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波
摘 要:計算教學貫穿于整個小學階段。在整個小學計算教學中,低年級的計算教學最為基礎和關鍵,新課程改革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計算中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能力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
1.運算順序出錯
受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比如粗心大意、心不在焉等,學生在計算的時候會出現運算順序出錯等問題,在計算中,學生根本不明確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比如,學生在計算32+40÷4的時候,有的學生就會先計算算式前面的32+40,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甚至有的學生在計算簡單的加減法混合運算比如31+23-20時,會先計算23-20,這些問題是計算中最基本的問題,也是學生常常犯錯誤的地方,而這些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
2.在計算時會抄錯數字或符號
在計算中,一個簡單的抄錯數或者是符號都會影響學生的計算效果,這類問題在學生中出現得最廣泛。(1)抄錯數字。比如學生書本上的題目是24÷3,學生抄在作業本上的時候就變成了42÷3,或者學生在橫式計算上是24÷3,在豎式計算的時候就寫成42÷3;(2)抄錯得數。經過一系列的計算,學生已然得到了正確結果,可是在書寫的時候卻將答案寫錯了,比如最終的答案是213,學生卻將答案寫成231。
二、提高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措施
1.提升學生對計算學習的興趣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低年級開展計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學生的興趣和基礎在提升計算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對計算學習進行積極引導,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計算學習帶來的樂趣。例如,在開展計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一些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卡通人物為載體,將計算蘊藏在生動活潑的小故事中,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以進一步提高低年級計算學習的質量。
2.推動計算生活化教學的實施
數學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因此在開展小學低年級計算教學的過程中,要將計算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避免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單一枯燥的計算,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能夠對計算的學習保持持久的興趣,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對計算的應用。例如,在學習加減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模擬商場售貨的方式來實現計算教學,在教學中由學生或者教師充當售貨員,通過買賣粉筆、作業本等一些簡單的道具來讓學生進行數量和利潤的計算,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計算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自身計算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3.進一步豐富計算練習的方法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進行課后習題的練習往往是教師唯一的一種計算練習方法,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面對大量的計算題往往會產生厭惡情緒,這也導致小學低年級計算教學因為訓練的程度不夠而使教學質量無法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豐富計算練習的方法,避免單一的計算練習,以此來提升低年級學生對于計算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外活動時間來組織口算比賽或者是心算比賽,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由教師來充當裁判,通過各個小組之間的比賽來激發學生學習計算的積極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
4.注重計算習慣的培養
小學生在進行數學計算時,通常會有自己的計算習慣,對有的學生來說,計算習慣對其計算的正確率有重要的影響。例如,在做題之前沒有認真讀題,想盡快做完,出現看錯題目、看錯數字等現象,從而降低了做題的正確率。再如,在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練習中,有些學生經常忘記進位或者退位;在對題目進行驗算時,字跡不工整導致數位不對齊,從而出現錯誤。上述這些現象都是不好的計算習慣引起的,長期下去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高難度的計算內容產生畏懼情緒。因此,在授課或者批改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計算習慣的規范,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比如,規范學生的書寫能力,督促其認真檢查,培養其糾錯的習慣等。只有這樣,學生的計算能力才能按照正確的軌跡一步步提高,從而改善其數學學習效果。
總之,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計算能力作為一項基礎的學習內容,對于今后很多學科的學習具有重要影響。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嚴格規范學生的計算習慣,并及時查找和糾正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琳.新課程背景下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J].理科考試研究,2014(7):18-19.
[2]周尚花.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訓練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中旬),2014(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