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祥++肖新亮+姜波
摘 要:奶牛養殖一直是我國畜牧業發展的主要產業,奶牛的類型主要為黑白花,這種奶牛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產奶量頗高,因此其飼養過程是較為容易的。隨著畜牧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奶牛養殖在中間發揮出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奶牛養殖需要有科學的飼養方式和有效的飼養模式,對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也是極其必要的。本文結合我國奶牛飼養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奶牛常見病的種類,并結合多年的疾病治療經驗,總結出有效治療與預防奶牛常見病的對策。
關鍵詞:奶牛;常見病;預防;治療
一、口蹄疫
口蹄疫病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以一種傳染病,這種疾病有著傳播速度快,傳染范圍廣的特點,是奶牛養殖業中一種較為典型的高發疾病。這種傳染病不僅會給奶牛的健康造成傷害,還會對其他類型的動物產生較大的危害。臨床癥狀:體溫會在短時間內升高到40℃-41℃,奶牛的乳房、蹄部、牙齦以及上下唇部位會有水泡出現,水泡的大小不一,某些情況下會連成一片。水泡破裂了之后,會留下爛斑,并且流出白色黏稠狀的水。當奶牛蹄部有較多的水泡時,則會跛行。治療方法:要將病畜隔離開,并且將疫區封鎖起來,高溫無害化處理已經病死的病畜。嚴格禁止從有病的地區或者國家購買飼料以及相關的畜產品。要大力加強牲畜的檢疫工作,對于新引進的種畜,要將其隔離起來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疫點動物要采用高免血清以及本病疫苗進行注射。
二、急性前胃弛緩
急性前胃弛緩是指奶牛的前胃興奮性提高和收縮能力降低的一種常見疾病。奶牛的胃是由網胃、瓣胃、皺胃和瘤胃構成的。其中網胃較小,瘤胃較大,皺胃重要發揮出分泌胃液的作用。奶牛所食的飼料都是在瘤胃中被消化的,因此,瘤胃的作用十分重要。反芻胃的前胃疾病是多發的,這種疾病影響牛的健康。前胃收縮無力是前胃弛緩的重要特征。癥狀:反芻、食欲等降低,出現口臭等特征時,觸碰奶牛左肋,瘤胃壁收縮緊張性下降,瘤胃消化蠕動的力度下降,聲音變小,如果得到及時治療,三四天便可痊愈。治療方法:新斯的明、毛果蕓香堿進行皮下注射。如果是病情危急或者心臟衰弱的奶牛則要改變方式。特殊情況可采取酒精、來蘇兒、稀鹽酸、常水進行灌服治療。預防:在飼料的選擇上要注意不能飼喂變質飼料,不要突然改變飼料,要讓奶牛的生存環境安靜,在聲、光、電燈方面更要絕對控制,減少應激反應,保證牛舍的衛生、保暖和通風,使奶牛的健康水平提升。
三、牛結核病
這類疾病是一種傳播較慢的奶牛傳染病,是由于結核內部桿菌引起的,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它是通過奶牛的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引發的。臨床癥狀: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肺結核。病畜患上該病之后,會慢慢地消瘦,通常情況下,病畜的體溫會升高。在病畜患病的初始階段,會出現干咳,然后再慢慢地轉化為濕性咳嗽,某些情況下還會流出黃色黏膿液。病畜食欲下降,精神萎靡。治療方法:在春季與秋季要采用結核菌素進行檢疫,并且定期進行消毒。如果奶牛的病情較為嚴重,則需要將其撲殺。要經常消毒隔離牛場或病牛舍。可以采用濃度為20%的漂白粉或者濃度為5%的熱堿水進行消毒。如果奶牛的病情較輕,則可以采用3~4g異煙肼分成3~4次加在精料中對奶牛進行喂養。
四、胃腸炎
胃腸炎是由胃腸粘膜組織發生炎癥引起的。這種病癥會使奶牛的腹部劇烈疼痛、反芻、食欲也會下降,體溫升高導致牛奶精神不濟等等。一般情況下可以用硫酸鎂灌服,較為嚴重時可以用磺胺類藥物或其他抗生素。
五、尿素中毒
尿素中毒是由于食用了過量的尿素所引發的一種中毒性疾病,該病會在發生后的20分鐘內使奶牛出現呻吟和肌肉顫動的情況,發病初期奶牛的情緒暴躁不安,發病后期會出現身體痙攣和呼吸困難的情況,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使奶牛快速死亡。可用水和食醋混合后對其灌服,注射葡萄酸鈣液或者靜脈注射硫代硫酸鈉溶液來起到利尿強心的作用。在預防方面,應控制成牛或乳牛的攝入量,在這種情況下一定不能在兩小時之內喂水。
六、瘤胃積食瘤
胃積食,瘤胃中過多的干涸物質,會使瘤胃壁收縮,消化反應秩序打亂。癥狀:在體溫良好時,奶牛的反芻停止,沒有精神、彎腰、腹圍變大,診斷時有堅硬物質在其中,蠕動消化的聲音變小。治療方法:在給有疾病的奶牛喂水的同時可通過按摩的方式幫助瘤胃反芻蠕動。加入硫酸鈉、液體石蠟,再加入水給奶牛灌服。用魚石脂加入酒精進行調試,之后灌服。可以對嚴重的病牛加以強心針或者輸液等方式治療,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采用瘤胃刨切手術,將瘤胃中的堅硬物質取出。
七、奶牛真胃移位
奶牛真胃移位在臨床上奶牛會出現間斷的厭食現象,一些患病較輕的會少量進食,一些患病較重的則會長時間的拒絕進食。這種病出現以后會使奶牛的體重嚴重下降,并且伴隨精神不振、呼吸急促、體溫脈搏不正常、排便量小等現象。病牛會出現漸進性衰竭現象,喜歡臥,不喜歡走動,通常會采用臥地的姿勢。從左側髓關節到肘后連線下方,偶爾能夠聽到皺胃中會發出滴水音或者丁零音。采用聽診與叩診相結合的診斷方法對其進行診斷,發現病牛左側倒數第三以及第二肋間能夠聽到金屬性回響音。治療方法:要確保奶牛每天都有充足的日糧總干物質量,要確保粗飼料的比重在40%以上,并且要能夠確保粗飼料具有良好的粗糙度,不能夠將粗飼料過度粉碎,不能夠使其成為顆粒狀。在奶牛的干奶后期,要對奶牛鈣的進食量進行控制,要將每天的攝入量控制在53g左右。也可以給予奶牛喂養200g陰離子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乳熱癥與低血鈣的發生率降低。從奶牛干奶期到分娩期這段時期內,不能夠過快的變換精料量以及日糧量。在夏天要對奶牛進行有效的防暑降溫,防止熱應激對奶牛產生不良影響。要對奶牛的脈搏、呼吸以及體溫等進行測量,并且對其排尿與糞便進行仔細查看,如果發現傳染性的疾病,就要立即對其進行有效治療。
八、奶牛骨質疏松癥
患有奶牛真胃移位以后會出現眼窩會降、精神不振等現象,奶牛的體重日益消瘦,體溫品偏低,導致產奶量也會有所下降,并且大多數的奶牛都會出現急速呼吸和胃痙攣的病癥。部分病牛會出現異嗜,吃膠皮、塑料制品以及磚頭等,對其鼻骨以及前額部位進行叩診,能夠聽到因為骨質疏松造成的空響聲。其四肢跛行、強拘,某些情況下,奶牛行走時會拖曳后兩肢。治療方法:如果奶牛低磷,則要采用30~60g濃度為20%的磷酸二氫鈉對其進行靜脈注射治療,并且采用5~10ml維生素A與維生素D進行配合性治療。如果病牛屬于低鈣類型,則需要給予其靜脈注射100~300ml葡萄糖酸鈣,并且采用5~10ml維生素A與維生素D進行配合性治療。如果病牛是因為過高鎂元素含量導致腹瀉的出現,則要將礦物質飼料添加劑中鎂的含量適當減少。如果奶牛氯含量不足,這可能是因為喂養過程中的食鹽量不夠造成的,所以就應該適當喂養奶牛優質食鹽。
九、結語
上述病癥是奶牛臨床常見病癥的簡要總結,養殖者還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總結其他疾病對奶牛健康的危害,以便可以針對性的對奶牛具體病癥進行針對性的防治,進而確保奶牛的健康。
參考文獻:
[1]韓振. 奶牛常見12 種疾病的診斷與防治[J].河北畜牧獸醫,2016(9): 40-41.
[2]劉文霞.幾種奶牛常見產科疾病的診斷與防治[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5(4):273-274.
[3]常振興.我國奶牛疾病發生流行特點與防治對策[A].第二屆中國奶業大會論文集.2015(18):1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