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俊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進程的加劇,初中教學工作也面臨著較多的問題,尤其是政治科目教學,其教學水平和質量的高低,會對初中思政教育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對此,以初中政治教學為立足點,對案例教學法在該科目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初中政治教學;延伸策略
在初中教育工作中,每門科目都有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教學目標,初中政治也不例外。因為初中政治本身的理論性相對較強,如果教師想要讓學生全面掌握初中政治的相關知識,其在教學期間就必須要將理論知識同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由淺入深的方式向學生講解不同政治知識的原理和應用范圍等,以此來確保初中政治的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教學案例的選擇和設計
作為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做好理論知識準備工作,可以說是確保案例教學法能夠被充分融入政治教學中的前提。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要以理論知識為前提,用理論知識為分析初中政治理論做支撐,提升教學分析的說服力。在正式應用案例教學法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例如,在教授“國家主人廣泛的權利”時,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在課前預習教材之后,通篇閱讀該章節中的所有內容,從整體上認識課程內容,并借助觀看法制新聞和上網查閱資料的方式來搜集相關資料,確保學生能夠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有充分了解。在完成理論準備工作后,教師就可以按照自己搜集到的同課程有關的案例,結合學生收集到的資料,設計案例教學方案,并確保自己設計的案例內容包含了學生所要學習的所有知識點。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些案例來設計教學分析,通過對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表現的分析,了解學生的自學程序和每個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難點,從而進一步完善政治教學方案。
二、展開政治案例教學組織
在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初中政治教學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對這些政治案例進行討論,這也是案例教學的關鍵環節,以及凸顯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案例教學中,初中生可以借助問題討論的方式,對案例教學問題展開獨立性的分析與思考,形成發散性的思維模式。為了確保此種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在案例教學中順利施行,教師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結合學生對初中政治知識的掌握情況來設置教學案例的討論問題,以此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發表自己的觀念,且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鍛煉。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在課堂教學期間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問題討論氛圍,讓學生可以不借助上臺發言就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在案例教學中設置課堂討論環節,可以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觀念,使自身的語言表達與邏輯思維能力都能夠由此得到較大的提升。在組織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借助小組討論的方式,在課堂上為學生預留出大約二十分鐘的自由討論時間。當自由討論工作結束后,每個小組可以派代表綜合性地闡述本小組成員的觀念,而小組內其他同學也可以對該觀念進行適當的補充。而教師在傾聽學生發言時,也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觀念有條理地表述出來。此外,教師在組織學生對教學案例中的問題進行討論的過程中,需要簡要記錄每個學生的表現,采用適當的方式表揚在該教學環節表現較為突出的學生,激勵每個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念。對于存在問題的學生,則可以采用較為溫和的方式來指出他的問題,以此來確保每個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積極性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延伸策略
之所以要在初中政治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實際政治事實和案例的方式,讓學生完成政治科目從具體到一般知識的學習任務。作為一門同學生自身發展、國家社會具有密切聯系的初中教學學科,初中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借助教學案例來幫助學生建立起科學的社會發展觀,還需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教學案例時的思維素質,使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和思考社會現象的方式來架構起完善的政治知識內部分析系統,以此來完成單個或者是多個案例的學習工作。
總而言之,初中政治作為初中教學工作中的必修課程,開展該科目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經濟、思想、哲學價值,掌握基本的社會嘗試,建立起正確、完善、全面的探索和分析能力。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可以有效彌補因為政治課程教學中理論知識比例過大所造成的教學缺陷,提升初中政治的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姚鴻燕.淺談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5(10):54.
[2]肖艷春.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價值[J].科學中國人,2016(24):339.
[3]周應平.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新課程(中),2016(6):6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