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比重可以看出,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并發展成為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力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財務管理,但是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其在財務管理方面卻存在著諸多不良的現象。本文擬從財務管理的四個方面討論中小企業在發展中的問題,并分析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關鍵詞:財務管理;中小企業;現狀
一、中小企業概述
在我國對于中小企業的定義在不同的行業是不同的,但是普遍的理解是中小企業就是在資金方面有限,在規模上不夠大,有待于發展的企業。中小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貢獻極大。并且越來越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二、財務管理簡述
作為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指的是在遵守國家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按照一定原則,對企業的一系列財務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企業能夠在良好的軌道運行。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以下內容:資金的籌集、資金的投放、資金的營運、資金的分配。
1.資金的籌集
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就必須進行投資,而要進行投資就必須以籌資作為前提。可以這樣說,資金籌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首要環節。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資金的籌集是從始至終存在的。資金的籌集有多種方式,其中資金的籌集最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通過吸收直接的投資籌集;(2)通過發行股票籌集;(3)利用企業的留存收益籌集;(4)直接向銀行借款籌集;(5)通過利用商業信用籌集;(6)通過發行公司債券籌集;(7)融資租賃;無論采取哪一種資金籌集方式,他都是企業管理和經營活動的起點。
2.資金的投放
資金的投放也就是投資,它同樣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資的成功與否,對企業未來的經營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投資包括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兩方面,在財務管理中所指的投資,通常都是指狹義的投資,也就是長期投資。
3.資金的營運
資金的營運可以解釋為這樣一個過程:首先,就是企業對于人力物力的采購,即購買維持企業生產的各種材料,支付員工工資;其次,在企業生產出產品后,將產品出售,這樣就收回了前期投入的資金;第三,如果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資金的不足,可以采用借款的方式籌集所需要的資金。所有的這些活動都會產生資金的收付。在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引起財務活動就是資金的營運。資金的營運就是是為了保證企業現有資金的能夠支持企業的生產需要。
4.資金的分配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利潤,而這些利潤企業要進行分配。首先,根據法律要求要依法納稅;其次要用利潤來彌補虧損,提取公積金、公益金等;最后還要向投資者分配利潤。這一系列的資金活動就是資金的分配過程。
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中小企業甚多,其發展勢頭強勢,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除少數企業以外,多數中小企業都存在著企業壽命不長的情況,根據美國雜志《財富》的調查,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5年,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就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弊病,而財務管理方面就是企業管理不健全的一個表現。
1.資金籌集不完備
在我國的中小企業中普遍存在著無資金管理計劃,不進行資金需求預測的情況。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企業不根據市場進行相應的計劃,必然會造成生產計劃的不確定性,財務管理人員對于企業何時需要資金、需要多少資金的問題無法做到準確定位。資金無法做到準確定位就無法進行相應的資金籌集,而資金籌集不暢通就會造成企業成本的抬高。主要問題表現在:
(1)資金籌集方式單一
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在不了解資金籌集方式的情況下,在企業出現資金周轉困難時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賒購原材料、銀行貸款這兩個方法。但是這類的方法是有風險的,無論是賒購原材料還是向銀行貸款都只是解決一時之需。如果在企業回收資金時出現不應有的問題,就是造成企業的資金緊張,對于企業的生產周期產生一定的影響,會增加企業的負擔。
(2)缺乏長遠的規劃
在中小企業中普遍存在缺乏對于資金籌集的規劃和預期計劃。在中小企業運行的過程中,企業總是對于資金的確切使用沒有完整和詳細的規劃,在何時使用資金,資金的空缺是多少,都缺乏計劃。總是在需要資金時進行籌集,卻沒有想到在籌集后多久可以補上空缺,而在其沒有補上空缺的情況下,又會再次進行資金籌集,這就造成企業的外債越堆越多,成為企業的負債,最終將企業壓垮。
2.投資的不合理
企業在盈利之后進行投資可以說是企業的一項正常的市場行為,投資決策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有投資必然有風險,一旦投資開始就很難撤資,所以在市場經濟多樣化的今天,盲目的投資必然會給企業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
(1)盲目的投資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還是獲得了一些剩余利潤,在企業獲得利潤之后,一般的情況下,企業的管理者想的都是通過何種方式使獲得得到利潤擴大化,以便自己獲得更高的利益。但是管理者缺乏不同行業之間的知識,盲目的進入一個自己不在行的行業,勢必會帶來一定的風險。而這個風險在中小企業當中是相當嚴重的,投資新行業,就會造成企業的流動資金嚴重不足,難以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
(2)缺乏合理的規劃
進行投資是一件非常嚴謹和小心的事情,眾所周知很多大型的企業就是因為投資不當而背負上嚴重的債務,進而走向衰弱,因為在進行投資前會對投資的風險系統的評估,評估風險的大小和本企業在風險中的可承受程度。但是在中小企業之中,企業的所有者在利益面前很難做到清醒的頭腦,他們的投資大多憑借其主觀擁有的經驗,雖然在多數情況下能夠取得成功,但是卻沒有可行性的評估報告作為投資的參考意見。一方面他們擁有的知識在新的項目面前就是陳舊經驗對新的理念,極有可能面臨失敗。另一方面,企業的財務管理專業人員未能做到對新投資進行全面的分析,沒有幫助投資者做出正確的判斷。
3.資金分配的不足
在企業獲得一定的利潤之后就是資金的分配問題,資金的分配要求的是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對企業的發展有所了解,按照最合理的方式對資金進行配置。
在中小企業中資金分配存在一些矛盾,一些項目需要資金,但資金的供給量不足,而其他項目上卻存在資金閑置,閑置資金形成了資金沉淀,而依然在不斷向銀行進行貸款等等,都呈現出了矛盾。從這一方面的財務管理模式看,已經嚴重影響了資金在經營運行中的使用效率,顯示出公司的資源配置能力低下,財務風險加大,在融資方面和風險控制方面的能力必須提高。
4.資金的運營存在的問題
(1)資金回攏較慢
在市場中,企業資金的回攏速度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相當重要,這正是為什么一些銷售企業,寧愿折扣也要將手頭的貨物賣出。對于企業而言既想要獲得一定經濟利益,加快資金的回攏速度就是最常用的方法。在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賒賬的情況,但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他們不會設立賒賬管理部門,這就造成管理者對于企業的債務情況了解不夠,同樣的債務的追繳也難以及時的進行,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企業的積累債務,給企業帶來不良的影響,甚至會造成企業的破產。
(2)現金的管理不到位
在我國的中小企業當中存在著兩種對于資金的管理不到位的現象,首先就是企業保存了大量的資金,因為企業的管理者認為在企業當中保存的資金越多就越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也有助于企業應對財務風險;其次就是企業沒有保留適當的資金,對于企業而言他們的目的就是盈利,因為將企業中的資金全部拿去做投資,這會給企業帶來斷層的危險。這兩種情況都是企業對于現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以為保留過多資金不利于企業進行適量的投資,而不保留資金全部用于投資對企業而言財務風險巨大,一旦出現問題,將會使企業徹底走向破產。
5.沒有將財務管理放置于戰略地位
我國市場經濟的體制下,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企業的目標就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實現企業的自身價值。而這些目標的實現就必須建立在財務管理的指導之下。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還體現在財務管理的目標和企業的目標具有一致性,財務管理的中心地位在于它的管理目標和企業目標的一致性,都是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在我國的中小企業中,很少有管理者意識到財務管理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價值,都僅僅是簡單的把財務管理當做是為企業管理好現有的資金。這種淺顯的認識普遍存在于中小企業的管理者當中,這就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對企業資金的統籌和使用上沒有基本的概念,他們缺乏對于財務管理的深刻認識,不懂得如何為企業帶來長遠的效益。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沒有財務管理意識就無法確保企業的財務管理的良性運行。
四、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1.內部原因
(1)相關制度執行力度不夠
制度是企業管理者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的,旨在維持本企業的正常運行的一套規定。在中小企業中卻存在著對于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夠的情況,而且對于財務管理制度的實行也是時斷時續,在中小企業當中,甚至有的企業沒有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所謂的財務部門也只是少數幾個會計起到統計資金,發放工資的作用,嚴重忽略了財務管理的作用。有的企業雖然存在著財務管理部門,但是能得到的實權卻是很少,在我國的中小企業之中,掌管財務部門的大都是企業家的親人或者得到企業家相信的人,因此即使有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他們也會隨自己的意愿去執行,不會遵守相應的制度。
(2)員工素質不足
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職工的素質高低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有好的員工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員工素質不高將會拖累企業。在中小企業中,很多員工都是企業管理者的親近之人,這種不職業的情況就會帶來員工素質的偏低。對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
2.外部原因
(1)國家政策保護不力
在現在的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對于中小企業的法律也在不斷完善中,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與大型企業相比較總會存在不利于中小企業的方面,在稅收征收,稅費退免方面,都會增加中小企業的負擔。并且,在中小企業中,只有少數企業聘請了屬于自己的法律顧問,在企業面臨問題時確保有專業的律師代表為之處理。
(2)銀行借貸的困擾
在融資過程中,對于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在銀行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他們或許可以拿到更低的利息,以保證不會給企業帶來負擔。但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這種情況卻是不可能的,他們在向銀行借貸時,不僅借貸的利息高,而且借貸金額也受到影響。
參考文獻:
[1]文逢博,裴更生,高蕾.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4:69-72.
[2]胡玲燕.對浙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研究[J].會計之友,2011,18:44-46.
[3]張營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4,08:184.
[4]炊瓊瓊.河南省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2.
作者簡介:梁珍(1966- ),女,漢族,重慶人,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務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