免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有效刺激小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一定要根據實際,包括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實際,確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例如,在《手足口耳目》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然后設定這樣的合作內容“說一說在實際生活中手足口耳目都是被用來做什么的?”引導小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從身邊事物、從討論交流中更進一步地認識到五官的作用,激發小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2.做好合作學習的準備工作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效能取決于教師在之前是否做好了相關的準備工作,這是關系到合作學習活動能夠符合小學生認知實際、能夠激發小學生參與主動性的重要步驟,因此,教師必須做好合作學習的準備工作。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掌握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的語文基礎、學習能力、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等,為下一步的小組劃分奠定基礎。其次,要對合作學習小組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為了對每一個小組進行有效掌控,而且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小組中擔任不可或缺的角色,一般是按照4~6人的數量原則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并且小組成員之間的能力要形成互補,各個學習小組之間整體水平相當,這樣才能為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3.教師要發揮好指導者的角色職能
合作學習雖然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師的指導者和引導者角色職能會對合作學習的效能產生直接影響。教師要扮演好指導者角色,設計好合作學習的問題,充分整合各種教學資源,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并且在組織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出現偏差的地方進行及時的指引,通過設疑、鼓勵等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主動性,避免學生興趣不高、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等問題的出現,真正實現合作學習的意義,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既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措施,針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流于形式等問題,要從教學內容確定、科學劃分合作小組、充分發揮教師指導作用等方面出發,不斷優化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效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小學生的素質能力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呂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合作學習[J].考試(教研版),2012.
[2]農俏芳.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實施[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
作者簡介:李碩,1977年3月15日出生,女,漢族,籍貫:遼寧省大石橋市,一級教師,本科學歷。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