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香春
摘 要:語言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體現在作文語言上。對于高考來說,作文中生動的語言必然能夠使學生獲得高分。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學生語言方面的訓練,讓他們通過豐富的詞匯、巧妙的修辭手法、合理的句式和恰當的引用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使他們的文章變得更加生動。
關鍵詞:高中;作文;語言;生動
語言是我們日常生活交流的主要工具,記錄了人類發展的歷史,講述了我們身邊發生的一個個故事……所以,語言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主要展現在作文語言上。一篇優秀的語文作文除了要有明確的立意和內涵外,還要擁有生動的語言。在高考中我們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分時,作文語言是否通順、是否能夠運用一些修辭手法、是否有表現力都會直接影響最后的得分。所以,讓作文語言生動起來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
目前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作文寫作中經常會出現錯別字、語句不通、用詞不準等現象,單純做到文章通順就很難,更別說要求他們使用生動的作文語言了。很多學生的作文能力總是沒有提高,究其原因還是他們沒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提升作文水平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求學生能夠不斷進行語言練習。本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簡要分析了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讓作文語言變得更加生動。
一、善于使用豐富的詞匯
語句是通過各種不同詞語所組成的,想要文章變得生動就必須先要擁有豐富的詞匯,再融入適合的修飾詞語。所以,教師想要提升學生作文水平,必須要讓他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多積累生動的詞匯和修飾語。筆者在教學中,也會定期讓學生進行一些添加修飾詞的練習。
請同學們根據下文中的內容在空白處填入恰當的修飾詞語,讓文章變得更生動:
鳥兒可以在天空中翱翔,因為它擁有自由;魚兒能在水中暢游,因為它與自由共舞。
這種在空白處填寫修飾詞的方法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語文過程中經常會使用的一種方法,目的是考查學生對修飾詞的掌握程度。很多高中教師忽視了這種教學方式在高中階段的重要意義,可以讓學生通過積極思考了解和掌握更多生動的修飾詞語,達到使寫作變得更加生動的目的。在這道題目的練習過程中,每個學生思考之后得到的答案都有一定差別,有的修飾詞語十分簡單直接: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水中,快樂的暢游……雖然這些修飾詞語從字面上來看都是對的,但是對于高中生來說僅僅只能算是語言通暢,根本無法達到生動的要求。因此,筆者針對這道題目在課堂中與學生展開了討論,讓他們通過對修飾詞語的分析,了解在該語句中使用什么類型的詞匯才能使句子看起來更加生動。通過討論,學生認為相對于藍藍的天空來說,蔚藍的天空可以讓這句話變得更優美,而淡淡的水中與清清的水中相比,更加生動。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掌握了更多的修飾詞語,還能了解它們應該運用到哪些情境中,自然會給今后的寫作過程帶來
好處。
二、巧用各種修辭手法
修辭是寫作中的一種重要手法,是否能在寫作中使用恰當的修辭方法是使作文語言生動的關鍵。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很多種,包括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對偶、反問、設問、借代等等。這些修辭手法在文章的使用中就像人類的化妝一樣,合理使用必然可以使文章看起來十分精妙。
為了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這些修辭手法,筆者在教學中培養了學生摘抄的習慣,讓他們在日常閱讀中將優美的詞句摘抄到自己的本中,然后定期拿到課堂中與同學分享,并交流自己在閱讀這句話時產生的感悟。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在增加他們詞匯量的同時掌握更多的寫作手法,并且能夠認真感受這些優美的詞句。除此之外,我還會要求學生每天都使用一種修辭手法寫一段自己今天學習生活中的所見所想,以提升他們對修辭手法的實際運用能力。
訓練之前,曾經讓學生去嘗試寫一些關于春的句子,大多數學生都只能夠用“萬物復蘇”這樣的詞語進行描述。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我再讓學生使用修辭手法描寫春天時,學生的水平就有了明顯提升:春天是一只快樂的小鳥,讓世界充滿歡笑;春天是一朵鮮艷的花朵,讓世界充滿色彩……通過這些句子我可以明顯感受到,長期堅持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學生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讓他們的文章看起來豐富多彩,自然也就達到了讓文章更加生動的目的。
三、合理使用各種句式
詞語組成語句,而語句則構成文章。不同的描寫內容和不同的描寫目的使用的句式自然也會不同。在高中語文寫作中,常見的句式主要包括:長句、短句、整句和散句。不同的句式擁有不同的特點,長句對于事物的描寫相對豐富,表達的內容比較嚴密、精確,短句則是簡單明了,節奏感強。而整句和散句則是指句子形式的不同,形式整齊或是結構相同的即為整句,而句子結構長短不一的就是散句。相比較來說,整句節奏鮮明,語感較強,而散句則錯落有致,變化性強。只有這些句式之間相互配合,才能構成一篇生動優美的文章。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對學生進行句式方面的練習,時常為學生展示一些句式不同的句子,然后讓他們思考分析后進行仿寫。長期如此,學生自然能做到在文章中熟練使用各種句式。
筆者為了讓學生了解長句和短句之間的區別和各自特點,曾經專門讓學生進行長句變短句的練習,例如:
把下面一句譯文改成三個連貫的短句。要求層次清楚,文意明白,內容不能刪減,原意不能改動:
A市法院去年推翻了那項禁止警局執行市長關于不允許在居民區附近修建任何商業場所的指示的禁令。
通常長句中會使用大量的修飾詞語,并且將句子中的成分并列在一起,進行長句變短句的練習首先要將句子中所包含的成分進行分析然后獨立出來。對于這道題目來說,首先理解該句要表明的含義,然后將并列的成分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通過詳細的分析之后,學生得到了本題答案:(1)市長發布了不允許在居民區附近修建任何商業場所的指示。(2)警局得到了這一條指示的禁令。(3)去年A市法院又推翻了這一條禁令。
四、引用恰當詩詞或格言
在作文的寫作中,恰當引用詩詞或是格言可以對整篇文章起到點睛的作用,讓其看起來更加具有內涵,也會顯得更有說服力,自然也就滿足了使文章生動的目標。筆者在日常教學中都會讓學生不斷積累自己喜歡的詩詞或格言,并讓他們不斷嘗試將其融入寫作過程中。
例如,在之前的一次考試中,有一名同學將李賀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改寫成“月若有情月長吟”作為自己作文的題目,這個題目的構思和表現方式頓時就讓文章看起來十分生動出彩。該篇作文自然也就在那次考試中取得了高分。除了將詩句直接融入文章中,還可以用更加生動的語言將詩句進行轉化,讓文章看起來在具有詩情畫意的同時更具有表現力。格言的運用也是如此,只要是恰當運用,必然會使文章看起來更加生動。
總之,生動的語言可以使文章顯得更加有內涵和美感,對于閱卷老師來說,生動的語言自然也會給文章加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語言方面的訓練,通過豐富的詞匯、巧妙的修辭手法、合理的句式和恰當的引用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讓他們的文章變得更加生動。
參考文獻:
[1]王春菊.整體視界下的部分有序訓練:淺談高中作文教學的次序性[J].新課程學習,2012(11).
[2]孫紹振.論高考語文與作文之道[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3]陳鴛紅.文質兼美,個性飛揚:對高中作文教學的一點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