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翀妮+崔星+吳云天

【摘要】 目的 評價哮喘持續期應用溫陽利氣配穴埋線法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 76例慢性持續期支氣管哮喘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8例。對照組僅用西藥治療, 觀察組應用溫陽利氣配穴埋線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免疫功能及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體液及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所改善, 且治療后觀察組各項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有效率為71.1%, 觀察組為92.1%,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哮喘持續期患者應用溫陽利氣配穴埋線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應用效果顯著, 可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溫陽利氣;穴埋線;哮喘持續期;免疫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4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influence by warming yang and reinforcing qi combeind with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applied in persistent period of asthma on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period of chronic asthma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alon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warming yang and reinforcing qi combeind with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immune function and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better body fluid and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dex level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control group had effectiveness rate as 71.1%, which was 92.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warming yang and reinforcing qi combeind with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in treating persistent period of asthma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mmune function, along with excellent application effect.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Warming yang and reinforcing qi;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Persistent period of asthma; Immune function
支氣管哮喘為一種臨床常見的氣道慢性炎癥疾病, 在呼吸系統疾病中比較常見多發, 每年因哮喘病而死亡的患者不斷增加, 再加上生態污染加劇, 哮喘發病率以及死亡率明顯增加。該疾病多發生于清晨或夜間, 多數患者的病情經治療后可緩解。近些年臨床西醫關于哮喘疾病的治療研究獲得了較大的成功, 但仍主要應用激素治療, 會誘發一系列藥物副作用, 影響患者身體早日康復[1]。而中醫學在哮喘治療方法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尤其是中醫用于治療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應用效果顯著, 被臨床所廣泛認可。本次研究中提出, 采用溫陽利氣配穴埋線法治療支氣管哮喘, 評價其治療效果, 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確診的76例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 女16例, 平均年齡(39.55±12.22)歲, 病情程度:1級14例, 2級12例, 3級5例, 4級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 女12例, 平均年齡(39.76±12.15)歲, 病情程度:1級16例, 2級13例, 3級6例, 4級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史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參與研究患者均獲得知情權且自愿參與研究, 排除合并嚴重臟器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妊娠期女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僅應用西藥治療:氟替卡松100 ?g、沙美特羅50 ?g, 早晚各1次, 1、2級患者1吸/次, 3、4級患者2吸/次。觀察組應用溫陽利氣配穴埋線治療, 埋線時患者取俯臥位, 并對所需埋線穴位實施消毒, 埋線時選擇埋線操作方法:選用無菌性設備(換藥盒、醫用剪刀、止血鉗各一個), 5 ml注射器針頭和0.4×40 mm一次性針灸針(無尖頭)各一枚, 選用PETERS 0SURGICAL可吸收手術縫合線 (規格18S20E 3/0), 線體剪成約1 cm長度, 首先對埋線穴位予以碘伏常規消毒, 再用酒精脫碘, 右手將注射器針刺入要求深度, 有針感后邊推針灸針埋入線體, 邊退注射器針, 用棉棒按壓穴位, 然后貼上創可貼。針刺肺俞時, 進針角度為15°斜刺向脊柱方向10~15 mm, 太溪部位直刺到15 mm, 應用瀉法;定喘與皮膚間呈15°斜刺向脊柱方向15 mm, 直刺間使、支溝10~20 mm, 向上平刺膻中10 mm。15 d操作1次, 1個療程為2次, 兩組患者共實施3個療程治療。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免疫功能, 評價不同方法的治療效果。體液免疫功能評價指標包括: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疫球蛋白E(IgE);細胞免疫功能指標:外周血T淋巴細胞、輔助性T淋巴細胞、抑制性T淋巴細胞、CD4+/CD8+比值。
1. 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有關支氣管哮喘治療臨床指導原則對患者癥狀體征程度進行評價, 將哮鳴音、咳嗽、喘息等癥狀劃分為三級標準, 輕微2分, 中度4分, 嚴重6分, 計算癥狀體征總積分, 并根據積分改善率對療效進行評價, 積分改善率=治療前后積分差/治療前積分×100.0%。臨床控制:積分改善率>90%;顯著改善:積分改善率為60%~90%;改善:積分改善率30%~60%;無效:積分改善<30%。有效率=(臨床控制+顯著改善+改善)/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體液及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所改善, 且治療后觀察組各項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對照組臨床控制0例, 顯著改善3例, 改善24例, 無效11例, 有效率為71.1%, 觀察組臨床控制1例, 顯著改善11例, 改善23例, 無效3例, 有效率為92.1%,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據統計, 我國哮喘發病率不斷增加, 是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一個主要慢性疾病, 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該疾病為中醫學“哮病”范疇, 傳統中醫學認為哮喘發生是因外邪入侵而導致痰瘀, 肺氣功能下降, 而導致病情纏綿難愈, 主因為脾腎陽虛, 急性發作, 痰瘀互結, 因此臨床治療應實施標本兼治, 從疾病根本著手治療。腎陽不足而導致痰瘀不去, 一旦出現機體受外邪入侵, 痰瘀互結而導致氣道阻塞, 導致疾病慢性反復發作, 因此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發作的主要病機為脾腎陽氣虧虛, 治療要溫脾陽, 強腎氣, 腎氣足則痰液可不治而散[2]。古代學者總結經驗, 并進行長期實踐, 提出給予患者實施溫陽利氣配穴埋線法治療。穴位埋線法是在傳統針灸技術上的一種延伸以及發展, 是一種新型的穴位刺激方法, 要求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標準, 將羊腸線埋于腧穴處皮下組織肌層, 并利用其腧穴內埋藏羊腸線的持久刺激, 提高穴位傳導性以及興奮性, 可起到有效防治疾病的作用。臨床治療哮喘疾病過程中, 根據臟腑辨證以及經絡辨證方法, 于機體特定穴位掩埋羊腸線, 可起到祛痰降氣以及止咳平喘作用。本次研究結果表明, 經溫陽利氣穴位埋線治療后, 觀察組的IgM、IgG、CD3+、CD4+、CD4+/CD8+水平有明顯升高, 且顯著優于對照組, 其中IgE、CD8+指標水平則有明顯下降, 且低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霍湛新[3]研究結果基本相符。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溫陽利氣配穴位埋線治療哮喘, 可有效調節機體的免疫應答, 改善氣道炎癥癥狀, 有效預防支氣管哮喘發作。相較于西藥治療, 研究表明采用陽利氣配穴位埋線治療哮喘, 標本兼治, 有效緩解哮喘, 對于支氣管哮喘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 采用溫陽利氣配穴埋線方法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 與常規西藥方法治療, 改善機體免疫力效果顯著, 減少或預防支氣管哮喘發作, 值得廣泛應用到臨床中。
參考文獻
[1] 宋芊, 楊璐, 李友林. 運用異病同治法論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和哮喘持續期臨床療效分析.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 36(8):874-879.
[2] 王超紅, 張鳳宇, 周海云, 等. 健肺組方聯合信必可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35例臨床觀察.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5(7):11-12.
[3] 霍湛新. 溫陽利氣配穴針刺治療對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6, 37(31):3936-3937.
[收稿日期: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