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梁雁玲+羅碧茹
[摘要]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在提高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早期離床坐依從性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骨科就診的124例髖部骨折老年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2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比較兩組患者依從性,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依從性(95.16%)高于對照組(80.6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3.23%)低于對照組(12.9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3.31±8.13)分]高于對照組[(60.15±7.3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髖部骨折老年患者循證護理能夠明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早期離床坐依從性及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循證護理;老年;髖部骨折;早期離床坐;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5(c)-019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improving early compliance of bed-sitting sea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Methods 124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6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vidence-based nursing.The compliance,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a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16%)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6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3.23%)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2.90%),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83.31±8.13) poi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0.15±7.30) points],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r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early compliance of bed-sitting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Evidence-based nursing;Elderly patients;Hip fracture;Early bed-sitting seat;Nursing satisfaction
髖部骨折的高發人群為老年人,由其骨質疏松、容易意外摔倒或磕碰等因素所致[1]。老年患者由于機體本身組織修復能力差,骨折愈合所需時間長,術后長期臥床與制動不僅容易導致壓瘡、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還不利于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復[2-3]。老年患者也常常因為疼痛、軀體不適和恐懼、焦慮等精神因素拒絕術后進行早期離床活動,進一步對骨折術后康復訓練造成不良影響[4]。循證護理是護理領域近年來興起的新方式、新觀點,即護理人員基于科學的研究結論,而非盲目遵從臨床經驗,尊重患者的個人意愿,結合既往臨床經驗給予恰當合理的護理干預[5]。將循證護理應用到骨科中,能夠幫助髖部骨折老年患者實現早期離床坐并進行康復訓練[6]。本研究旨在探討循證護理在提高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早期離床坐依從性中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骨科就診的124例髖部骨折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2例。對照組男37例,女25例;平均年齡(67.31±10.50)歲;股骨頸骨折25例,股骨粗隆間骨折27例,骨盆骨折10例。觀察組男35例,女27例,平均年齡(66.90±10.32)歲;股骨頸骨折23例,股骨粗隆間骨折28例,骨盆骨折11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骨折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術后常規護理。與患者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監測基礎生命體征,觀察手術切口變化,每日幫助患者翻身,定時更換敷料,加強傷口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循證護理,具體干預措施如下。①確定循證護理的有關問題。根據以往護理髖部骨折老年患者的經驗,確定以下護理問題: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如何給予良好的心理疏導與科學的健康教育,如何降低壓瘡、肺部感染等術后長期臥床所致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如何提高患者早期離床坐的依從性、協助患者早期進行功能康復訓練。②尋找循證護理的科學依據。圍繞以上問題查閱文獻,獲取有關科研論點及實驗證據,護理人員共同學習、一起商討,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的護理干預方案。③實施循證護理的干預措施。協助患者早期離床坐:離床坐前給予小劑量的止痛藥,輔助播放電視、聆聽音樂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從而緩解疼痛[7]。離床坐時需有護理人員協助鍛煉,適當調節坐椅的高度,避免髖部過度屈曲或下肢懸吊,加用安全帶防止患者意外摔傷造成二次傷害。離床坐第3天適當加入矮單車訓練,坐位踩高20 cm,每次10 min,2次/d,根據患者的鍛煉情況逐日增加訓練強度,促進髖、膝關節功能的恢復[8]。④防治并發癥。針對壓瘡的護理:每日定時幫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膚清潔、按摩骶尾部皮膚,促進血液循環。針對肺部感染的護理:每日定時幫助患者做擴胸運動和深呼吸,拍打背部促進排痰,術后適當給予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9]。針對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嚴密觀察下肢皮膚顏色與溫度、是否腫脹、有無感覺異常,早期進行肌肉鍛煉。⑤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排解焦慮、消極的負面情緒。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老年髖部骨折的相關知識,減輕恐懼心理。講解術后的飲食休息等注意事項,教會患者家屬簡單的護理措施,獲得患者的配合與家屬的支持,提高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依從性。完全依從:患者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方案,每日主動地高質量完成鍛煉計劃,功能康復情況好;部分依從:患者只在護理人員督促下才配合護理方案,不愿主動進行鍛煉,功能康復情況一般;不依從:患者拒絕護理人員的護理方案,不按照計劃完成鍛煉,功能康復情況差;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③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問卷共有20題,每題5分,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依從性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3.31±8.13)分,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60.15±7.30)分,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69,P<0.05)。
3討論
髖部骨折老年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骨折愈合慢、功能恢復所需時間長,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促進患者早期離床坐并進行功能鍛煉,對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0]。循證護理摒棄了傳統護理盲目遵從經驗的缺陷,一切從科學出發、尋找科學依據、采取科學方法,尊重患者的個人意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準確性[11]。
給予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循證護理,通過查詢相關文獻資料、小組討論,總結出早期離床坐、進行功能鍛煉的重要意義。骨折患者術后長期臥床與制動,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血液凝滯度增高,進而導致皮膚營養不良,器官系統功能衰退等,容易導致壓瘡、深靜脈血栓的形成[12-13],查詢文獻結合臨床護理經驗,筆者發現給予患者定時翻身、肌肉鍛煉、早期離床等護理能夠有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營養,減少血栓形成[14]。老年患者因手術傷口疼痛往往拒絕早期活動,但循證證據顯示,早期活動對于遠期功能恢復意義重大,因此護理過程中需幫助患者減輕疼痛、鼓勵患者早期離床坐、配合矮單車訓練,獲得家屬的支持,讓患者及家屬主動參與到護理鍛煉中[15]。老年患者因疾病痛苦、年齡大等因素常常會有情緒低落、恐懼焦慮等情緒,不利于術后康復,護理過程中應注重及時的心理疏導與恰當的健康教育[16]。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總依從率、平均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說明,相比于常規護理,循證護理能夠顯著降低術后臥床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還能提高早期離床依從性,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早期離床坐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青霞,蒲超,侯小倩.循證護理在預防老年髖部骨折圍術期并發肺部感染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 10(15):1928-1929.
[2]陳潤芳,蕭佩多,徐連芳,等.早期離床坐聯合踩單車運動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20(8A):39-42.
[3]張佩霞,郭秋,張愛蓮,等.前瞻性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髖部骨折術后出現譫妄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 26(3):77-78.
[4]張英澤.老年髖部骨折——中國骨科醫師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中華創傷雜志,2014,30(3):193-195.
[5]蔡囡麗,王秀麗,倪亞琴.循證護理在促進股骨骨折病人術后康復中的效果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6):1022-1023,1029.
[6]徐衛紅,惠為清,陳艷,等.循證護理在預防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4):414-415.
[7]何會紅,姜麗萍,朱亞玲.預防老年髖部骨折病人肺部感染循證護理應用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 25(12):2834-2836.
[8]潘亞英,李寶玲,王華,等.臨床綜合干預護理對老年髖部骨折病人術后焦慮狀態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 42(2):84-87.
[9]沙淑艷,顧愛煥,謝小蘭,等.循證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病人術后應激性潰瘍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9):1088-1090.
[10]劉春紅,薛衛強,劉淑珍,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循證護理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12):94-95.
[11]趙麗莉,楊佳琦.循證護理在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4):103-105.
[12]南方老年髖部骨折及肢體重建新進展研討會通知[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4,16,(7):574.
[13]馬杰,邵艷,雷婷婷.循證護理預防老年髖部骨折病人發生壓瘡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4,12(29):2750-2751.
[14]冉召康.老年髖部骨折護理實施循證護理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5,13(33):3372-3374.
[15]孫國麗.髖部骨折術后的功能康復護理研究進展[J].中外醫療,2012,31(23):189-190.
[16]盧紅霞.循證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監護,2015,15(46):206.
(收稿日期:2017-02-20 本文編輯:馬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