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巍
【摘要】“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就像當年改革開放的春風一樣吹滿中華大地。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技巧改變了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但在改變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我們尚未解決的問題。本篇文章就是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自己解決的方法,使教學改革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模式亟須改變
新課改對教學的要求是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在一旁起輔助作用。在許多小學確實也照做了,但是畢竟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可能完完全全拋棄以往他們認為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于是就出現了一種課改效果浮于表面的現象,表面上看像是那么回事,學生上課積極參與討論,老師只是象征性地總結一下,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由老師主講,學生像以前一樣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是自己主動探索知識。
(二)形式化地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1.不當的自主變成一種放任自流
在現如今,課改后的教學模式一般就是老師在課堂上問同學們有哪些不懂的問題,然后收集一些問得較多的問題集中講解。隨著課堂越來越深入地進行,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有一些沒有提前進行預習的同學更是在課堂上現學,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而且每個學生不懂的地方幾乎都不一樣,同學們往往都問不到重點上。甚至一些老師完全放手,不給學生任何指導。這樣下去學生根本抓不到知識的重點,只學到皮毛,新課改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學生不僅學不到知識,還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學習效率極其低下。
2.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不恰當
在新課改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一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小范圍的教學,組長是這個小組中學習成績最好的,組員碰到任何不懂的問題不再是問老師而是問組長。有些明明只有教師才能講明白的問題也統統扔給組長,這樣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卻達不到教學的效果,學生沒有將知識理解到位,吸收不徹底。因此課堂時間不應該只有小組學習,老師適當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應該同時進行。
3.過分強調學生自主搜集與教學有關的材料,浪費教學時間
教師不應該讓學生占用課堂時間來搜集與教學有關的資料。在新課改模式下最重視的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主動學習絕不是完全靠百度或照搬其他人的觀點來作為自己的思想。在新課改的課堂上,學生既要找資料,還要學習新知識,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整合資料,這種情況下學生只好拿別人的成果先糊弄老師,找資料的同時擔心老師的提問,后面的學習也功虧一簣。
(三)作業缺乏開放性
新事物在社會上剛剛出現時肯定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語文教學改革在我國剛剛實行,肯定會存在許多不足。語文是一門人文社會學科,是關于情感的學科。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都不一樣,比如說一首詩歌,每個同學對這首詩歌想表達的情感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但在語文教學中卻只有一種意思,如果學生不按照這一種意思理解的話那就是錯的。這種表現在作業中尤其明顯,語文作業往往是對一篇文章、一首詩談理解,或是自己寫一篇文章。在談到對文章和詩歌的理解時老師手上往往都有一份所謂的標準答案,寫文章也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如果不按照這種固定模式寫,那你就是不合格的。這樣下去學生就只是機械地答題,而沒有自己的思想。現在提倡的都是素質教育,而我們的素質教育卻是機械做題,根本就不是培養新世紀的新型人才。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他們有不同的觀點。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措施
(一)教學內容要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
首先是語文課本的改革。小學生階段的課本還是上個世紀的內容,根本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這個時代的學生根本不會對那個時代的生活感同身受,課本內容已經脫離了現實基礎。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革新課本,讓學生覺得書本上的東西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在新課改后的課堂上,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很多人都分不清主導與主體。教師作為主導應該發揮掌握全局的作用,把握整個課堂的所有流程。學生作為主體要參與到老師安排的每一環節中,發揮主體作用。看似都是學生自己主動學習,但是這也不等于就可以忽略老師的存在,老師應該時時刻刻關注課堂動向,對學習過程進行總結、升華,使這次學習過程更加有意義。
(三)從內容、評價等方面實現作業的開放
1.作業內容的開放
作業的內容不再局限于對前人作品的理解,也應該著眼于現在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語文,語文是一門生活藝術。這樣就使課后作業,有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2.作業評價的開放
在以往的作業批改中往往是老師按照標準答案給學生批改作業。但作業內容創新后是不是意味著作業評價的方式也需要改革呢?老師往往不能理解與自己有著一定年齡差距的小學生心中是如何理解題目內容的,因此改革作業評價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教師改變以往的評價方法,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給出個性化的評價。第二,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評,每個人的意見都不一樣,老師在其中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參考,避免自己的個人觀點太過片面化。
總而言之,小學是一個學生教育的起步,小學老師肩負著澆好祖國花朵的第一瓢水的責任,任重道遠,必須跟緊時代的步伐,時刻不忘提升自我。
參考文獻
[1]李敏.小學語文教學價值取向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2]于雪芹.小學語文教學策略[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