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要】 目的 分析并研究胃腸手術快速康復外科治療優化設計方案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140例胃腸手術患者, 將患者隨機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7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觀察組患者選擇胃腸手術快速康復外科治療優化設計方案治療,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為(3.1±0.8)h、術中出血量為(270±45)ml、肛門恢復排氣時間為(20.1±6.4)h、傷口愈合時間為(7.2±1.4)d、術后住院時間為(7.2±1.3)d, 均少于對照組的(3.4±0.4)h、(288±51)ml、(71.5±9.4)h、(12.4±0.4)d、(13.4±3.1)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對進行胃腸手術的患者選擇快速康復外科治療優化設計方案進行治療, 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胃腸手術;快速康復外科治療;優化設計方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optimized design scheme for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treatment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40 patients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7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surgery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optimized design scheme for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treatment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for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shorter and less operation time (3.1±0.8) h,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s (270±45) ml, anus exhaust recovery time as (20.1±6.4) h, wound healing time as (7.2±1.4) d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time as (7.2±1.3) d than (3.4±0.4) h, (288±51) ml, (71.5±9.4) h, (12.4±0.4) d, and (13.4±3.1) 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optimized design scheme for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treatment in patients receivi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hows excellent effect,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treatment; Optimized design scheme
胃腸手術在臨床當中是一種較為廣泛應用的手術治療方法, 針對各種胃腸疾病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1]。而快速康復理念是康復外科當前指導外科手術的一種先進的理念, 這種理念在2001年被首次提出, 因為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 所以這種理論在實際應用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2]。將快速康復理論應用在胃腸手術當中相對缺乏有物理治療的實踐, 為有效地促進患者的恢復, 并且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可行的幫助。本研究主要分析胃腸手術快速康復外科治療優化設計方案對患者治療的影響, 同時選擇本院在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140例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 結果取得滿意成效, 現將主要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胃腸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患者采用隨機方法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7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8例,
女32例, 年齡24~64歲, 平均年齡(42.1±13.4)歲;觀察組患者中男37例, 女33例, 年齡21~63歲, 平均年齡(41.6± 12.4)歲。本研究所有患者經過臨床檢驗和診斷, 確診為非急診患者, 均不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器質性病變。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患者選擇傳統手術方法進行治療。術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患者禁食禁飲, 為患者連入尿管和胃管, 并對患者進行常規麻醉;術中留置患者腹腔的引流管;術后為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患者胃腸功能完全恢復后留置胃管, 在此期間患者需要靜養, 嚴格控制患者下床活動。
1. 2. 2 觀察組患者選擇快速康復外科治療優化設計方案進行治療。術前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 并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 要求患者手術前盡量飲用含糖的飲料。常規準備相關手術, 麻醉方法主要為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聯合中胸部硬膜外麻醉。保持手術室內的溫度為25℃左右, 患者體溫為37℃左右, 所有患者需要采用腹腔鏡進行手術。對患者手術當中嚴格控制患者鹽水輸入?;颊呤中g后需要進行硬膜外鎮痛24 h, 針對患者的反應適當延長鎮痛時間?;颊呤中g后基本不留置尿管, 如果患者為直腸癌, 留置尿管時間≤72 h, 手術6 h后可以飲用含糖的飲料, 手術24 h后進流質的食物, 手術72 h后進普通的食物。如果患者接受胃部手術, 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對相關的禁食禁飲進行調整。手術后96 h停止為患者補液。在手術24 h后需要為患者進行微波照射治療, 照射功率為50~80W, 對患者腹部進行熱療, 溫度以患者的感覺進行調整。熱療的范圍集中在患者的切口和周圍, 20 min/次, 2次/d。在此過程當中需要鼓勵患者進行基本的翻身和下床活動。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恢復排氣時間、傷口愈合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進行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為(3.1±0.8)h、術中出血量為(270±45)ml、肛門恢復排氣時間為(20.1±6.4)h、傷口愈合時間為(7.2±1.4)d、術后住院時間為(7.2±1.3)d, 均少于對照組的(3.4±0.4)h、(288±51)ml、(71.5±9.4)h、(12.4±0.4)d、(13.4±3.1)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胃腸疾病是臨床十分常見的疾病, 對患者進行治療, 傳統的胃腸外科治療方法其程序相對較為復雜, 在治療當中因為留置胃管和尿管等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 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患者的治療產生影響[3]。針對這種情況, 臨床研究人員在臨床實踐過程當中開辟出了一套快速康復的外科治療模式, 這種治療模式下手術避免了很多環節, 比如術前禁食禁飲, 不用為患者留置胃管和尿管等, 這能夠有效的促使患者避免很多痛苦。
臨床實踐中, 外科快速康復手段在促使患者的康復方面縮短了大量時間, 也能減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在降低并發癥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本研究的相關資料可以看出, 快速康復的諸多指標和傳統手術相比存在明顯的優勢, 從而可以證明快速康復手段的治療價值[4]。而現代醫學設備正在不斷的發展, 所以也出現了諸多輔助治療的設備。過去的快速康復手術治療因為沒有較好的設備, 在治療過程中隨時使用可能不太科學。本研究主要分析胃腸手術快速康復外科治療優化設計方案對胃腸手術患者治療的價值, 從結果可以看出這種治療方法具有優越性。
在治療時快速康復外科手術采用微波熱療等技術逐漸應用到手術當中。根據本研究所采用的微波熱療技術來說, 主要通過熱療的原理來促使患者血管不斷的擴張, 能夠增強物質營養的吸收, 并且能夠提升患者血氧的供應[5]。還能夠有效促使組織的不斷修復, 起到有效的止痛作用。而且從臨床上的相關文獻可以看出, 通過對熱療技術的應用, 可以促使消化系統的相關功能不斷提升, 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 也有助于胃腸功能患者的更快的康復。本研究所取得的研究結果與臨床醫學文獻可以起到相互印證的作用。
綜上所述, 臨床對進行胃腸手術患者選擇快速康復外科治療優化設計方案進行治療, 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建忠, 江志偉, 鮑揚, 等. 胃腸道手術中不常規留置胃腸減壓管并早期進食的臨床應用研究.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9, 29(4):331-332.
[2] 江志偉, 黎介壽, 汪志明, 等. 加速康復外科用于直腸癌前切除病人價值探討.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8, 28(1):59-61.
[3] 江志偉, 李寧, 黎介壽. 術后腸麻痹臨床表現及病理生理機制.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7, 27(9):682-683.
[4] 江志偉, 李寧, 黎介壽. 快速康復外科的概念及臨床意義.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7, 27(2):131-133.
[5] 陳戰, 林大富, 涂永久. 微波照射對腹部術后傷口液化的治療作用. 實用醫學雜志, 2005, 21(18):2015.
[收稿日期: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