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智慧的啟迪,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雙向促進的過程。認識自己、認識學生、不斷強化學習中的積極因素、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是教學的關鍵。發揮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著力解決學生愿不愿意學以及為什么學的問題。科學設計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著力解決學生在什么樣環境下學習的問題。開展合作小組學習,促進共同發展,著力解決學生怎樣學的問題。
關鍵詞:榜樣示范;自主管理;合作小組
教育是智慧的啟迪,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雙向促進的過程。學生的茁壯成長不只依靠教師的辛勤耕耘,更需要學生自覺自主的學習和發展。認識自己、認識學生、不斷強化學習中的積極因素、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是教學的關鍵。現結合個人的教學經驗,就學生自主能力培養提出三點思考。
一、發揮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著力解決學生愿不愿意學以及為什么學的問題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中指出了榜樣替代的強化。一般說來,學習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為就會增強產生同樣行為的傾向。簡言之,就是我們常說的榜樣的帶動力量。才識淵博、富有特點的老師,往往能贏得學生的欽佩和尊重,學生有了興趣,就會主動去理解老師的教學內容,甚至模仿教師的思維方式和動作習慣。
所以,首先,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通過個人影響力和日常教學將自己的觀念傳達給學生,促使學生認可、接受和實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如同學生航線上揚起的風帆,保障了學生的前進方向。其次,教師該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教育教學功底,因為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或苛刻,甚至吹毛求疵,卻不能原諒老師的才疏學淺。最后,教師還應該有良好的個人魅力,自己的言行舉止每天都在學生面前曝光,對學生有著最直接的影響。
二、科學設計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著力解決學生在什么樣環境下學習的問題
1.以班干部為核心,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
班干部選拔和認定是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學生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做好引導和協調工作,盡量給學生更多自主權,充分喚起他們的整體意識和責任感。干部選取方式通常采取自薦、推薦及討論三種方法相結合的形式,并且認真做好班干部崗前培訓,使工作能有條不紊的
進行。
2.共同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實現自我約束
班級凝聚力對營造和諧的集體氛圍作用重大,因此需要制定班規和設定獎項,做到獎懲分明。在班規制定方面,首先應聽取全體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由全班學生集體制定決策預案,接著由班委會討論修改直到正式確定,學生從心理上會愿意接受這樣的班規制度,從而保證學生自我管理能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三、開展合作小組學習,促進共同發展,著力解決學生怎樣學的問題
根據班級人數,通常將學生分為8個小組,6人為一組,學優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各2名。目的是運用小組學習的方法,通過互助學習、相互督促、捆綁考核和多元評價的方式,形成平等、互補、共同發展的學習態勢,逐步實現“頭雁高飛、中雁競飛、尾雁快飛”的良好局面。
1.打破以學習成績為中心的單一評價機制,將組織、運動、品德及實踐納入評價體系,對學生實行全面、綜合和注重過程的立體評價,破除“一俊遮百丑”的慣性思維,克制優生因學習好就易驕傲的不良情緒,發現和發展學困生的特長,在各展所長的基礎上進行平等的交流和學習。
2.打破單個考核的評價機制,對學習小組進行整體評價。教師從中進行針對性引導,對整體提高的小組進行表揚,對兩極分化嚴重的小組提出整改意見。不少小組還自發形成了“一對一”互助制,優生主動為學困生講解學習要點,學困生也主動向優生學習,真正做到培優扶弱、相互督促、共同發展。
3.重點關注問題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和幫助,確保小組學習成效。特別是在小組學習中,如果小組成員被問題學生的消極行為所影響,其結果不堪設想。面對此種情況,首先,建立完善的問題學生個人檔案,如家庭環境、個人性格、交友情況等,全面掌握問題學生的基礎信息,從而分析原因,從各方面尋找突破口。其次,多方發掘問題學生的特長好愛和興奮點,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在班級中的價值,逐步將影響學習的消極行為轉化為促進學習的積極行。最后,堅持正向強化,對問題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肯定,讓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主動融入小組學習中。
總之,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人,只有牢固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合作學習中體會成功的樂趣,讓他們在榜樣借鑒中補足自身的不足,讓他們在自我管理中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他們必能更快更好地向充滿自信、人格獨立、睿智善思的時代新人發展。
參考文獻:
[1]雍貴鵬.淺談班級管理藝術[J].遼寧教育,2010.
[2]錢珍梅.淺談加強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幾點方法[J].新課程(教研),2010.
作者簡介:曾波陶,男,單位: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成都市溫江區和盛中學校,職稱:中學高級教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籍貫:四川溫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思政)。
編輯 趙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