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堅+陳浩華+何裕堅+張宏濤


摘 要:該文建立了測定琥膠肥酸銅的ICP法與高效液相色譜法及其比較。ICP法:以iCAP6200型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進行測定,得出在濃度為0.020 0~2.00 mg/L范圍內,峰面積與其濃度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為0.999 6);在0.020 0 mg/L濃度下,相對標準偏差為1.67%;在2.00 mg/L濃度下,相對標準偏差為0.472%,回收率為82.7%~90.3%。高效液相色譜法:以Waters Alliance 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測定,得出在濃度為2.00~20.0 mg/L范圍內,峰面積與其濃度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為0.998 1);在2.00 mg/L濃度下,相對標準偏差為1.95%;在20.0 mg/L濃度下,相對標準偏差為1.02%,回收率為85.3%~92.2%。結果表明,兩種分析方法均滿足琥膠肥酸銅原藥及其制劑的濃度測定。通過比較得出ICP法檢出限與定量限較低、靈敏度較高、檢測時間短、效率高,但是儀器運轉費用高。高效液相色譜法重復性較好、儀器運轉費用較低,但法檢出限與定量限較高,可根據測定的濃度而選擇合適的方法。
關鍵詞:琥膠肥酸銅 ICP 高效液相色譜 分析方法
中圖分類號:O6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4(c)-0108-02
琥膠肥酸銅Copper(Succinic+Glutaric+Adipic)是一種混合物,包括有丁二酸銅、戊二酸銅、己二酸銅,分子式:[(CH2)17(COO)2]nCu。
作為保護性殺菌劑,它具有低毒、高效、安全等優點,在防治水稻、果樹等作物的細菌和真菌病害方面效果顯著,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1]。其作用機理是銅離子與病原菌細胞膜表面上的K+、H+等交換,導致蛋白質凝固;同時銅離子可進入病原菌細胞內與某些酶結合,影響酶活性[2]。
目前,琥膠肥酸銅多種分析方法的比較還未建立,該文采用ICP法與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別進行測定,均適用于琥膠肥酸銅原藥及其制劑的分析。
1 實驗部分
1.1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
1.1.1 材料與試劑
水:超純水;磷酸二氫鉀:分析純(生產商);磷酸:色譜純(CNW);乙腈:色譜純(CNW);丁二酸:標準值為99.5%;戊二酸:標準值為99%;己二酸:標準值為99%;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試樣。
1.1.2 儀器與設備
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XP205。
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Alliance e2695。
二極管陣列檢測器:2998PDA Detector。
超聲波清洗器:天津奧特賽恩斯AS20500A。
親水PTFE針式過濾器:濾膜孔徑為0.22 μm。
1.1.3 液相色譜操作條件
色譜柱:XBridge C18;規格:4.6 mm×150 mm;粒徑:5.0 μm;流動相:0.1 mol/L磷酸二氫鉀水溶液(磷酸調pH=2.1)∶乙腈=90∶10(V∶V);流速:1.000 mL/min;檢測波長:210 nm;柱溫:35.0 ℃;進樣體積:20μL;保留時間:丁二酸4.1 min,戊二酸5.9 min,己二酸12.3 min。
1.1.4 實驗溶液配制
分別準確稱取0.05 g(精確至0.001 g)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標樣于同一25 mL容量瓶中,加入20 mL流動相溶解,在超聲波中振動10 min后冷卻至室溫,用流動相定容至刻度,搖勻備用。
準確稱取30 %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試樣0.15 g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流動相20 mL,在超聲波中振動10 min后冷卻至室溫,用流動相定容至刻度,搖勻備用。
1.2 ICP法
1.2.1 材料與試劑
硝酸:優級純(生產商);琥膠肥酸銅原藥(標準值:79.5%,佛山市盈輝作物科學有限公司);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
1.2.2 儀器與設備
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XP205。
iCAP6200型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Thermo。
親水PTFE針式過濾器:濾膜孔徑為0.22 μm。
1.2.3 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操作條件
檢測離子:銅離子;檢測波長:224.700{450},324.754{104},327.346{103};最適波長:324.754{104};樣品沖洗時間:30s;等離子體觀測:水平;樣品泵:沖洗泵速-45 rpm,分析泵速-45 rpm;光源:RF功率1 150 W;輔助氣流量:0.5 L/min。
1.2.4 實驗溶液配制
稱取琥膠肥酸銅原藥0.01 g(精確至0.000 1 g),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2%硝酸溶解并定容至標線,搖勻,備用。
稱取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試樣0.01 g(精確至0.000 1 g),置25 mL容量瓶中,用2%硝酸定容至標線,搖勻,備用。
2 結果與討論
2.1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
2.1.1 分析方法的線性相關測定
配制琥膠肥酸銅濃度均為2.00 mg/L、5.0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的一系列標樣溶液,在上述操作條件下進行測定,以標樣溶液濃度為橫坐標,以峰面積的值為縱坐標,建立坐標系進行線性分析,琥膠肥酸銅的線性方程:Y=676.0235X-53.4288,相關系數r:0.998 1(見圖1)。
2.1.2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試驗
對濃度為2.00 mg/L的標樣進行6次重復測定,在2.00 mg/L濃度下,琥膠肥酸銅的標準偏差為30.049 2,相對標準偏差為1.95%。
對濃度為20.0 mg/L的標樣進行6次重復測定,在20.0 mg/L濃度下,琥膠肥酸銅的標準偏差為138.265,相對標準偏差為1.02%。
2.1.3 分析方法的準確度試驗
于空白樣品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琥膠肥酸銅標準品,在上述方法和操作條件進行重復5次測定,測得琥膠肥酸銅回收率為85.3%~92.2%。
2.2 ICP法
2.2.1 分析方法的線性相關測定
配制琥膠肥酸銅濃度為0.020 0 mg/L、0.050 0 mg/L、0.100 mg/L、0.500 mg/L、1.00 mg/L、2.00 mg/L的一系列標樣溶液,在上述操作條件下進行測定,以標樣溶液濃度為橫坐標,以峰面積的值為縱坐標,建立坐標系進行線性分析,琥膠肥酸銅的線性方程:Y=5915X+189.7,相關系數r:0.999 6(見圖2)。
2.2.2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試驗
對濃度為0.020 0 mg/L的標樣進行6次重復測定,在0.020 0 mg/L濃度下,琥膠肥酸銅的標準偏差為5.33,相對標準偏差為1.67%。
對濃度為2.00 mg/L的標樣進行6次重復測定,在2.00 mg/L濃度下,琥膠肥酸銅的標準偏差為55.5,相對標準偏差為0.472%。
2.2.3 分析方法的準確度試驗
于空白樣品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琥膠肥酸銅標準品,在上述方法和操作條件進行重復5次測定,測得琥膠肥酸銅回收率為82.7%~90.3%。
2.2.4 ICP法與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比較
分別用ICP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分析琥膠肥酸銅的含量,并進行線性相關、精密度、準確度試驗。結果證明,兩種方法的線性相關系數、相對標準偏差、回收率均可用于琥膠肥酸銅原藥及其制劑的分析。
此外,ICP法的檢出限:0.004 50 mg/L,定量限:0.015 0 mg/L;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檢出限:0.600 mg/L,定量限:2.00 mg/L。證明ICP法的定量限與檢出限均明顯低于高效液相色譜法,靈敏度較高。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出峰時間超過12 min,明顯大于ICP法,證明ICP法分析速度快,檢測效率較高。
但是,ICP法在工作時需要消耗大量Ar氣,導致運轉費用高,而高效液相色譜法重復性較好,儀器運轉費用較低。
3 結語
該文采用了優化的ICP條件和高效液相色譜條件,建立了能有效檢測琥膠肥酸銅的ICP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綜上所述,ICP法的檢出限與定量限較低、靈敏度較高、檢測效率較高,有限節約時間,但是對儀器的損耗大;高效液相色譜法,重復性較好、儀器運轉費用較低,但檢出限與定量限較高。兩種分析方法各有優劣,在日常工作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國雄,林興歲,黎薇薇,等.琥珀酸銅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J].廣東化工,2007,34(8):88-90.
[2] 毛潤乾,彭月珍,王海峰,等.琥膠肥酸銅·霜脲氰防治荔枝霜霉病試驗[J].廣西園藝,2007(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