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娟+李霞+羅曉萍
【摘要】 軟組織病變復雜多樣,傳統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如X線、CT和MRI難以實時、動態反映軟組織之間的空間結構關系,高頻超聲不僅可從任意方向和任意角度觀察軟組織的空間結構關系,清晰顯示軟組織的血流特征,還能準確、直觀顯示病變部位變化、愈合過程。高頻超聲作為一種非侵入式的診斷手段,隨著超聲引導下的介入技術和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的發展,更高的分辨率和有效性使其在軟組織疾病的檢測、鑒別和治療中應用更加廣泛。
【關鍵詞】 高頻超聲; 軟組織病變; 診斷; 進展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6.09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6-0160-03
軟組織來源于中胚層,組織結構多樣,病變復雜。診斷軟組織病變的影像學方法主要有X線、CT、MRI和超聲等。軟組織結構間密度差異較小,普通X線檢查難以完整顯示病變,CT、MRI對軟組織病變的顯示有明確優勢,但由于其不能實時動態檢查,難以明晰反映軟組織之間的空間結構關系,且價格昂貴,限制了其在軟組織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1]。近年來,隨著高頻探頭、高分辨率的超聲診斷儀器的不斷改進和寬景超聲成像技術的迅速發展,肌肉、軟組織和骨骼系統超聲研究逐漸成為超聲領域的熱點,得到相關臨床專家的肯定和重視[2-3]。高頻超聲作為一種非侵入式的診斷手段,使用高頻探頭,可從任意方向和任意角度觀察軟組織的空間結構關系,有利于對軟組織的病理性形態、結構變化作出準確評估[4]。
1 軟組織鈣化
軟組織鈣化病因不明,目前認為本病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為先天性鈣磷代謝異常所致。表現為大關節周圍軟組織內多發性鈣化性腫塊。該病變以往多用X線、CT檢查,超聲檢查文獻報道較少。黃瑩等[5]報道超聲下可見無癥狀期軟組織的鈣化,呈強回聲表現,并能發現其他措施不能發現的細微改變。
2 軟組織膿腫
軟組織膿腫為纖維假囊包繞的膿液,可表現為有或無確切病史和癥狀的軟組織腫塊,膿腫可并發局部軟組織炎癥。高頻超聲顯示膿腫呈橢圓形、圓形或不規則形,多數邊界不清晰,內部回聲可表現為無回聲或混合回聲。后期膿腔內含氣體時,可見強回聲[6]。臨床中因各種病因引起的肛周膿腫患者較多,是外科多發病、常見病之一,對于它的診斷,指診、肛鏡及直腸內超聲多伴有疼痛,患者難以接受。近年來隨著高頻超聲在表淺組織的廣泛應用,使其成為肛周膿腫患者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超聲能準確地界定膿腫的部位、大小、形態、是否完全液化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手術結果與超聲檢查完全一致[7]。
3 軟組織囊腫
軟組織囊腫包括皮脂腺囊腫、腘窩囊腫和坐骨結節囊腫等。皮脂腺囊腫呈圓形,內含密集點狀強回聲,有明確邊界,后壁回聲增強,囊腫內部及周邊未見血流信號。腘窩囊腫呈類圓形液性暗區,邊界清晰,后方回聲增強,有報道稱,超聲對于腘窩囊腫的診斷準確率可達93.75%[8]。坐骨結節囊腫位于皮下軟組織與坐骨結節之間,超聲聲像圖表現具有特征性,腫塊呈偏平狀、裂隙狀,邊界清晰,囊壁較厚,部分囊壁可見團狀附屬物,囊內回聲呈點狀低回聲或絮狀回聲,無血流信號[9]。
4 軟組織腫瘤
4.1 脂肪瘤
脂肪瘤是一種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的良性腫瘤,為最常見的間葉組織腫瘤,多見于頸、肩、背、臀及四肢的皮下組織和腹膜后。高頻超聲能夠對瘤體內部及周邊的血流進行實時動態觀察。Inampudi[10]報道脂肪瘤的超聲聲像圖表現為橢圓形,內部多為略高回聲區,并可見數條強回聲光帶,而對于脂肪瘤的邊界則不清晰。曹亞麗等[11]運用高頻超聲對四肢軟組織腫物的良惡性進行鑒別分析,認為脂肪瘤大多界限清楚、有完整包膜、內有均質性低回聲。
4.2 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占所有軟組織惡性腫瘤的10%~18%,多為原發,很少從脂肪瘤惡變而來。腫瘤少見于皮下,多發生于深部軟組織。脂肪肉瘤的超聲表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聲聲像圖顯示腫塊邊緣回聲明顯,分化良好者表現為巨大的混合性回聲,其內絕大部分為光點細密的強回聲,這與其含有大量成熟脂肪細胞有關[12]。分化不良或有黏液變性者,回聲較低或高低回聲混存。
4.3 血管瘤
血管瘤為常見軟組織腫瘤,由血管組織形成。多見于淺表組織,可累及深部軟組織。傳統分型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及靜脈性血管瘤等。軟組織血管瘤的高頻超聲聲像圖表現為形態不規則的竇狀擴張管樣結構,分界不清晰,包膜完整,具有可壓縮性,部分內可見強回聲靜脈石;可見豐富的紅藍相間血流信號,呈緩慢持續樣,局部加壓后血流信號增加,探測血流頻譜時以靜脈血流頻譜為主[13]。超聲在軟組織血管瘤的治療中,作為一種常規檢查手段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也在深層臟器(如肝血管瘤、脾血管瘤)介入治療中廣泛應用,價值不可估量[14]。
4.4 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屬先天性淋巴管發育畸形,為淋巴樣組織與周圍淋巴系統互不溝通致淋巴管梗阻形成,好發于口腔、頸部、腋窩等部位。根據淋巴管的大小分為3種類型:毛細淋巴管瘤、海綿狀淋巴管瘤和囊狀淋巴管瘤,以后兩種類型較為常見。海綿狀淋巴管瘤囊內見較多分隔和強弱不均的囊實性混合結構,囊壁呈實性回聲。囊狀淋巴管瘤呈大小不一的蜂窩狀暗區,囊壁呈完整光滑線狀回聲。淋巴管瘤囊內血供不豐富,CDFI血流顯像無血流信號顯示。超聲顯示囊性病變準確性高,常作為本病首選檢查方法,但淋巴管瘤聲像圖表現多變,易與其他一些病變混淆,應注意鑒別[15]。
4.5 其他
閔賢等[16]對足背腱鞘巨細胞瘤聲像圖特征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滑膜肉瘤是軟組織中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多發生于四肢大關節附近的深部組織[17],其超聲特征為腫瘤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內部為均勻性低回聲。劉學等[18]報道高頻超聲對滑膜軟骨瘤病變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行超聲導向穿刺具有定位精確、可多點取材的優點,在病變的定性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5 軟組織損傷
5.1 肌肉損傷
超聲檢查結果按肌肉損傷程度分為軟組織水腫、肌間血腫、肌肉撕裂傷。高頻超聲探頭具有細微分辨能力,可以明確肌肉損傷情況的聲像表現[19]。軟組織水腫的超聲聲像圖顯示軟組織增厚,回聲降低,探頭加壓改變不明顯,CDFI顯示內部無明顯血流信號。肌間血腫超聲主要表現為肌肉局部或完全連續性中斷,梭形或不規則形低回聲區,肌肉斷端回縮顯著增粗[20]。肌肉撕裂傷超聲顯示肌纖維連續性部分或完全中斷,斷端周圍被積液或血腫包繞[21]。
5.2 肌腱韌帶損傷
正常肌腱超聲顯示呈束帶形纖維狀中等回聲或強回聲,周圍有二條光滑的強回聲線包繞。肌腱損傷時,超聲能實時清晰地顯示肌腱運動情況及其連續性[22],以便明確診斷肌腱損傷程度及是否斷裂。韌帶損傷早期即可明確檢測出斷裂的纖維,韌帶斷裂會伴有周圍血管新生,CDFI血流成像能直接顯示內部結構。薛燕等[23]對216例擬診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患者進行高頻超聲檢查并分型,與手術結果對照,高頻超聲診斷側副韌帶Ⅱ型損傷符合率為83.33%,Ⅲ型損傷符合率達93.49%。
5.3 血管損傷
高頻超聲已成為診斷血管系統疾病的首選方法。血管損傷包括血管挫傷、血管斷裂及血管斷裂引起的假性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彩色多普勒超聲通過觀察血管走行、管壁連續性、血流方向及管腔通暢程度來判斷血管損傷位置和程度。長時間血管損傷會引起靜脈血栓,超聲能夠確定血栓的位置、范圍及其變化。高頻超聲對因創傷所導致的假性動脈瘤及動靜脈瘺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24]。
5.4 神經損傷
常見的神經損傷分為神經斷裂和神經卡壓。神經損傷時,超聲顯示神經包膜及神經束線性回聲連續性中斷或部分中斷,神經近端回縮呈梭形增粗、回聲紊亂,內部線性回聲消失,出現低回聲瘤樣改變[25]。當神經卡壓損傷時,受卡壓處神經內線性回聲模糊,兩端神經略粗,但其連續性仍完好。
5.5 軟組織異物
超聲檢測軟組織異物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金屬異物為斑點狀強回聲,并伴有明顯的“彗星尾”征。超聲能夠檢測出X線檢查陰性的非金屬性異物,如竹刺木刺類、骨刺、玻璃等,超聲表現為斑點狀、細條狀,伴不規則強回聲[26]。異物周圍常伴有出血,肌腱損傷、神經或血管損傷引發感染及功能障礙等。聲像圖表現為異物周圍的無回聲區或低回聲區。高頻超聲可清晰顯示軟組織異物的位置、大小及形態,明確異物與周圍組織的關系,診斷準確率高,定位精確,以最小的手術損傷范圍,并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完整取出異物,極具臨床實用價值[27]。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不僅能清晰顯示軟組織的解剖情況和血流特征,還能準確、直觀顯示病變部位變化、愈合過程。隨著超聲引導下的介入技術和超聲彈性成像(elasticity imaging)技術的發展,超聲在軟組織病變領域中的檢測、鑒別和治療應用將會更加廣泛。
參考文獻
[1]郭瑞君.肌肉骨骼超聲進入嶄新時代[EB/OL].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12(1):3-5.
[2] Bonnefoy O,Diris B,Moinard M,et al.Acute knee trauma:role of ultrasound[J].Eur Radiol,2006,12(16):2542-2548.
[3]惠冉,楊慧,李明,等.高頻超聲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在四肢軟組織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2):76-78.
[4]施曉琳,陳崢,陳敏,等.高頻超聲診斷項部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應用進展[J].醫學綜述,2013,19(16):2979-2981.
[5]黃瑩,朱毅,李凝,等.超聲成像技術在肌肉骨骼疾患診治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2,27(5):393-397.
[6]白人駒.醫學影像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71-772.
[7]楊婕,余文惠.高頻及彩色多普勒經會陰診斷低位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及肛瘺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5,18(13):58-59.
[8]王海平,朱秀玲,劉海峰,等.高頻超聲在關節鏡治療與膝關節相通腘窩囊腫中的臨床價值[J].華西醫學,2015,30(3):512-514.
[9]吳志芳.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坐骨結節囊腫的診斷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5):2817-2818.
[10] Inampudi P,Jacobson J A,Fessell D P,et al.Soft-tissue lipomas:accuracy of sonography in diagnosis with 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logy,2004,233(3):763-767.
[11]曹亞麗,丁宇蓉.高頻超聲對四肢軟組織腫物良惡性的鑒別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2,25(5):492-493.
[12]謝勤,萬澤銘,羅燕娜,等.脂肪肉瘤的超聲表現和病理分析[EB/OL].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6):2693-2695.
[13]李碩,梁曉寧,孫宏,等.高頻超聲聯合彈性成像及超聲造影在軟組織血管瘤診斷及治療中的臨床應用[EB/OL].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12(1):25-29.
[14]孔文杰,師宏山,鹿夢溪.2種硬化劑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注射治療肝血管瘤療效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6,10(4):706-709.
[15]馬云初,姜蘭芳.淋巴管瘤的聲像圖表現特征探討[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2,48(6):493-494.
[16]閔賢,昝星有.高頻彩超診斷足背腱鞘巨細胞瘤1例[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5,31(4):384-385.
[17]伍世花.右手掌面滑膜肉瘤超聲表現1例[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3,15(5):302.
[18]劉學,杜瑛,姚延峰,等.滑膜軟骨瘤病的高頻超聲診斷與病理對比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5,26(7):516-517.
[19]席曉萍,馬艷,張怡靚,等.高頻超聲在頸部肌肉骨骼大運動后損傷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4,12(1):154-156.
[20]陳丹,梁峭嶸.超聲檢查在肌肉損傷中的應用價值[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0):336-337.
[21] Rosenson R S,Koenig W.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urropin Cariol,2002,17(4):325-331.
[22] Koh S B,Roh J H,Kim J H,et al.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of shoulder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The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2008,23(12):1772-1776.
[23]薛燕,李玉恩,張洪英,等.高頻超聲對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的診斷價值研究[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8(1):38-40.
[24] Pero T,Herrick J.Pseudoaneurysm of the radial artery diagnosed by bedside ultrasound[J].West J Emerg Med,2009,10(2):89-91.
[25] Martinoli C,Bianchi S,Dahmane M.Ultrasound of tendons an nerves[J].Eur Radiol,2002,12(1):44-55.
[26]陳平.高頻超聲在軟組織異物中的診斷價值[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19):145-146.
[27]王棟華,杜聯芳,陳紅燕.超聲在淺表軟組織異物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進展[EB/OL].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12(4):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