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大學生在面對就業的時候,心理存在一定的問題,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后,很多同學難以找到工作,由于當前經濟下行的影響,社會的經濟壓力增加,此外,各種機械更為發達,工廠也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大學生失業成為一個十分普遍的社會現象。本文主要分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與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措施
就業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大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包括自卑、自負以及心理焦慮等,不但影響了學生找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而且也給社會帶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很多大學生不能順利找到工作,在家啃老,或者在社會上混日子,面對這樣的情況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進。
一、國內當代大學生求職時產生的心理問題類型
(一)自卑心理
現在的大學生在未入職的時候,總是飽含著一腔熱情,有著雄心壯志,以為憑借自己的能力足夠勝任自己中意的職位,但是現實往往相反,一旦踏入具有強大壓迫感的職場,認識了其他擁有良好硬性條件的面試者,這些面試者可能長得比自己高,身材更為苗條,最終學歷比自己高等等,同時和這么多比自己優秀的人一同競爭,很容易讓大學生懷有自卑感,從而羞于繼續呆在求職的會場,怕說出自己的求職意向后會被輕視,以至于無法完整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會讓大學生錯失大量的際遇。
(二)自負心理
實際上自負心理也是消極情緒的一種表現形態,是對自己擁有用過多自信,認為自己各方面都比其他人優秀,輕視其他人的一種不好的情緒,實質就是過多的高看自己,過多的低看別人?,F在有很大一部分名校出身的大學,在招聘會場表現出絕對的自信,覺得自己是名校畢業就比別人高上一層,只有高質量的工作才配得上自己,當很多求職者聚集到某些籍籍無名的企業前時,嗤之以鼻,完全沒有投簡歷的欲望,只以百強企業為目標,但這樣的企業有多大的競爭力也是可想而知的,一部分大學生的自負心理也會讓他們失去很多就職機會。
(三)焦慮心理
國內的某些大學生在就業之前經常會產生焦慮心理,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會產生這種心理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焦慮是指當人們感覺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一些無法應付或者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困難準備不充分的時候,出現的一種消極情緒。尤其是在面臨畢業時,身邊的同學、朋友都已經找好了合適的公司,只有自己還沒有被聘請,這時就會產生焦慮心理,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整個人感到惶惶不安,心緒不定,甚至意志消沉,這些情緒會對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產生很嚴重的后果,面試時無法正常發揮,變成求職過程中的極大阻礙。
二、針對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應當采取的主要對策
本人認為,針對學生就業的心理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學校應當加強就業教育以及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大學生,自身也應該不斷完善自我認知,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妄自菲薄以及好高騖遠,擺正心態,才能順利就業。
(一)高等院校要對就業教育引起重視
國內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必須對就業方面的教育引起重視,開展就業指導課程,尤其要重點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剛進入大學時就應該指導學生做好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幫助學生確立好正確的三觀,這樣做能有效削弱大學生們在求職中產生的功利心,減少大學生對外力的依賴;在學生們過渡到大學中段時,就要給同學們教導一些就業方面的技巧了,要經常讓大學生們參加就業講座,比如創業類型的講座就可以激發同學們的創業熱情;到了大學的后期,就必須要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進行適當的教育,使同學們能在自己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時候能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徑,比如一些科學的紓解方式,努力做到減緩他們在面臨就業時心理產生的焦慮。
(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人數眾多,要想在無數人里拔得頭籌,僅僅擁有強大的專業素質還不夠,同時還應具備各方面都表現良好的綜合能力。其中,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都是在競爭中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學生們在校時不光要把自己本專業的知識都學扎實,同時應該加強對課外知識的吸收,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提升表達溝通能力,擁有了這部分能力,就能在求職中表現得更從容,才能成功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大學生可以通過提升綜合能力來舒緩求職心理中產生的焦慮。
(三)大學生應該不斷完善自我認知
想要進行客觀、正確的自我認知是非常有難度的。大學生要經常審視自己,要不斷完善對自己的認識,能對自己得出客觀的評價,在這之前需要客觀、準確的對社會,對人生認知,大學生若對社會感到陌生,不熟知社會的進程是具有客觀規律的,將無法充分理解生活的含義,在進行自我評價的時候就無法找到正確的評價標準。此外,很有必要多進行社會實踐,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更多的與人進行溝通交流,在與別人的對比中重新認識自己,尤其要注意那些和自己有類似經歷的人,另外還可以通過他人與自己交往時的態度以及自己在社會活動時的表現來進行自我認知。綜上所述,現今的大學生還應該經常進行自省,這樣能夠減少他們在求職時產生自卑、自負的幾率。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自卑、自負以及焦慮,為了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高等院校要對就業教育引起重視以及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學生應該不斷完善自我認知。
參考文獻:
[1]李冰倩.就業危機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4,(05):23-25.
[2]高瑋瑋.淺論就業危機形勢下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科技視界,2013,(31):162+216.
[3]徐小柏.就業難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人才,2013,(06):101-102.
[4]劉露露.金融危機下女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成因分析與對策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6):195-196.
作者簡介:蘭曉娟(1981.10),女,漢族,山東青島,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旅游酒店教育工作,單位:青島恒星科技學院,科室:旅游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