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萊萊+卞國本
摘要:目的觀察自擬平肝熄風湯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發性抽動癥患兒,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2組患兒各30例,對照組予以西藥常規治療,觀察組予以自擬平肝熄風湯治療,并觀察2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多發性抽動癥患兒經治療后90d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自擬平肝熄風湯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癥,可減輕患兒的抽動強度、頻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運用。
關鍵詞:小兒多發性抽動癥;平肝熄風湯;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72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6-0040-02
小兒多發性抽動癥又稱穢語——抽動綜合征,主要表現四肢、面部、軀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動,且無意識發聲、言語障礙為臨床癥狀[1]。常規西藥治療不僅副作用大,且臨床療效具有爭議,故臨床中引進中藥對其進行治療,并獲得良好療效,為探討本院省名中醫卞國本教授自擬平肝熄風湯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的臨床療效,將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發性抽動癥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予以不同的藥物治療,并將其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觀察,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發性抽動癥患兒,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2組患兒各30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范圍在(3~14)歲,平均年齡為(8.48±2.13)歲,病程范圍在(1~9)月,平均病程為(5.45±1.32)月。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范圍在(3-13)歲,平均年齡為(8.51±2.22)歲,病程范圍在(1~10)個月,平均病程為(5.67±1.41)月。
1.2診斷標準依據《實用兒科學》對其多發性抽動癥進行判定。(1)在患病期間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抽動,于發病期間產生不同程度喉音,例如喊叫、干咳等,偶見穢語。(2)1d內多次手動,眨眼,嘴角抽動或間歇性發作時間>1年;(3)抽動頻度、部位、復雜及嚴重程度與時間存在關系;(4)發病于2~15歲間;(5)排除精神活性物質中毒、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2組多發性抽動癥患兒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療方法對照組方法:給予多發性抽動癥患兒鹽酸硫必利片治療(廠商:北京斯利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2155),1天2次,每次1/2片。觀察組方法:給予多發性抽動癥患兒自擬平肝息風湯治療,主要成分:生地黃、玄參、丹皮、天麻、生白芍、陳皮、杭菊花、僵蠶、蟬衣各10 g,石決明、鉤藤各30 g,全蝎3 g,蜈蚣1條,炙甘草6 g,每天1劑,水煎2次,取汁200 mL,早晚各1次服用。依據患兒的體重可對劑量進行適當調整,在服藥期間忌食海鮮、辛辣食物。以上2組患兒均治療3個月后觀察其療效。
1.4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4.1觀察指標觀察并統計2組多發性抽動癥患兒的臨床療效。
1.4.2療效判定標準依據美國耶魯抽動癥整體嚴重程度量表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判定,顯效:積分減少在95.00%以上,90d內未見復發,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66.00%<積分減少<94.00%,抽動顯著減少;無效:未達上述指標,甚至更為嚴重。具體見表1。
1.5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數據均經過SPSS20.0版進行處理,2組多發性抽動癥患兒的臨床療效為計數資料(%表示,χ2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組經治療后90 d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3討論
多發性抽動癥的發病機制目前尚無定論,臨床西醫多采用氟哌啶醇、硫必利等多巴胺受體阻斷劑治療,雖可對疾病有所緩解,但由于治療的時間較長,患兒的個體差異大,且副作用大[2],故停藥后易產生反跳,導致病情反復,導致多數患兒及家屬難以接受。
中醫學理論認為,多發性抽動癥屬“肝風”、“慢驚風”范疇。局部肌肉不自主,無意識抽動為主癥,對應《內經·素問》病機19條中“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的理論,卞國本教授認為多發性抽動癥的發病機理與肝有關。其次,它的發病還與患兒情緒、心理具有密切聯系,多為學習緊張、思想壓力、外感所誘發,故可認為多發性抽動癥不僅為“內風”所致,其外風亦可影響其發作。無論任何因素的抽動狀態,于中醫理論統稱為“風”[3]。卞國本教授認為,肝臟為抽動癥的主要發病臟腑,其風木之臟,主筋,聲為呼,變動為握。小兒因臟腑處于發育階段,故肝火易于偏盛,肝陰易于受損,陰虛陽亢,風邪侵襲、痰火上逆,導致咽道受阻,致使異聲。肝風內動,襲于頭面,故見嘴角抽動、搐鼻、搖頭。目屬肝經,肝風動,風牽于目而頻繁眨眼。
基于多發性抽動癥為“肝風”所致,卞國本教授臨床中予以平肝、熄風治療。本方中天麻、鉤藤、石決明、菊花平肝熄風,生地黃、玄參、丹皮、白芍滋柔肝腎之陰,僵蠶、蟬衣、全蝎、蜈蚣為蟲類熄風藥。入肝經,為治本病之主藥,此乃我省已故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擅用之品。陳皮理氣化痰,炙甘草調和諸藥。上述諸藥可聯合使用,滋腎水而柔肝陰,平肝陽而熄肝風,故多發性抽動癥諸多癥狀可消矣。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自擬平肝熄風湯可顯著減少患兒的抽動強度、頻率,降低抽動對其生活的影響,從而提高臨床療效。另外,對部分患兒在治療結束前曾作肝功能、腎功能等實驗檢查,結果正常,說明該方藥中的蟲類藥無毒副作用,用藥是安全的。
綜上所述,給予多發性抽動癥患兒自擬平肝熄風湯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減輕患兒的抽動強度、頻度,且無副作用,醫療成本低,療效確切且持久,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徐佩莉.自擬平肝清肺息風湯結合耳穴貼壓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癥40例臨床觀察[J].中醫兒科雜志,2016,12(3):59-61.
[2]曹淑蘭.中醫針灸與西藥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9):291-292.
[3]常克.兒童多動癥中醫認識與病因病機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雜志,2016,8(5):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