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如

摘要:通過對傳統實驗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改進,通過采用TBL教學法采用小組學生的方式進行臨床教學。根據課堂給出的問題,導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TBL教學法”在臨床教學的方法行有針對性的調整。
關鍵詞:臨床教學 TBL教學法 應用分析
在西方先進國家,TBL教學法已經廣泛應用于醫療機構的臨床教學中。近幾年,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TBL教學法開始應用于國內臨床教學中。國內TBL教學法主要應用于急診醫學、生物深化、醫學遺傳學、解剖學、分子生物學、病理學以及生理學等方面,有效提高了學生們的合作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積極性。傳統的TBL教學機制長期存在被動教學與監督機制缺乏等方面的問題,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不高,甚至出現應付學習以及抄襲等現象。這就要求醫療機構通過臨床教學方法方面的改革來改善學生們的課堂學習環境,最大程度上發揮出TBL教學法在臨床教學方面的獨特優勢。
TBL教學法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緊扣課堂教學課題,通過團隊協作的方式提高學生探索問題、發揮創造性。該教學方法于2002年由Michael.sen發明,在傳統PBL教學的基礎上加入了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是PBL教學法的進化版本。
一、預期目標
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協作性、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評估方法
將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生分為TBL教學組和傳統教學組。其中傳統教學組學生采用傳統的學習方法,TBL教學組采用專門的TBL教學方法。各小組內容學生共同學習、相互監督。每小組人數4~6人,選出組內代表。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對所有的實驗樣本進行組員分配,小組成員與組代表進行配合,共同開展研究。在對具體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組代表要與小組成員進行積極主動地溝通與交流,讓小組成員一起討論問題,引導小組成員發揮各自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小組內部各成員也要互相監督,獨立完成各自的研究任務;在同一研究目的的推動下,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同步培養學生們的協作能力與交流能力,進而培養出一個綜合素質優良,專業技能過硬的創新型科研隊伍。在學習成果評估方面,采用分階段評價的方法,得出各小組內的平均分。
TBL教學法具有許多種表現形式,在TBL教學法投入臨床教學的初級階段,可以借鑒PBL教學法的部分教學手段,即“歸納總結、論證假設與資料收集”。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學要嚴格按照學科教學大綱與學生培養目標來設計教學內容,結束臨床醫學中相關的典型案例,提高有價值的課堂問題供學生討論。各小組成員可以通過網絡以及文本資料對相關的研究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圍繞課堂題目提出自己的意見,交流各自的看法,由小組代表對組員意見進行整理與過濾,編制成研究報告,并根據研究報告制作PPT,通過PPT的形式對本小組的研究結論進行詳細的表述。任課教學要負責點評各小組的研究成果,對課堂問題的解答進行分析;集中各小組有價值的討論結果,重要解決小組討論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重點問題,對各小組成員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最后,根據小組組員在不同階段所得到的討論成果進行綜合性評價,給每個小組成員在課堂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評分,得到每小組的平均分,將小組的平均得分定義為各小組成員在該臨床教學環節中的最終得分,形成組內成員共同負責成績評分的局面,促進小組成員加強合作,激發學生地責任心與集體榮譽感。傳統教學組采用科室集體打分的方法來決定每一小組成員的最終得分。教學環節結束后,再對TBL教學法的具體實踐操作進行深入的分析。
三、結果
1.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得到了明顯提高
本實驗得到了所有TBL教學組成員的支持,通過對TBL教學組成員的訪問,學生普遍認為該教學方法有效帶動的課堂的學習氣氛,激發了學生們主動思考的能力,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中課堂氣氛不夠活躍的問題。同時,小組代表匯報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的學習模式大幅提高了學習效率,也使學生對于課題研究題目與教學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希望以后的臨床教學更多的采用這種教學模式。
2.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
TBL教學組成員普遍認為課堂學習中,相關的課堂教學內容在表面上看起來并沒有太大的難度,然而在分析具體案例的過程中,便感到無從下手,存在細節考慮不周以及題目混淆的問題。在TBL教學模式的環境中,組內各成員可以相互交流研究意見,同享研究研究結果,通過團隊協作的方法達到組內自行解決疑難問題的目的,在共享研討成果的過程中,也能夠沒激發解決問題的靈感。
3.意識到基礎知識薄弱
基礎知識薄弱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傳統學習模式的影響下,學生普遍習慣了以記憶為主的學習方法,對于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較弱的研究題目明顯表現出處理能力上的不足。尤其是對于部分低年級學生來說,對醫學統計學、臨床醫學以及基礎醫學方面的內容尚未完全了解,在臨床課題設計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通過TBL教學法,小組成員可以在組代表的指導下對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豐富小組成員的基礎知識水平。
4.TBL教學組對于TBL教學模式的評價
5.對TBL課堂組織的建議
TBL教學法模式下的臨床教學工作所設計的課題研究內容需要與學生們的能力水平相適當,必要情況下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提高題目難度,培養小組成員的思維能力。如果所設置的題目過于簡單,則無法提起學生們對于題目答案的研究興致與好奇性,如果題目難度過高,則會使小組成員產生挫敗感,不利到學習興趣的激發。
三、討論
對于三級醫院來說,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改善學生們的知識結構并提高學生們的臨床研究能力是其提高整體醫療水平的關鍵。任課教學需要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結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對研究課題進行分析。其主要手段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研究中來。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經有許多TBL教學法的成功案例,任課教學需要從醫療機構的實際需求出發,對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大膽的借鑒,并對具體的教學手段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與創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TBL教學法的國內醫療機構的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任課教學在實際的教學操作環節不可以照搬外國已經成型的教學模式,要充分認識到本院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學習特點,根據不同的授課對象以及不同的學科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地制定。TBL教學法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對PBL教學法進行優化和改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經調查研究發現,該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于述偉,王玉孝.LBL、PBL、TBL教學法在醫學教學中的綜合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03):100-102.
[2]高曉秋,馬武華.TBL教學法在西醫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10,(26):130-131.
[3]李榮梅,吳敏范,楊宇,陶文婷,謝敬東.TBL教學法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