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格球山農場學校)
摘 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信心,教師的激勵非常重要。教師用講故事、小實驗、置疑設趣、表揚鼓勵的語言、聯系生活實際、提供“成功的機會”來激勵學生,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興趣;激勵;贊譽;高效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是學生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是推進新課程改革、落實新課程理念、步入高效課堂的基礎,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面結合筆者在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談談筆者的思考與認識。
一、用生動有趣的現象、實驗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引入新課時,要想方設法用趣味小實驗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剛接觸新課時,就感到所學內容有意思。例如,在學習水沸騰的特點時,先播放課前教師做的“紙鍋燒開水”的實驗,讓學生思考紙鍋為什么能燒開水;講“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前,先演示用漏斗吹乒乓球不下落的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重要。例如,在探究“影響液體沸點的因素”時,學生經常認為只有提高溫度才能使停止沸騰的水重新沸騰起來。筆者當堂表演了一個魔術:水沸騰后熄滅酒精燈,待水停止沸騰后迅速塞上瓶塞,將燒瓶倒過來向瓶底澆冷水,結果,燒瓶中的水再次沸騰了。這一現象讓學生目瞪口呆,“這是怎么回事?”“不可思議啊!”……因為這個實驗現象與日常觀察到的現象大相徑庭,由此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要弄清楚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便積極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位置上,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習新知識,這樣的課堂必然是高效的。
二、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教學時,適當穿插一些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例子,說明物體原理十分重要。例如,在學習液化時,舉例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啤酒瓶外壁會“出汗”,從冰箱冷凍室里剛取出的雪糕周圍冒“白氣”來說明液化原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設疑”也是教學中一個重要手段,它可以開發學生思路,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使其主動去學。例如,為什么對手哈氣時手感覺到熱,對手吹氣時手感到冷?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像這類差別,既貼近生活,又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興趣。
三、走進高效課堂,多用激勵語言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變食指教育為拇指教育。教師的激勵對培養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十分重要。多年的教學經歷使筆者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語言激勵,并在受到教師語言激勵后,樂于跟隨教師進行活動。如: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你真聰明……學生得到認可,因此也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善意的批評也會給學生帶來成功的希望。如:你的答案已接近正確答案,但還要再認真思考
一下。
激勵要面向全體,注重差異。課堂上,教師不能過于偏愛成績好的學生,中等的學生或是暫時落后的學生更需要得到教師的重視和肯定。
四、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有許多摸不著、看不到的現象,學生對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現象缺少豐富的感性認識,很難理解和掌握。而物理教學中大量的內容又是實驗無法直接向學生提供的。例如,大型船閘、磁場、電流方向等,這些學生都難以見到的,可利用電視錄像或多媒體課件,把看不見、看不清的東西通過多媒體變成看得見、看得清,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的,學生見其形、聞其聲、觀其色,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形成印象,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復雜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思維,使教學難點得到較好的突破。
五、學以致用發展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生學習物理知識不僅是為了認識自然,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為人類服務。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在工農業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及社會的發展中的作用,明確學習物理的意義。如建筑工人對重力的方向加以利用就使修筑的墻豎直而不傾倒,北方的冬天路面較滑時,汽車輪胎上安裝防滑鏈或在路面上撒些爐灰、粗沙子,汽車就能順利前行,這些都是靠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知識的力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生動、詼諧、幽默的語言,和藹可親且精神飽滿的教態,生動有趣的實驗,能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鞏固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彭忠學.中學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N].資陽日報,2005-10-11.
[2]全桂玲.如何打造物理高效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4).
作者簡介:王艷(1963—),女,學歷:大專,就職于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格球山農場學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