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
(新疆兵團第九師167團中學)
摘 要:眾所周知,新課改要求我國當前義務階段的教育能夠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到自己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知識,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實現不同的發展。對于初中數學教育教學工作同樣如此,因此,就目前我國所處的時代背景來看,在初中數學實踐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因此,在闡述了分層教學的內涵和價值的基礎上,就如何在初中數學實踐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應用研究
一、分層教學的內涵和價值
概括來講,分層教學就是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要制定出不同教學方案的教學方法,是新課程背景下誕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說就是分層教學強調以生為本,尊重不同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同差異,充分考慮到學生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影響使其在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方面存在不同,并對其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使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可以說,真正地實現了因材施教。
相比其他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能夠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學習的信心;二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一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三是分層教學的實施能夠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各個層次的學生也多了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機會,這樣一來,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關系能夠更進一步,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實踐應用需要教師遵循以下幾個基本的步驟:
第一,在平時積極地與學生和班主任溝通交流,掌握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和不同需要,為分層教學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礎。
第二,根據所掌握的學生信息進行分層,也就是說,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分層標準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
第三,制定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標準。一般來說,根據既定的分層標準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對于綜合能力最強、處在最高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學目標就是要求其能夠根據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進行延伸和深層次的挖掘,教學方法也是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時間,評價標準就是其能否研究出新的內容,解決一些綜合性的數學題目;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來說,對其的教學目標就是能夠基本掌握課程教學的內容,并能夠獨立完成大部分的相關數學題目,教學方法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評價標準就是解答數學題目的速度和正確率,以及是否具備自己的數學思維;對于低層次的同學來說,教學目標就是能夠確保學生想要學習數學知識,并能夠掌握概念性的知識,解決基礎的題目,教學方法則是教師引導的時間多于學生自主研究的時間,評價標準就是學生是否愿意主動去學習數學知識,能否解答一些基礎的數學題目。
第四,對不同層次的同學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按照既定的方案進行不同的指導和幫助。
三、提高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應用有效性的建議
由上述對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實施步驟可以發現,將其落實到初中數學的實踐教學中去是一個比較系統和復雜的過程,而如何確保其實現價值最大化,取得更好的實施效果,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意見:
第一,動態地對學生進行分層。事實上,每個學生的潛能都是不同的,每個學生在特定的時間內進步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落實分層教學這一教學方法時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要根據學生的變化重新分層,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實現更大的進步和
成長。
第二,對學生的分層不要公開。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內心比較敏感,此時如果告訴學生你就是好學生,你就是壞學生,容易讓學生產生自負或者自卑心理,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分層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及時引導和幫助,以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有不同的進步和成長。
第三,要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和要求,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分層的合理性,也能夠讓學生真正跟隨老師實現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總的來說,分層教學法是新課改背景下誕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其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掌握這一教學方法的內涵和價值,在實踐教學中加強對其的重視,并做到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只有分層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方法能夠實現價值最大化的基礎上確保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本文僅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所掌握理論知識對此問題進行的探索性分析,愿意拋磚引玉,筆者也將在今后的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做進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參考文獻:
安旭峰.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與實踐研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