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湘

【摘要】 目的 探討認知行為干預護理在心臟搭橋手術圍術期中對患者術前認知狀態和不良心理的影響。方法 56例心臟搭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2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認知行為護理干預, 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認知功能狀態和不良情緒。結果 研究組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及情緒等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為(11.2±2.3)分, 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為(13.4±2.9)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18.5±3.9)、(17.8±3.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認知行為干預護理在心臟搭橋手術圍術期應用可提高患者術前認知功能狀態, 減輕不良情緒, 具有顯著臨床應用效果。
【關鍵詞】 認知行為干預護理;心臟搭橋手術;圍術期;認知狀態;不良心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87
隨著醫學技術和手術技術發展, 心臟搭橋手術在臨床中開展越來越廣泛, 為彌漫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不適合支架治療的冠心病患者提供有效外科干預治療方法[1]。研究指出, 約95%以上患者在手術前可合并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 對患者正常生理、心理影響較為顯著, 影響手術療效[2]。認知行為干預護理通過提高患者認知功能, 對手術有正確認識, 從而減輕患者不良情況, 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為探究其在心臟搭橋手術圍術期中應用對患者術前認知狀態及不良心理的影響效果, 作者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心臟搭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28例。入組及排除標準:①所有患者均有手術指征, 無手術絕對禁忌證。②排除因病情不能接受護理干預患者。③合并有癡呆、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完成護理和研究患者。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遵照醫囑完成相關護理措施和藥物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認知行為護理干預, 具體實施方法:①記憶訓練護理:給予患者一組圖片, 讓患者準確說出圖片名字和內容, 可給予一定提示, 30 min后重復記憶1次, 根據患者記憶提高能力可增加圖片數量, 每天訓練不同圖片內容。讓患者將日常生活中常用生活用品按照常用指令取出, 并讓患者記錄日常生活時間, 讓其主動參與到護理中。②刺激-反應法注意力訓練:讓患者在相同視覺或聽覺中對刺激目標進行鑒別和選擇, 如在電話本中尋找目標電話號碼, 在一系列數字中找出目標數字。③分類-聯想綜合訓練:將物品名稱寫在紙上, 讓患者將物品按照不同類型和屬性進行分類。所有患者認知行為干預訓練進行1次/d, 40~60 min/次, 至術前1 d停止。
1. 3 觀察指標 采用認知能力測試軟件系統對患者的認知功能狀態進行評估, 包括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及情緒。采用HAMA和SDS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測評。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前認知功能評分比較 研究組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及情緒等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前不良情緒評分比較 研究組HAMA評分為(11.2±2.3)分, SDS評分為(13.4±2.9)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18.5±3.9)、(17.8±3.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術前予以患者實施認知行為護理干預旨在為提高患者認知功能, 減輕術前不良情緒發生, 保障患者手術順利進行, 降低手術風險, 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本次研究將本院收治心臟搭橋手術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認知行為干預護理, 結果顯示, 研究組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及情緒等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HAMA評分為(11.2±2.3)分, SDS評分為(13.4±2.9)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18.5±3.9)、(17.8±3.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認知行為干預采用記憶訓練、注意力訓練及聯想綜合訓練對患者進行認知功能訓練, 符合中老年患者認知功能訓練標準, 對提高患者認知功能訓練有重要幫助。研究指出, 不良情緒產生與患者認知錯誤有相關性, 對疾病和手術認知存在錯誤或片面理解可導致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另有研究表明, 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在慢性病患者、接受手術患者中表現較為突出, 與疾病本身對患者影響及患者對疾病錯誤認知有相關性, 同時不良情緒可破壞患者生理平衡, 加重疾病發生、發展。相關學者[3]在心臟搭橋手術患者圍術期實施認知行為訓練護理, 相對常規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狀態和術后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 認知行為干預護理在心臟搭橋手術圍術期應用可提高患者術前認知功能狀態, 減輕不良情緒, 具有顯著臨床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畢麗, 張麗萍, 林丹, 等.心胸外科術后患者多管道安全管理的效果.護理管理雜志, 2014, 14(5):363-365.
[2] 李莉, 張闖博, 李秋紅, 等.兩種材料體位墊在心臟直視手術中預防患者皮膚損傷中的對比分析.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 13(7):115-116.
[3] 謝肖霞, 伍淑文, 梁月英, 等.心臟手術后難愈性創面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18):39-40.
[收稿日期: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