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京
摘 要: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班級建設的好壞影響班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掌握管理班級的策略方法尤其重要。從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出發,尋找小學班級的一些管理策略,幫助班主任創建一個良好的班級。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策略
班級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管理良好的班級對學生的行為習慣、身心健康、人格塑造等都有極大影響。而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尤其是在小學,學生處于培養習慣階段,創建一個良好的班級,為學生養成健全人格、進行全面發展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是小學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
管理好小學班級工作,班主任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更要根據小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制定一些管理策略,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
一、愛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愛”是班主任管理班級學生的一個特殊秘密武器。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要讓這個家庭充滿溫馨、和睦的氣氛,需要班主任這個“大家長”努力營造。教師“愛”學生,首先要懂學生。班里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什么、性格特點怎么樣、家庭氛圍如何等等都需要了如指掌,尤其是班里的一些“困難”學生,更要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多多給予關愛,及時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教師“愛”學生還要愛得公平。小學生大都心思單純,若是哪一位老師“偏愛”某一位學生,那么就會給班級管理帶來一定的麻煩,那些沒被“偏愛”的學生對老師自然會心存不滿。所以,班主任對學生要施以愛,但要愛得公平、公正,做到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二、班級規章制度
對于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更要做到制度化,讓學生有章可循,從小就培養學生知禮儀、守紀律。為了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班集體組建后,就應該制定一系列的班規、班級公約等規章制度。這些東西的制定可參考學校的校規,組織全班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討論交流,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邀請家長委員會成員進行協商。
班級的規章制度制定出來并不是作為擺設用的,要真真切切用起來,對于其中的每一項條款班主任都應該讓學生達到“令行禁止”的程度,從小就在學生的思想里種下遵紀守法的種子。
三、賞識與獎勵教育
賞識與獎勵就像是孩子的營養劑,是學生渴望從老師那里獲得的精神需求。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地方,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教師要多用欣賞的眼光去看他們,發現他們的優點并將其“發揚光大”,而對待他們的錯誤不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采用和諧一點的方式給他們提出來。要讓賞識的精神充滿整個班級,學生自然也會受到老師的影響,對待同學也會多一點友善,班級氣氛將會更加和諧。
除了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一定的獎勵也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很重要,但物質獎勵更直接,它是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不管獎勵的東西是大是小,它代表的是一種榮譽與成功,當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時,他也會更加認可自己的老師,更加配合老師的工作。另外,老師對學生做出的獎勵承諾一定要按時兌現,不然將會有“說謊”的嫌疑,使學生失去對老師的信任,那對班級的管理無疑是最有害的。
四、成立班委會,培養班干部
班級是學生和老師共同的家,要想建設一個好的班級,只有班主任的辛勤付出還遠遠不夠。班主任只有一個,而學生卻有很多,并且班主任并不能時時刻刻都和孩子們待在一起,所以為了及時了解班級動態,關注學生的成長發展,班主任還需要成立班委會,培養“小助手”——班干部。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他們是學生的一員,知道同學們的心理動態;另一方面他們時時刻刻都與同學相處在一起,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班級動態,對班里的一些事情能夠做出最快的處理。所以,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一定要培養班干部,讓這些小助手成為管理班級的重要人員。
總之,創建一個良好的班級,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使命,為了班級更好地發展,班主任還要不斷研究班級管理策略,并適時創新,為自己的班級管理積累更多經驗。
參考文獻:
[1]竇春坤.小學班級管理心得[J].新課程(小學),2010(12).
[2]郎穎蕓.小學班級管理模式的創新與探究[J].學校管理,2012(6).
[3]程遠.論小學的班級管理[J].群文天地,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