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陽
實施班內隱性分層教學就是優化課堂教學的一條有效的途徑。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當前分層教學理論及成功學教育理念現已在國內外吸引了大量關注,同時也取得了可喜的實踐成果。所謂隱性分層教學,本質上是遵循先進的教學理念,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異,多渠道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提供相應的發展平臺,讓其在合作中實現實踐創新,促進每一位學生的自主發展和能力提升。當然,在此過程中要十分注意班內分層的隱蔽性和可變性,保護學生的學習信心,避免使其受到任何負面影響,從而最終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自然提升。
一、班內隱性分層教學的原則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發展學生”是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因此教育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探究為基礎,教是以學生的學為前提,以滿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求為條件和歸宿。班內隱性分層教學模式的“分層”就是將班集體中認知水平和能力差異不大的學生歸為一個個自然類,這樣既可以照顧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又將因材施教提高到實踐操作水平。因此,課堂分層的本質就是以尊重學生差異為基本起點,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實施差異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從“失敗”到“成功”的艱辛歷程,培育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提升核心素養。
二、班內隱性分層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操作
(一)了解學生差異,按知識結構隱性分層
在教學準備過程中,首先可以根據學生的智力、心理和實踐知識、學習能力和思品學業測試成績等數據資料進行全面分析,分類建檔。在此基礎上,將全班學生分成A(優秀)、B(良好)、C(基礎)三組等級,并根據今后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控學生組別。
這樣的“分層”很顯然對教師上課組織教學活動、批改作業、學生信息的反饋是非常有益的,它充分點燃了不同組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核心素養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當然,在“分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樹立起對教學的真誠、積極、樂觀態度,特別是要讓學生正確面對這種“隱性”分層方式,防止“優秀學生驕傲自滿,中等學生得過且過,學困生心灰意冷”等負能量情緒的發生,影響分層教學的實際操作效果。
(二)調整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私人定制”
針對層次的差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地安排教學目標,分階段、分層次地理解消化知識,是實施隱性分層教學的必要工作之一。分解和衡量不同學生教學任務的分量和難度,維護和激發每個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取心,“私人定制”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和獲得成功的快樂。
1.精心準備是成功上好一節課的先決條件
要實現教學分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層次”實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厘清哪些屬于基礎類目標,哪些屬于提升類目標,繼而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確定相應目標要求。對于優秀學生,可要求他們“跳一跳”“伸一伸”,學習更多的課內外知識,培養分析、理解、運用等方面的能力;對于學困生,使其掌握教學要求中基礎類的內容即可。
例如,在學習《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時,可以這樣分層:
基礎類:熟悉消費者享有的基本權利,掌握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基本的維權渠道和途徑,樹立維護合法權益的基本法律意識。良好類:在基礎類的目標上能洞悉生活中的消費陷阱,知曉更多的維權渠道和途徑,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優秀類:在良好類目標基礎上鼓勵學生掌握相關消費活動領域法律條文,提高自身復雜消費生活中的判斷及選擇消費能力,做個理智、成熟的消費者。
2.面向全體,分層施教,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由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課堂教學中,施教分層則成為隱性分層教學的成敗所在。精心設計分層教學方案,差異教學,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改變課堂中“尖子生主演,中等生龍套,學困生看客”的傳統被動局面。
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優秀學生,要重在引導其自主學習,激發求知欲望;對于中等生和學困生,則要重在引領其學會學習,尋求成功的喜悅。這樣“差別對待—因人施教—共同參與—全員進步”的分層教學策略,既保障了每個學生達到基礎類要求,又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課堂提問中,我們應該把握層次化的問題設計策略,使各“層次”的學生有平等的機會反饋學習信息,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如在教授《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時,若讓學生直接回答我們應當如何防范“消費陷阱”,做個成熟的消費者,學生直接從教材內容中獲得答案有一定難度,但如果設計成以下六個問題就容易多了:①你知道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含義,以及消費者有哪些合法權益嗎(教材上能找到,面向學困生)?②當你的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你會向誰求助(簡單的生活常識,面向學困生)?③你知道實現生活中有哪些消費類陷阱,它們侵犯了消費者的哪些合法權利(對前面知識的理解、鞏固,面向中等生)?④當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你還知道哪些維權渠道和途徑(拓寬知識視野,面向中等生)?⑤面對生活中的各類消費陷阱,你會運用哪些法律以及法律條文來維護權益(學會運用法律常識,面向優秀生)?⑥你在消費生活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做一個成熟和理智的消費者(對所學知識的反思、提升,面向優秀生)?讓學生逐步認識消費領域的陷阱,也能提高學生判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核心素養。
(二)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關注發展性評價
多元化評價是隱性分層教學后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實踐操作中,建議根據學生的“層次”差異,實施分層評判辦法。傳統的評價方式往往只從學生的考試分數上分層,忽視了學生的發展,對培養學生能力、訓練學生思維、塑造健全人格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首先打破將考試結果作為單一的評價方法的情況,采用開放和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如行為觀察、情境測試、課堂日記和“成長足跡”追蹤袋等,關注學生成長的過程性發展。在評價手段中加入小小法庭、觀點辯論、社會調查、思品小論文撰寫等形式多樣的多元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個性化特長的培養。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各類活動,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在互幫互助中共同發展,激勵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隱性分層實驗的效果評估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實驗,筆者在所教班級采取了班內隱性分層教學的對比方式,獲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
(一)班內隱性分層教學產生的良性成果
第一,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隱性分層教學,教學目標更具有針對性,操作更有靈動性,學生更有發展性。其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管理模式,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實踐證明,隱性分層教學在教學中具有明顯優勢。具體情況參見下表:
通過表一、表二的對比結果可知,實驗班在實施隱性分層教學前后的層次差異明顯,特別是在優秀率方面,學生的進步一目了然。學生的內在發展水平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發展過程中,學生在每個階段的接受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心理條件等因素也都不盡相同,這是前期教育的結果,也是后期教育的起點。這些差異是教學的現實基礎,也是教學發展的條件和依據。
表三 實驗班自身實驗前后對比(根據不同階段測試分析獲得)
由表三對比可知,實驗班通過設置目標分層,不同層次學生間互助作用明顯,優秀類學生比率上升較快。這種動態遞進的方式表明了班內分層遞進教學對學生具有良好的激勵作用。
第二,提升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隱性分層教學發展起點首先就是課堂要以精彩紛呈的內容來吸引學生,因此教師應在教案設計、學生情況、課堂掌控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根據教學內容,采用板書和多媒體設計,提供相關的背景材料,激發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對學生做細致深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與學生平等溝通,甚至做朋友,這樣既可深入了解學生,又能感化引導學生,成為學生敬重并喜愛的教師,使教學適應性和教學水平有進一步的提高。
(二)班內隱性分層教學產生問題的反思
當前隱性分層教學已經實踐了一個多學期,通過成績對比可以看出,實施班級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同層次的班級。由此可見,這種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習效果有一定的作用。當然,筆者目前在思品課中實施的分層教學還很不成熟。例如,提高分層教學的隱蔽性,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和家長的后顧之憂、課堂分層的方案有效設計、學生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等都還需要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處理好這些問題,可以進一步發揮分層教學優勢,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展現自身的成長之美,為新時期的教育教學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