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柏涵
摘 要:身為校園的管理者,我們的任務就是主抓校園管理的質量。唯有給學生和教師創造一種安全、和諧、優質的校園環境,確保校園運行秩序井井有條,才能使學生和教師最大的價值得以體現。實施有效的校園管理措施,也是對校園管理者管理能力的一種考驗,因此,提高初中校園管理質量意義重大。
關鍵詞:初中校園;管理實踐;管理策略
對于初中校園的管理者來說,確保校園正常有序運行、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優質的校園環境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以下本文將從實踐出發,談一談如何優化管理措施,提高初中校園管理質量,望對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一、深化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引領管理思想導向
從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觀中我們不難看出,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本,而發展被定義為:全體學生的發展,全面和諧的發展,終身持續的發展等,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在施行初中校園管理措施或制度時,我們首先應當確立以人為本的校園管理理念。但是,筆者認為,在初中校園管理實踐中,我們還不能僅限于關注學生,教師也是校園中一種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筆者認為,教師也應當是校園管理中的根本。因此,綜合來看,作為合格的校園管理者,我們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觀念,引領管理思想的導向。要想真正落實以人為本,首先,校園的管理者就應當確保校園的安全性,保護和維護教師和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及時檢查校園各個角落,做到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清理和掃除。其次,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讓初中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以凸顯,如此,引領管理者的思想導向,從而奠定堅實的管理思想基礎。
二、主抓“三風”“兩點”,落實管理措施
“三風”,即指學風、班風和校風。一個好的家庭需要有好家風作為思想指導,一個優秀的民族,需要好國風、國格作為精神指導,因此,作為學生,更需要良好的學習風氣,班級也需要良好的班風,校園需要良好的校風。為了在“三風”上加大管理和投入力度,校園的管理者,可以通過將責任細化的方式實現。比如,為了構建良好的學習風氣,管理者可以先進行會議研討,落實小組分工,如組建由教師構成的習題解答組、閱讀興趣培養組等,讓初中生自由選取學習小組,再定期開展相應的學習比賽或者學習大會等,從而在校園內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趕學習風氣,如此,可以幫助實現良好“三風”的構建,促使我們的中學校園更加和諧、美好。
所謂“兩點”,即初中校園管理中的兩個重點,早讀和衛生,這兩點是管理中的重點,但同樣也是管理中的難點。有研究表明,在人的一天之中,共有四個記憶的黃金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早晨,即清晨的六點至七點,此時人的大腦在睡眠過程中完成了對前一天所輸入信息的編碼工作,也沒有后來信息的干擾,因此,記憶起任何信息速度較快,且印象清晰。因此,在這一階段,我們應當重視學生的晨讀,將其作為管理的重點來抓。但是,部分初中生總是與教師對著干,不是睡覺就是跳墻去網吧玩游戲,浪費這一天之中寶貴的記憶時間。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作為校園的管理者,應當建立健全晨讀監督機制,將管理責任細化,落實到每一位教師身上,教師也應當切實肩負起管理和監督學生的重任,時刻提醒和勉勵學生“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其二,就是衛生。對于校園衛生的監督,管理者可以指派固定的校園衛生監督小組或者監督人,定期對校園衛生責任區進行檢查,發現不合格的地方直接找到相應的班主任,由班主任再進一步落實學生打掃的責任狀況。
三、管理者以身作則,樹立模范效應
要想提高初中校園管理質量,作為校園的管理者,我們還應當積極以身作則,為基礎的教師和學生樹立好模范、示范的效應。以榜樣的力量影響他人。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因此,校園的管理者要想提高校園管理質量,就應當在平時謹言慎行、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唯有自己首先做到了管理要求中的內容,才能有權利要求別人,否則,又如何使其他教師和學生信服?而如果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做到了這一點,那么就會在校園內部形成一種良好的管理環境,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那些不自覺的部分人群,實現校園管理質量的提高。
總之,在初中校園管理實踐中,作為校園的管理者,我們應當切實肩負起整頓校園環境,保證校園秩序有效運行的重任。為此,校園管理者可以積極從以上深化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引領管理思想導向;主抓“兩點”“三風”,落實管理措施;管理者以身作則,樹立模范效應,三個方面入手,在初中校園內,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風氣,進而優化初中校園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羅育明.對農村初中學校管理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9(6).
[2]劉森,趙秉寅.淺談高中學校管理:從學校后勤管理方面進行介紹[J].新課程(中學),2013(6).
[3]李德學.在初中學校管理上如何實現人文管理與制度管理相結合[J].考試與評價,2011(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