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 要:隨著化學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衣食住行醫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伴隨而來的還有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環境問題日漸凸顯,自然生態系統被無情地破壞等,甚至使人們談化學而色變。因此,用綠色化學服務生活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體現了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必要性,即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課后習題、化學實驗、平時生活以及課外活動等方面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由此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幫助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關鍵詞:綠色化學;環保意識;友好和諧
化學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化學教育是普及化學知識的開始階段,把綠色化學思想融合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覺保護生態環境,成長為建設性創新人才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化學教師肩負的新的責任和挑戰。本文針對在初中如何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營造陽光的化學氛圍提了幾點
建議:
一、關注社會現象,激發學生熱情,引領綠色環保意識
一堂體現三觀的好課,離不開教師精心的備課,要想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化學對生活的引領作用,教師就要時刻關注和搜集國內外社會發展的事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中學時期是人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期,怎么樣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是每一位化學教育者務必要考慮的,例如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解決溫室效應問題?現代社會提倡的低碳生活的根源是什么?再如化石燃料正面臨著日益枯竭的危機,那么如何開發和利用清潔高效的新能源呢?等等。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加深對新能源開發必要性的理解。這樣把最貼近學生生活的現象作為知識生長點,在此基礎上選擇生活實例向學生滲透綠色化學
理念。
二、課堂教學多注重化學正能量的灌輸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化學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然而,僅僅膚淺地就環保談環保,學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實際運用。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書本知識為導向,淺談化學發展的負面影響,多列舉造福于人的經典案例,從而引領學生感受到化學的美好,承認事物兩面性的同時,注重積極意義占據主要方面。樹立起化學的科學發展觀,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來學習、研究、探索、珍愛、利用和革新大自然,從而對綠色化學的認識有一個更加全面、科學的觀念。
三、課后練習題多貼近實際,培養學生實際應用
化學習題教學是課堂反饋的緊要環節之一,是輔助學生掌握和增強所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措施。綠色化學知識在習題中的滲透和應用,不僅能使學生了解綠色化學的最新研究動向,還可以學以致用,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并且化學來源于日常生活,化學知識滲透每個人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讓學生通過調查、分析、討論、交流等實踐活動,加強綠色化學意識,深化綠色化學思想,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當然,教師還可以親自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激發學生學習和科學研究的熱情。在這些綠色化學理論與實踐應用的活動中,學生會更深刻地體驗綠色化學給人們帶來的效益,從而使綠色化學思想得到深化。
四、化學實驗的科學化、綠色化
化學實驗是強化綠色化學思想的主要途徑,因為只有學生自己動手、自己組織、設計實驗,才能體驗到一種精神上的愉悅感和滿足感,才能堅定對知識的感情,延續求知學習的欲望。因此,可以針對綠色化學的“拒害、減量、循環、回收、再生”等特點,探索設計綠色化學實驗,以新方法、新途徑對化學實驗進行改進,使化學實驗過程達到綠色化學的要求,最終體現人類生存環境的和諧發展,也可以發展微型實驗,節約資源、減少污染。
五、引導學生,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周邊人
從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來看,中學階段十分適合開展綠色化學教育教學。因為此時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旺盛階段,有較強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很強的判斷是非的能力。因此,在中學化學課堂上進行綠色化學教育,是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前進的需求。從初中生特點來看,在中學開展綠色化學宣傳也是非常適合的,因為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會用綠色化學的觀點去解釋問題,進一步體會到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并能用這樣的思想去影響周圍的人。
綠色化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化學教育教學的目標,通過化學教學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意識到化學發展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采取各種形式,適時、適度、適量地對“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從而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其積極思考,提高化學成績,并且用實踐去影響周圍的人,消除人們對化學的誤解,正確看待化學的發展以及起到的積極作用,從而讓化學更好地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貢長生,張龍.綠色化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06.
[2]張鑫.綠色化學與中學化學教育[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