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靜
摘 要: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過于注重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考查,課堂評價沿用了傳統的評價方法,評價過于簡單、乏味,缺少師生溝通和交流,忽略了學生求知和探索的學習過程,以及信息倫理道德修養的提升,如何更好地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提高課堂教學的評價藝術,結合我校構建“和樂”教育,打造“和樂”課堂的實際情況談點滴體會。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評價;主體地位;差異性
一、評價語言要生動準確,富有激勵性
信息技術課上經常會講解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論性強的抽象知識,此類知識教師講起來費勁,學生理解起來也困難,此時如果能運用一些幽默風趣、恰當的比喻或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術課經常安排在下午第一節,會有個別學生昏昏欲睡,我沒有敲板擦大聲訓斥,而是說了一句“有些同學已經把自己Delete”,此時學生都笑了起來,笑聲驅散了困意。在講解計算機探秘這課時,我將“計算機”比喻為“大工廠”,“CPU”比喻為“主生產車間”,“硬盤”比喻為“倉庫”,“內存”比喻為“臨時中轉站”,“主板”比喻為“大車間工程圖”,形象生動的比喻幫助學生理解了計算機的內部結構和各部件的主要功能。幽默風趣的語言不僅具有誘人的魔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還會消除教學中師生的疲勞,讓學生在談笑風生中領略知識的真諦。當然,提倡課堂語言應該富有趣味性,不是要教師嘩眾取寵迎合學生,而是要啟迪學生智慧,達到服務教學的目的。
二、評價要注重差異性與及時性
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相差比較懸殊。
在教學過程中,即使教師采用異質分組來教學,也不可能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均衡。因此,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設置不同梯度的任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不同層次的要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從而進行分層評價,關注每一個學生,賞識每一個學生,感受每一顆心靈。
抓住時機進行評價,能夠起到很好的引領、導向和促進作用。如若教師對學生的發言沒有及時評價,學生可能不知對錯,這樣不但沒有發揮評價的診斷功能,學生甚至會視錯為對,更談不上評價的導向作用,一個及時、準確的評價,不僅能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明確指出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閃光點,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更能讓學生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淡化個體評價,強化小組評價
我校積極響應市教育局關于課堂教學改革的號召,確立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鑒于每個小組是一個團隊,強調的是集體行動,我在進行教學評價時非常注重小組評價,淡化個體評價,課堂提問也由“誰愿意來展示一下自己”變成“哪個小組愿意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的意見是什么”“哪個小組還有不同的見解”。每節課我都在黑板右側設計簡單的記分表,結合學生合作學習、講解展示、對抗質疑補充、小組達標情況即時記錄小組得分,并制定了打分標準,采用Excel柱狀圖表的方法將各小組每周各項內容的得分標注出來,建立小組評價積分表,每學期末評選班級“星級小組”,這樣的評價機制為小組合作學習打牢了基石,提升了動力,增強了實效。
四、運用多種評價方式,突出學生評價主體
教師要放棄裁判者的身份來評判學生,絕不能搞“一言堂”,無視學生的自主權利和生命存在,要選擇更加有效的多元評價方式,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注重學生的自主評價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堅持多一把尺子量人,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陽光和雨露。
自主評價是學生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的一個途徑,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認識的能力,并逐步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從中調整自我,超越自我。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既可以培養他們爭辯的勇氣,又能激發他們競爭與合作的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坦誠地對他人作品進行評價,先從別人作品中讓你欣賞的地方說起,諸如此類“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哪些”,“值得我借鑒的是哪些”……讓聽者覺得你的夸獎是真誠的。說完優點后可以很友好地說說不足的地方,最好是針對如何改進作品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想法,諸如此類“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如果……可能會更好”,這樣誠懇的意見更容易讓人接受。以一個諍友的身份對他人的作品進行評價不僅讓被評價人體會到自己作品的閃光點,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同時也鍛煉了評價人的分析、表達能力,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都能得到提高。
有人說:“一個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生活在表揚中,他就學會了感激?!苯處煶錆M魅力的課堂評價,如同一股甘甜的清泉滋潤著學生純潔的心田,能把學生由“山重水復疑無路”引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作為教師要努力創造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精神力量,激發學習的潛能,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取成功的愉悅感,讓燦爛的笑臉、歡聲的笑語、飛揚的個性永駐
課堂。
參考文獻:
[1]徐晶.小議信息技術課程有效評價[J].小學時代(教師版),2009(3).
[2]劉小鋼.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美的教育[J].教師,2013(3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