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百虎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農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和周圍生態系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要將農村水利工程、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促使農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科學整治村容村貌,建設美麗鄉村。因此,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客觀分析了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系統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生態系統;共同發展;實現;分析
一、工程實例
以陜西西安市東北部的閻良區武屯鎮為例,近年來,全鎮形成了“瓜、菜、果、畜”四大特色支柱產業,農村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但經過調查,已實施的2016年度新增農田水利項目區位于涇惠渠灌區末端,灌溉方式為大水漫灌,用水保證率低。經現場調查統計分析其中36眼加以維修改造具有可利用價值,其余25眼單井出水量10米3/小時左右,幾乎近于報廢狀態,當地群眾對實施田間節水灌溉工程愿望十分迫切。在該項目區大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項目建設是十分必要的。項目在武屯鎮仁官村、老寨村、三合村、宏豐村共計4個行政村建設高標準農田灌溉設施面積1.0636萬畝,其中發展渠道灌溉面積0.2704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0.7932萬畝。宏豐等4個村新襯砌U型砼渠道14.615公里,D40渠道14215.4米、D60渠道400米,新打機井24眼,田間管網輸水工程58.484公里等。同時,在2017年,武屯鎮人民政府申報了生態水系建設項目,為建設生態文明家園,解決武屯鎮南部村莊排水問題,改善蓄水排澇水生態環境。由于農田水利工程、生態系統二者緊密相連,武屯鎮在建設農田水利項目、生態水系建設項目中,要注重二者的共同發展,促進地區農業不斷向前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有效改善他們生活質量的基礎上,科學處理生活生產污水,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構建美麗鄉村。
二、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系統共同發展有效途徑
1.做好建設初期規劃和調研工作
在建設農田水利工程中,施工企業要做好建設初期的“規劃、調研”工作,全方位客觀分析武屯鎮施工環境,做好實地調研工作,準確把握該地區在建設農田水利工程中極易出現的問題,也包括周圍各方面情況,比如,生態環境、水質情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綜合考慮各方面基礎上,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確保其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同時,施工企業要結合對武屯鎮生態環境調查情況,多層次客觀評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對該地區農業生產生活乃至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化影響,從不同角度入手進行合理化考量,比如,選址、布局,確保建設的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此外,施工企業還要根據武屯鎮生態用水具體情況、污染程度等,客觀分析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采取針對性措施,動態控制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的不利因素,確保各施工環節順利展開,最大化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效率,促使其和該地區生態系統共同發展。
2.科學調整農田地區土地
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武屯鎮要綜合分析各方面影響因素,準確把握農田地區存在的問題,科學平整農田地區土地,使其具有鮮明的多樣性特點,促使農田水利工程、生態系統二者共同發展。武屯鎮要多層次彰顯地區地貌、土地的多樣性特征,為提高生態系統的多樣化提供有利的保障,充分發揮生態系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凈化、沉淀、分解”土壤污染物,促使農田種植更加多樣化。在此基礎上,武屯鎮要客觀分析一系列影響因素,比如,經濟發展、環境,優化利用各方面土地,比如,水田、濕地,促使種植品種等多樣化,科學“轉變、改善”對應的生態系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態環境脆弱而敏感,武屯鎮要堅持適度的原則,科學平整農田,改善地區生態系統,不要過度干涉,促使地區經濟、生態環境二者協調發展。
3.優化農田灌溉方式,科學利用水資源
在建設農田水利工程中,武屯鎮要結合地區各方面情況,科學建設高標準農田灌溉設施,優化利用適宜的灌溉方式,比如,滴灌、噴灌,取代傳統灌溉方式,比如,漫灌,優化傳統單一化灌溉方式,最大化降低農田灌溉對周圍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節約地區水資源的同時,最大化提高其利用率,避免污染周圍水源。進而,促使建設的排水灌溉工程可以和該地區生態環境處于統一的網絡體系中,改善地區農田生態環境的同時,能夠加快地區農業發展速度。武屯鎮要優化利用地區已有的水資源,促使農田地下水存儲量合理改變,確保各類農作物健康生長,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同時提高。在此基礎上,武屯鎮要全方位客觀分析地區水資源
具體污染情況,采取適宜的措施進行合理化治理,提高水資源質量,促使已有的水資源有效滲透到土壤中,補充農田所需的水分,加快農作物生長速度,最大化減少地表流失,避免頻繁出現洪澇災害,采用多樣化方式增加土壤含水量,比如,退耕還湖、退耕還林,有效吸收區域中各類污染物,提高該地區“水質、土壤”整體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充分展現其多樣化價值,加快地區農業發展速度的同時,促進地區生態系統處于穩定運行狀態。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下,武屯鎮要全方位客觀認識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系統二者協調發展,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客觀分析地區各方面情況,做好建設初期規劃和調研工作,科學調整農田地區土地,合理利用水資源與農田周邊河湖等。以此,科學建設農田水利工程、水系生態工程等,改善地區農業發展現狀,走上健康穩定發展的道路,科學改善地區生態系統,保護好地區生態環境,促使地區農田水利工程、生態系統二者共同發展,具有較好的經濟與生態效益,為構建新農村提供有利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學仁,馬華明.論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6,06:368.
[2]張愛梅.簡析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系統的關系影響與協調發展[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11:55-56.
[3]劉忠寶.淺談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J].中國農業信息,2016,23:36.
[4]陳慧恒.論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2:227.
[5]魏娜.基于復雜水資源系統的水利工程生態調度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