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擁軍
摘 要 目前,交誼舞在學生終生體育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方面的重要性逐步凸顯,成為現(xiàn)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核心,因此交誼舞的有效運用尤為重要,需進一步提高交誼舞在高校中的應用有效性,并為交誼舞運動的高校推廣做好長期規(guī)劃,繼而使交誼舞能夠切實有效的應用于學生終身體育能力方面,以便于其能夠在學生體能的提升中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 交誼舞 學生 終身 體育能力
中圖分類號:G883 文獻標識碼:A
1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該研究者在調查過程之中發(fā)現(xiàn),當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存在有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而終身體育教學其實主要有兩部分內容。首先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在生命之中的全部時間內都有計劃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將體育鍛煉變成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終身體育要求一個人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夠選擇最佳的鍛煉方式來鍛煉。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也要求高校體育教學要向這兩方面看齊。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身體發(fā)展和心理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高校應該注意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選擇最佳的鍛煉內容,保護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在某一個體育鍛煉項目之中有更大的收獲。這樣學生在離開學校以后還會堅持去鍛煉。首先,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課程設置不科學。大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都不是很連貫,其統(tǒng)一性也比較差。學生在一段時間內接觸一個體育項目,而接下來可能又會學習另外一個項目,這會嚴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雖然這樣能夠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實際上這樣的鍛煉是不長久的,學生只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鍛煉自己。
2交誼舞和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提高
交誼舞相對其余種類運動其運動強度較低,不存在肌肉組織拉傷及組織結構過度磨損問題,其安全性相對更高,同時交誼舞能夠適應多種運動環(huán)境,受環(huán)境因素限制較少。交誼舞作為國際舞蹈之一,在歐洲早期階段多用于皇室貴族,因此其傳播范圍更為廣泛,能夠被多數(shù)人群所接受。交誼舞運動與其余種類舞蹈相比專業(yè)門檻較低,并對身體素質要求較低,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運用模式,所以交誼舞運動能夠長期應用于體育鍛煉中,并能夠有效的提升運動者的基本體能。交誼舞運動可伴隨音樂進行,這便需要運動中能夠達到四肢與大腦協(xié)調,在該項運動的鍛煉過程中,既能夠保障鍛煉者的運動靈活性,同時亦能夠確保運動者在運動過程中有效的控制運動速度及頻率,從而使交誼舞能夠根據(jù)不同的應用人群而進行優(yōu)化調整。
交誼舞屬于全身心運動模式,不僅能夠使運動者跟隨音樂產生一定的愉悅感,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提升運動者的身體素質,使其體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繼而幫助運動者在身心兩個方面均得到充分的鍛煉。交際舞對于音樂要求較高,在現(xiàn)階段激烈的學業(yè)壓力及社會壓力下,采用交際舞作為學生主要的運動方法能夠保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有效的放松,從而達到舒緩壓力的目的,以此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交誼舞發(fā)展應用對于現(xiàn)階段的學生體育能力提升而言有較為良好的推動作用,能夠滿足傳統(tǒng)運動模式所無法達到的要求,對于解決大學生運動全面性較低及運動效果不佳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對高校交誼舞課程的開展的建議
3.1擴大交誼舞范圍
根據(jù)現(xiàn)有交誼舞在高校校園內應用狀況而言,多數(shù)高校均為開設相關課程,同時部分高校由于課業(yè)負擔過重,無法有效的將交誼舞融入到教學體系中,因此在未來階段的教學工作開展及教學計劃制定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到交誼舞對于學生終生體育能力影響,并按照高校現(xiàn)狀安排相關的交誼舞開設課程,從而保證交誼舞能夠在高校校園教育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此使交誼舞能夠為學生終生體育能力的提升做出積極貢獻。
3.2豐富教學內容
在交誼舞教學內容方面,我國多數(shù)院校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同時教學工作開展不夠深入,使高校交誼舞課程開設失去了其實際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實際的教學內容設定方面,要及時的對相關內容加以更新,并按照相關的專業(yè)教學標準開展教學工作,從而保證交誼舞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實際體育能力,并及時做好學生實際體育能力研究,以此為其選擇適宜的交誼舞教學項目與知識,這便能夠有效的在現(xiàn)有高校教學體系中充分的發(fā)揮出交誼舞的實際作用。
3.3改革教學模式
當前,我國部分高校的交誼舞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同時教學效果也難以保障,繼而使交誼舞教學實際作用大打折扣。交誼舞教學不僅是提高學生個人身體素質的有效方法,同時是學生與教師間建立良好溝通管理的有效途徑。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教學模式的融入性較低,使交誼舞教學工作過于呆板,無法根據(jù)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做出有效的優(yōu)化與調整。所以為有效的解決以上問題,需在現(xiàn)階段交誼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按照現(xiàn)有交誼舞教學標準采用多種不同的交誼舞教學模式,并建立有效的交誼舞教學機制,從而為交誼舞的有效應用與建立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4結語
交誼舞實際環(huán)境適應性較強,同時對運動人群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易學易懂,同時具備一定的運動優(yōu)勢,可進一步提升學生四肢協(xié)調性,并能夠使大腦反應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充分發(fā)揮出交誼舞運動優(yōu)勢,提高實際運動效益,從而保障交誼舞運動鍛煉的全面性,以此為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俊德,彭國強.淺談交誼舞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2(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