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芳
摘 要:幼兒園環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生活資源的有效利用對幼兒園環境的創設也有比較重要的價值。但是目前我國有關利用生活資源創設幼兒園環境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少。通過將生活資源中的相關內容與幼兒園環境創設結合起來,堅持以幼兒為本的發展理念,以期創設出富含生活氣息且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幼兒園環境。
關鍵詞:生活資源;幼兒園環境;重要性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生活資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據幼兒園教育的要求和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需要等,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兒生活資源中存在的相關內容,并創設出幼兒與環境積極作用的活動場景,把環境因素轉化為教育因素,促進幼兒身心主動發展的過程。而生活資源,包括自然地理資源、人文歷史資源和社會發展資源等。具體而言,就是指自然景觀、文物古跡、地名沿革、歷史變遷、社會發展、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名人軼事、語言文化等。本文中所指的生活資源就是指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和幼兒生活密切且可以與之直接進行互動的一些物品。
本文通過一定的文獻研究和問卷調查得出,目前我國幼兒園環境在創設過程中已經逐漸認識到生活資源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價值。但是囿于傳統社會觀念和教育觀念的影響,當下我國幼兒園環境在創設過程中并沒有有效利用生活資源中相關因素的教育價值。
二、發掘生活資源的教育價值,創造良好的幼兒園環境
1.生活資源的收集與準備
作為一線的幼兒教師,想要發掘出生活資源再利用的有效價值,創造良好的幼兒園環境,就必須對生活中哪些資源可以再利用有著清醒的認識,同時還要進行初步的準備與收集工作,便于其在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對家長和幼兒進行前期的動員和指導工作。例如,教師可以先收集一些自己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通過對這些物品進行一定的加工,展示在班級的環境布置中,對幼兒和家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的廢棄物是可以經過加工,再次進行利用的,幫助他們樹立環保和回收的意識。
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將家里閑置的、廢棄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整理,帶來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幼兒商討的辦法,對這些收集的閑置、廢棄物品進行初步分類,從小培養幼兒的分類和整理意識。而這些物品也可以根據幼兒的需要,投放到區域活動和環境布置中去。小朋友們之間通過合作或教師、家長的指導,將這些廢棄物變廢為寶,使這些物品重新變得有價值。
2.有效利用生活資源創造班級環境
鑒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情況,教師可以將一些幼兒日常所接觸的生活資源加入幼兒園環境的創設中去,以便幼兒進行觀察和有所發現。教師還可以將教室布置成充滿生活色彩的地方,但是這些物品在擺放和設計上都要有一定的隱形教育性和功能性,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和家長參與到材料的收集和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對自己收集的閑置物品或廢舊材料進行再加工。在再加工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首先對小朋友們的想法進行一定的調查,因為小朋友們提出想法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他們思考的過程。這樣可以進一步鍛煉小朋友們的思考能力。當決定了利用這些物品或者是廢舊材料做什么之后,就可以讓小朋友們進行分組創作了。分組的目的就在于培養小朋友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對小朋友未來的發展是比較有利的。
在制作的過程中,我們還要結合班級特色和主題開展進行材料的選擇,再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進行相應的創作。在本學期的班級特色環境創設中,我們在材料的選擇上,主要以紙盒蓋為主,幼兒通過選擇不同的裝飾材料對紙盒蓋進行一定的裝飾,各色廣告紙、廢舊的報紙、碎布頭、各種種子、食品包裝袋、瓶蓋、紐扣、紙筒等都成了小朋友們裝飾紙盒蓋的好幫手。最后結合添畫和涂色等方法,創設出一件件或平面或立體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掛在教室里、貼在墻面上,還可以放入區域活動的操作區中,讓幼兒感受到自己參與班級環境創設的成就感,一方面會起到鼓勵、表揚幼兒參與班級環境創設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對幼兒收集廢舊材料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幼兒園環境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隱性教育作用,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生活資源又是幼兒經常可以接觸到的。因此,充分挖掘生活資源中的有效利用價值,將其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去,不僅對創造良好的幼兒園環境有意義,而且也會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莊貞銀.淺談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要點[J].幼兒教育,2005(3).
[2]張紅梅.幼兒園日常生活活動教育化初探[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