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麗卿
摘 要: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傳統的課堂已不能適應信息化的需要。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重點科目,教師要注意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巧用微課去豐富課堂內容,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課堂
微課把視頻作為依托,教師可利用微課將自己想講述的知識點展開,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微課可以將教學資源進行恰當的整合,在操作上也比較簡單,并具有小而新穎的優點,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微課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通過創設情境帶動學生學習課文的情緒,讓學生深入體會課文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
一、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
小學語文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文教育的發展,小學語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微課的使用提高了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水平和質量。
⒈有利于讀懂文章含義
學生在遇到較難懂的文章時,可借助微課通過多媒體教程,以視頻的形式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以及作者介紹。例如教師在講授《漁歌子》一課時,其中的意境不好把握,可以播放與之相關的動畫,讓學生了解詩歌含義。西塞山、桃花、流水、鱖魚、青箬笠、綠蓑衣等事物在學生的眼前一一展現,視頻將詩歌動靜結合、遠近結合的寫作手法,通過流動的鏡頭在學生面前羅列出來。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詩歌的感悟和印象,有助于今后的教學。
2.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當今的教學非常注重效率以及學生對語文的把握能力,微課教學可以極大挖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學習《一夜的工作》一課時,通過視頻、音頻、文圖等相互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走進周總理的真實生活。使用微課展示周總理平時的工作狀態、生活足跡,可以加深并增強學生對人物的印象。在了解周總理的個人魅力之后,課文會較容易展開,學生會領會周總理宵衣旰食、日夜為民的精神。
教師通過微課教學,拓展文章的深度,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同時,運用周身感官體會文章大意。通過建立一個靈活思考并具有思考深度的課堂,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上會獲得很大提高。
3.有利于填充傳統教學的空白
小學語文在教材設計上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這需要通過其他方式,例如用微課教學去填充傳統教學的空白,彌補其缺陷。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時,通過了解各個方面的內容,去擴展知識面。教材的選取有時會與學生當前的生活有差距,高效的微課可以消除兩者的差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展現出語文課該有的活力,微課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在愜意的氛圍中,師生共同進步。在學習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學生可能不太理解古人分別時的心情。通過微課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代的交通運輸以及郵遞情況,讓學生對古代生活有具體的認知。
⒋有利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
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微課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之后,教學模式發生了較大改變。一方面學生利用微課擴展知識面,增加對社會的閱歷;另一方面利用零碎時間學習成為一種新風氣。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用微課進行學習,可以自主選擇要學習的內容以及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微課將知識點做成文檔發給學生,以便學生的預習和復習。這樣靈活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利用時間的效率,在碎片化的時間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二、對微課的客觀認識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學習,但是要清醒地認識到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微課只是教師帶領學生走進語文知識世界的一種手段,讓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微課制作時,教師要有目的地給學生留下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思考并解決。將微課放在輔助學習的位置,可以調動學生的感情,使學生用心去體會。
巧用微課點亮小學語文課堂,是教師教學的新方式。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的弊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挖掘出適合學生的授課形式,通過微課去彌補傳統小學語文教學的缺點。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教學中保持活力,借助微課這個平臺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去感受漢字的美妙和語文的魅力,激發對語文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李嬋娟.微課點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