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玲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望亭中心幼兒園)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可見,在幼兒階段培養幼兒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幼兒教師不斷地調整優化繪本閱讀的策略,更好地激發幼兒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中。
關鍵詞:繪本教學;興趣;閱讀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在環境創設方面,我們可以在幼兒園的走廊里放一些和繪本相關的吊飾,比如可以把繪本封面的圖案繪畫到吊飾上;在教室的角落里布置一個很溫馨的閱讀區,鋪上地墊,放上靠枕,使之與其他區域隔離出來,突出這是一個安靜而又溫馨的區角;在閱讀區中放置一個開放式的書架,放上適宜幼兒繪本閱讀的圖書并定期更換。例如,我在上《公益廣告》這節課時,在活動前鼓勵幼兒和父母一起收集有關公益廣告的宣傳語,然后在墻壁上貼一些與公益相關的知識,做到圖文并茂,并投放一些讓幼兒能夠看懂的相關公益書籍繪本。
二、故事畫面,培養興趣
繪本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圖畫世界能告訴他們更多。繪本故事中美麗的公主、可愛的小動物、傻傻的小豬都會讓幼兒們產生濃厚的興趣。當繪本進入孩子們的世界后,繪本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等一幕幕生動、鮮活的畫面就會立刻吸引幼兒的眼球。例如,在《青蛙先生求婚記》這一繪本故事中,青蛙先生打扮一新,穿著嶄新的禮服,手上拿著一束大大的鮮花,這樣一幅滑稽的畫面映入孩子們的眼簾,使幼兒一下子就提起了興趣:青蛙先生這是要干嘛呢?這時候幼兒對這一畫面就會產生好奇心,會很認真地看下去,然后就會知道,原來青蛙先生是要去求婚……繪本故事中的情節曲折有趣,每一個畫面都足以引起幼兒們的興趣,使幼兒迫切地想要讀下去。用圖畫來表現故事,任何一個幼兒都不會拒絕。在繪本故事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文字也沒有,只用圖畫來講述故事。
三、游戲教學,增強體驗
繪本閱讀活動的形式如果長期保持不變,一直是老師講述故事、提問,幼兒回答的話,那么再有趣的繪本對幼兒來說也會覺得枯燥乏味,創新的活動過程才可以保持幼兒對繪本閱讀的新鮮感,從而提高參與熱情。《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在繪本閱讀之前,為了激起幼兒的閱讀興趣,我們可以讓幼兒進行繪本內容表演,設置一個游戲化的情境讓幼兒根據已有的認知和經驗先進行表演,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閱讀,這樣一來,既拉近了幼兒與繪本故事的距離,又能較好地維持與增強幼兒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好餓的毛毛蟲》繪本閱讀之前,可以先給小班的幼兒創設一個情景,教師提供一個盤子,里面裝著玩具蘋果、梨、草莓等食物,然后讓一個幼兒扮演好餓的毛毛蟲,其他幾個幼兒來喂毛毛蟲吃盤子里的食物。簡單的表演結束后,再請幼兒來看看繪本《好餓的毛毛蟲》中的毛毛蟲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孩子非常感興趣,在愉悅、輕松的心情下,每一個幼兒都興致勃勃地參與到繪本閱讀中,并認真地觀察毛毛蟲的模樣,仔細地模仿毛毛蟲的樣子,猜測毛毛蟲最后發生了什么變化,整節繪本課就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表演、游戲、閱讀,真正讓閱讀成了悅讀。
四、家園合作,鞏固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對幼兒的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只有家園合作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師,是孩子邁向人生的起點。閱讀興趣很大程度上需要父母在家庭中進行培養,一個愛看手機的家長絕對培養不出一個愛看書的孩子,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多陪伴孩子看書,看好書,分層次地選擇一些多元性、可讀性強的繪本講給幼兒聽。
家園合作中還要打造豐富多彩的親子閱讀,并給予指導,比如,家長在陪孩子讀《爺爺一定有辦法》這一繪本時,父母可以讓孩子看著畫面猜猜爺爺這次想到了什么好辦法,毯子發生了什么變化,然后又變成了什么?讀完后讓孩子角色互換一下: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孩子,你會有什么好辦法呢?然后給幼兒提供具體可以操作的彩紙和剪刀,讓孩子自己動手變一變,從做中學,通過這樣的角色替換,孩子會自然地進入到故事中去,并以故事人物的身份進行思考,邊看畫面邊設身處地地想,孩子很快就會融入故事中去,理解故事、愛上故事。
猶太人世代傳言:書本是甜的。孩子從小就對讀書產生興趣將來必定受益終身,運用繪本教學來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是送給孩子最有意義的禮物。讀到一本書是一件美妙的事,讀到一本好書更是直抵心靈的溫暖與感動。在培養幼兒閱讀興趣和習慣上,我們應該認識到閱讀在本質上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不僅是幼兒當下需要的圖文并茂的圖書,也應該是幼兒終生學習的重要起點。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美輪美奐的繪本開啟孩子的閱讀之夢!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