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帥
(上海市松江區五厙學校)
摘 要:改革開放后,國家對農村的建設力度逐漸加大,尤其是對農村學生的教育。為了使農村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國家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給予農村學生最大的幫助。隨著網絡的逐步普及,我國大部分農村已經覆蓋了網絡,計算機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很多中小學都開設了信息科技課程,便于學生能夠掌握信息技術,從而使學生走向社會后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發展環境。
關鍵詞:信息科技;農村;生本觀念
信息科技和其他學科不同,需要理論結合實踐,甚至實際操作部分大于理論知識的學習。然而,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沒有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另外,受到傳統學習觀念的影響,很多學生及教師并不十分看重信息科技的學習,認為該學科不重要,所以對該學科的學習漫不經心,缺少足夠的重視度,在上機操作時,自己在下面玩小游戲,沒有珍惜操作機會,時間長了,不僅沒有掌握信息科技的各種操作技術,而且慢慢減少對信息科技的學習興趣,不會操作只會玩游戲,這樣十分不利于學生的今后發展。為此,教師應樹立生本教學觀念,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手段,從而提高信息科技的教學質量。
一、激發興趣,樹立學習意識
興趣可以啟迪人的思維,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農村因經濟條件落后,而且農村孩子與城區孩子相比接觸到的信息技術是有點少。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新鮮感,從而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是教師應考慮的首要問題。傳統教學方式較為生硬,教師希望通過硬記的方式,讓學生快速掌握知識,這是十分不科學的,學生不僅記不住知識點,而且時間長了還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導致學生缺少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積極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下掌握知識。
例如,在學習(地圖版)六年級信息科技《信息安全與道德》這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和使用計算機的道德規范以及如何在網絡環境中保護自己,可以設計一些學生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實際討論得出保護自己的安全做法。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實際問題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手段,教育學生網絡的危險性,以及在平日上網時一定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謹防上當受騙。通過實際演練,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還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使自身權益不受損害。
二、合理引導,積極參與活動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在之前的信息科技教學中缺少對教學環節的設計,所以學生很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為此,教師應多花費一些心思,通過合理設置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融入課堂活動,從而提高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地圖版)六年級信息科技《計算機病毒和黑客》這節課時,首先,教師向學生展示被黑客破壞的計算機安全新聞以及計算機被病毒入侵后的圖片。通過圖片與視頻展示,引導學生了解病毒對計算機的危害,接下來教師問學生:“你們想不想學習如何防范計算機病毒?”學生都展現出強烈的求知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查閱資料,掌握市面上常見的計算機病毒類型,以及病毒為電腦帶來的故障特點。雖然讓學生獨自查閱資料,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這樣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病毒的印象。然后,教師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會讓學生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合理安排課堂時間,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順利完成教學內容。
三、交流合作,促進知識提升
教師在安排學生合作交流時,應盡量做到合理分配,將學習成績較好與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穿插在一組,這樣既能推動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又能增加學生之間的競爭性,讓學生在相互比拼中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學習(地圖版)六年級信息科技《學習更多的操作》這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整理桌面圖標”“文件和文件夾搜索”等操作,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創建合適的文件夾結構。為了體現團隊競爭之間的公平性,教師將全體學生按照平時成績的優劣平均劃分,這樣既能促進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又能增強學生相互之間的競爭意識。學生通過在“搜”文件問題中進行反思,以及練習獨自建立文件夾,學會了有效管理計算機文件的方法。
隨著網絡覆蓋面積的不斷增大,計算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上海農村雖然經濟環境不如上海城區,但是對信息科技的教學重視度正在逐漸加強。信息科技是一門以訓練學生信息素養為宗旨的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教師應努力克服一切困難,為學生精心設計一些有趣、實用的教學環節,使學生能夠熱愛信息科技的學習,從而成為一名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晶.利用網絡環境優化初中信息科技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郝夏斐.初中信息科技概念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信息與電腦,201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