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陳文廣+陳廣進

【摘要】 目的 探討對高脂血癥患者實施阿托伐他汀片不同給藥時間治療的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 90例高脂血癥患者, 隨機分成A、B、C組, 各30例。A組患者實施早餐前2 h服藥阿托伐他汀片治療, B組患者早餐后2 h服藥阿托伐他汀片治療, C組患者晚餐后2 h服藥阿托伐他汀片治療, 觀察三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C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顯著高于B組的80.00%, B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A組的53.3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血脂改善情況顯著優于B組, B組血脂改善情況優于A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脂血癥患者實施晚餐后2 h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療的療效顯著, 降脂效果好, 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關鍵詞】 阿托伐他汀片;給藥時間;冠心病;高脂血癥;治療方法;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57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飲食結構發生變化, 高脂血癥的患病人數逐漸增加, 高血脂導致血脂積聚在血管壁上, 逐漸積聚呈小斑塊, 斑塊體積逐漸增加, 堵塞血管, 導致血流中斷, 如癥狀發生于心臟, 則導致機體出現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發生幾率顯著升高, 威脅患者生命。故在發病后早期進行診斷及治療的意義重大[1]。為了研究對高脂血癥患者實施阿托伐他汀片不同給藥時間治療的方法和臨床效果, 本文特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脂血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研究分析,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脂血癥患者, 隨機分成A、B、C組, 各30例。A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齡最小42歲, 年齡最大72歲, 平均年齡(56.13±8.1)歲;B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齡最小48歲, 年齡最大80歲, 平均年齡(57.18±7.5)歲;C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齡最小45, 年齡最大83, 平均年齡(58.02±7.5)歲。
三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選標準 ①臨床表現符合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 且已經確診的患者; ②對所接受的治療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依從性高, 且配合度及耐受性較高的患者;③精神正常, 神志清楚, 能完整流暢回答出研究人員提出的有關于疾病的相關問題的患者;④在研究人員的講解下, 對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 自愿參與其中, 并在書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的患者;⑤本研究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許可下進行;⑥排除標準:嚴重威脅生命的肝腎功能異常, 精神異常, 配合度低的患者[2]。
1. 3 治療方法 以12周為1個療程, 三組均服用阿托伐他汀片(國藥準字H20051408)治療, A組患者于早餐前2 h口服, B組患者于早餐后2 h口服, C組患者于晚餐后2 h口服, 劑量均為20 mg/d。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治療效果評價標準[3]:顯效:實驗室檢查血脂各項較高的指標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有效:較治療前有顯著好轉, 心實驗室檢查血脂各項較高的指標較治療前有所恢復;無效:病情與治療前無顯著差別甚至有所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血脂評價指標:血清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4]。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不同的治療, B、C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高于A組, 其中C組顯著高于B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 三組患者的血脂指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B、C兩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況顯著優于A組, C組顯著高于B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高脂血癥是導致機體出現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因其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 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及膜功能, 機體出現冠狀動脈管腔狹窄及動脈粥樣硬化, 引起心肌缺血或缺氧, 此外, 病程較長時, 動脈粥樣硬化激活血管緊張素酶, 引起機體血管動脈痙攣, 導致機體出現各種心血管不良時間發生。故對于冠心病伴高脂血癥疾病患者, 治療的關鍵在于及時有效的降脂[5]。
阿托伐他汀為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選擇性抑制劑, 具有降低血漿膽固醇和脂蛋白的作用, 用藥后可顯著改善機體脂質含量。臨床研究表明, 機體對于本藥的耐受性較好, 且無嚴重不良反應, 便秘、消化不良等各種不良反應多表現為一過性[6]。
本研究結果顯示, 晚餐后2 h服藥治療的總有效率及降脂效果更好, 同時, 本研究因為納入患者數量較少, 且未對其個體差異進行單因素分析, 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期待臨床早日 進行大樣本相關研究, 得出更為可靠的結論。
綜上所述, 對高脂血癥患者實施晚餐后2 h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療的療效顯著, 降脂效果好, 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平艷.阿托伐他汀片不同給藥時間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臨床療效的影響.當代醫學, 2016, 22(11):138-139.
[2] 尹愷.藥物及給藥時間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影響觀察.醫學信息, 2015(18):325-326.
[3] 李曉渝.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伴高脂血癥的臨床分析.醫藥前沿, 2013(21):103-104.
[4] 李娜.藥物及給藥時間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18):4203.
[5] 李淑敏, 翟亞東.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2, 26(7):694-696.
[6] 杜麗惠, 賈麗霞.阿托伐他汀鈣致過敏1例.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22):20-22.
[收稿日期: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