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摘要:隨著國家宏觀調控要求及資源優化布局的考慮,我國煤炭企業需要徹底轉變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在強化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科技作用,推動生產力,提高煤炭企業勞動生產率及煤炭利用效率。本文通過對我國煤炭企業現狀進行分析,闡述加快我國煤炭企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新思路。
關鍵詞:煤炭經濟;煤炭資源;安全生產
中圖分類號:F407.2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一、我國煤炭經濟的基本發展情況
煤炭市場在整個能源消費產業當中占著主要地位。我國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資源儲存占據全球的前列,但是我國的人口也非常多,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國,這也致使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非常少。中國是世界上產煤量最大的國家,煤炭資源在我國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天然氣以及石油資源相對來說較匱乏,因此,這就決定了我國的主要燃料是以煤炭為主,煤炭能源消費一般占總使用資源的一半以上,因此,我國也屬于全球煤炭消費最多的國家。目前我國煤炭經濟發展現狀:一是煤炭價格方面。近年來由于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及我國房地產業不景氣,導致我國煤炭需求進一步下降,煤炭價格逐年走低,從2011年至2016年,煤炭平均價格從860元每噸下降至360元每噸,降幅高達58%;二是煤炭企業性質方面。截至2016年,在全國近1萬個煤炭企業中,近七成為民營企業,且煤礦企業數量呈逐年減少態勢;三是煤炭企業經營情況。由于我國煤炭價格逐年下降,我國煤炭企業經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窘境,經營利潤大幅度下降。據統計,山西省煤炭企業2015年累計虧損94.25億元,同比減利增虧108.29億元。同時,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煤炭行業虧損面超過80%。31家上市煤企業虧損的達14家,虧損面為44%。
二、我國煤炭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就當前煤炭經濟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開采方式落后。目前,多數小型煤炭企業存在礦工業務素質低下、開采設備老化及過度開采等現象,不但降低煤炭企業產量,也給我國煤炭資源造成一定的浪費及環境的嚴重破壞。二是煤炭資源再利用率低。由于我國煤炭開采技術發展較慢及個別煤炭企業追求經濟利益,導致部分煤炭企業在原有開采審批的儲量外,超標準進行惡性開采,由于開采前未對礦山儲量及環境保護進行勘察,導致礦山周圍出現較大的采空區,加之開采后未進行及時修復生態環境,對礦山周圍生活用水及居住用戶造成嚴重威脅。同時,多數煤炭企業將開采后的原煤在未進行任何深加工過程就直接進入市場進行銷售,也給我國煤炭資源造成一定浪費。三是煤炭企業領導管理弱化。由于個別私人煤炭老板將主要精力放在開采與銷售原煤上,未對礦工進行專業及安全方面的培訓,導致我國多地煤炭企業出現礦井進水、坍塌等惡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三、加快煤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思路的途徑
如果一個企業想要在競爭的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改進、加強我國煤炭行業的經濟發展。
1.創新開采方式保護煤炭資源
煤炭企業法人應明確其在保護礦山資源中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社會義務,逐步樹立起煤炭企業法人生態保護意識,在礦山開采中秉承綠色開采的理念,降低由于原始開采對地表和山體所造成的永久傷害。首先,煤炭企業在開采礦山資源時應注重對周邊生態環境的治理,通過植樹、填埋等手段不斷修復破損山體,保證經濟、資源及環境的和諧發展。其次,通過科研創新開采方式,擺脫傳統粗放式開采對資源的浪費及環境的破壞,例如,重視對煤層氣開采技術的調研與應用,對于煤灰等煤炭附加產品進行合理利用,在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同時,為煤炭企業尋找利潤增長點。
2.形成正確的經濟發展模式
首先,煤炭行業應擺脫傳統計劃經濟模式下,以產量作為衡量企業經營目標實現的唯一標準,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徹底擺脫政企不分的束縛,將產量與市場需求及環境保護緊密結合。其次,煤炭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應適應市場經濟管理模式,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及電子互聯網技術引入管理中,摒棄計劃經濟“任人唯親”的用人機制,面向學校、社會廣泛吸引煤炭行業人才,并通過考核晉升及定期培訓,調動員工創新與學習積極性。
3.對我國煤炭企業進行結構性的調整
一是實現規模化生產。建議財政、稅務等部門出臺相關鼓勵性政策,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兼并、重組落后產能小型煤炭企業,例如,可以對兼并后的煤炭企業在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方面給予優惠,促使開采方式落后的小型煤炭企業退出煤炭行業,實現煤炭企業規模化、綠色開采。再如,鼓勵原煤開采企業兼并選煤企業等上下游企業,改變以往數量式銷售模式,實現煤炭行業縱向生產。二是提高準入門檻。當地煤炭、環保部門應嚴把審批關,對于開采方式落后、產能過剩地區的煤炭企業提高準入門檻,以保證當地煤炭產量與價格不受波動。三是創新生產銷售模式。建議煤炭行業應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煤電聯合生產等高科技生產經營模式,實現傳統煤炭行業快速轉型。
4.以安全生產作為企業首要經營目標
首先,在礦工人身財產權益方面,煤炭企業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為所有礦工繳納工傷保險,同時,為避免礦工由于生產作業環境等原因患塵肺病,煤炭企業應定期組織礦工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其次,煤炭企業應定期對礦工進行安全生產防范知識及創新開采技術等方面培訓,在提高開采效率的同時,提高礦工安全意識。最后,煤炭行業主管部門應將安全生產及礦工人身財產保障作為企業領導晉升、年終獎金發放的重要指標,以此促使煤炭企業領導加大對礦工安全防護、設備更新及礦工體檢等方面投入。
5.科技創新推動生產力
國家及煤炭行業應增加對開采礦山及選礦等生產工藝創新技術研發投入,積極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開采技術,并結合我國礦山資源實際情況,創新煤炭行業開采工藝,實現以科技推動生產力目標。同時,由于我國煤炭行業尚處于勞動密集型生產作業模式,開采主要依靠礦工下井作業,因此,建議煤炭行業應加強對礦工勞動技術、安全防護知識及職業道德方面的培訓,以提高我國廣大礦工安全防護意識,減少生產事故發生概率。
四、結語
創新管理是加快煤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保障,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發展先進生產力為目標來促進企業發展。在煤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更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的平衡。加快煤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當前煤炭企業面臨的最重要的一個課題,對于這個課題的分析和探究要繼續進行。
參考文獻:
[1]張世雄.關于轉變煤炭經濟發展方式的思考[J].工程經濟,2015(1).
[2]王宇清.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的煤炭經濟發展對策[J].煤炭技術,2013(5).
[3]馬永紅.實現中國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