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李景蓮
(黑龍江省訥河市同心中心學校)
近幾年來,很多教師對地方課認識不夠,個別學校出現了地方課可上可不上,甚至基本不上,將其束之高閣的現象。今年本人有幸與黑龍江人文與社會結緣,拿過教材。優美的圖畫,獨具匠心的設計版面令我陶醉,翻看里面的內容更是令我豪情滿懷。不管怎么講,我是東北生東北長的黑龍江人,決心要讓我的學生真正地享受到黑龍江人文與社會的熏陶與洗禮。這一學科是能體現新課改理念的理想學科,經過一個階段的摸索和實踐,本人總結出幾點經驗,和各位同仁共勉,以期待地方課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講故事,培養學生求知的興趣
講故事會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同時會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我在教學第一單元“黑龍江的民族”第三節時,我先給學生講了“滿族的傳說”和黑龍江第一任將軍薩布素的故事,學生聽得聚精會神,有的同學被傳說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也了解了滿族人的生活方式及他們祖先英勇頑強的品質,對人文與社會的學習興趣一下就濃了起來。講到朝鮮族、蒙古族的有關故事情節時,大部分同學激動地說少數民族的人民真勇敢,個別同學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故事情節,跟著我應和,一堂課下來,我講得帶勁,學生聽得入迷,把教材中涉及的有關民族的知識全都記在心里。
在講抗日戰爭時,我想到了鄂倫春族英雄元寶神槍手的英雄事
跡時,同學們更是義憤填膺,紛紛表示佩服民族英雄神槍手——元寶,所以通過講故事著實讓所有學生領略了少數民族的風采,這樣一來,學習黑龍江人文與社會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就培養起來了,許多同學剛下課就急著問我“老師,明天還有人文課嗎?”這種情緒,就已經讓我明白學生對這門地方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既然有了興趣,那么他們的學習效果一定也不會差。
二、看視頻,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已經給廣大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我通過網絡找到一些與教材相關的視頻信息,直接用大屏幕播放,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聲光音電的教學效果。比如,我在教學七年級人文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節時,找到了紀錄片《北大荒紀實》的視頻,讓學生知道了當時上山下鄉的知青是如何為我們北大荒作貢獻的;在講到部隊開發建設北大荒時,我又找到了6集電視文獻紀錄片《王震》讓大家一飽眼福,了解了當年王震率領10萬官兵開墾北大荒的歷史事實,那北大荒的“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的豐腴與富饒讓人難忘,那吃咸菜住草棚的艱辛與苦澀同樣令人難舍記憶。通過這些,很多同學知道了北大荒是怎樣來的。當同學們看到這些優秀的人物時,真的被他們的舉動所震撼。在講到黑龍江現代杰出人物時,我帶領學生到多媒體教室觀看了《魯豫有約》訪新中國第一代女勞模——梁軍的視頻,學生看了第一代女勞模的風雨歷程,感觸很深,紛紛表示要珍惜現在的優越生活,好好學習,為國家做貢獻。這樣耳濡目染的教學,學生的求知欲就被激發出來,迫切地要學習知識,“我要學”的觀念也就根深蒂固了,從這一點來看,新課程理念也體現出來了,所以利用看視頻的手段來學習這一門學科,效果頗佳。
三、演角色,提高學生的求知能力
黑龍江人文與社會教材體系的編排很人性化,特別是內容的安排,知識點的梳理,每一節都用不同的情節來展示要學的知識點。本人根據這一特點,想到了演角色。例如,我在教學七年級人文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二節“奧林匹斯山眾神的對話”時,我找了5位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來擔任宙斯、赫爾墨斯、阿瑞斯、阿波羅、雅典娜等幾個角色,讓同學們學著各位神仙的樣子,一個個表演出來,同時要有一定的情節和手勢,盡量聲情并茂,使學生對黑龍江人口素質等方面的知識明白了許多,而且每個角色的臺詞都是一部分知識點。當他們演繹完畢的時候,找同學評價,然后另外一組同學進行表演,看看哪一組更好;再如,第三節“野外生存磨煉營”一節,我讓4個學生擔任教材中外出參加磨煉的學生,我擔任帶隊的老師,在黑板上畫出黑龍江省的大概路線圖,然后模擬演練一下到各地的感受,他們每過一處,我都提示他們,讓他們真正成為教材中的人物,投入一些,把所有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這樣不僅鍛煉了表達能力,也熟悉了要學的知識,后來我在提問的時候,發現他們對黑龍江人口分布的特點說得非常準確,而且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歸納得非常好,看來演角色,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提高了他們的求知能力。
總之,地方課人文與社會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新課程理念已經告訴我們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那就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根據教材特點總結出一定的經驗,讓學生學會就是最好的方法。本人上述的幾點只是一家之言,權作拋磚引玉,愿我們的地方課教學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