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婕
摘要:本文通過對S鐵路局土地現狀進行分析,引入單個案例直觀展現土地綜合開發利用過程中的企業化操作,詮釋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的關鍵點,最終提出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的幾點思路和建議,希望借此為鐵路企業的改革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鐵路企業 資本運營 土地 開發利用
鐵路用地綜合開發利用業務,具有規模大、屬性多等特點,本身又有集約化、市場化、產業化等要求。鐵路企業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是鐵路企業實現重要資本要素、優化配置和國有資源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徑之一,是鐵路企業資本運營市場化的重要內容,其效率、效果、效益關系鐵路企業能否實現安全有序可控、管理科學高效、效益增長明顯的經營開發戰略目標,關系著鐵路企業改革、發展和穩定全局。
一、S鐵路局土地現狀與案例
(一)S鐵路局土地現狀
S鐵路局地處的“三省一市”,居民城鎮化與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客貨總量巨大,運輸需求旺盛。截至2016年末,S鐵路局所轄國鐵鐵路用地總面積30000公頃,約占全國鐵路用地總量的5%,S鐵路局管內可開發和利用鐵路用地約1000公頃,其中:生產力布局調整的空置用地400公頃,主要分布在鐵路站區,具有一定的開發和利用價值,適宜商業配套、倉儲和停車場等開發;舊線改造形成的空置用地250公頃,主要分布在管內廢棄線路用地,適宜種植或與地方政府實行土地置換;新線建設剩余用地和代征用地200公頃,主要分布在鐵路沿線,只適合保護性利用;其他空置用地150公頃,分布較為零散,根據地塊情況多用途開發利用,適宜汽車駕校、租賃經營等開發。
(二)重介選煤項目案例
S鐵路局所屬J站主要承接鐵路整車、集裝箱的貨物到達、發送業務,具有辦理鐵路、公路、水陸三項貨物運輸方式的中轉、倉儲、集配物流功能,J市到達發送貨物主要是煤炭、化肥、有色金屬、鋼鐵、各種百貨等,區域內貨運以公路、水運為主,鐵路貨運量較小。為拓寬營銷,走向市場,S鐵路局所屬ZJ多元經營集團公司聯合地方企業WX能源公司,以合作開發方式投資了重介選煤項目,并取得了較好收益。具體情況如下。
ZJ集團公司通過詳細市場調研,在S鐵路局和地方政府共同支持下,獲得重介選煤項目立項與規劃許可、環評驗收等審批手續。重介選煤項目占地總計20000平方米,其中:J站區貨場閑置用地9000平方米,貨場外地方閑置土地11000平方米。ZJ集團公司利用自有資金投資1000萬元,建設相關物流服務設施,包括:港池碼頭1座,10噸吊機2臺,1500噸儲量筒倉2個,煤炭裝車用棧橋1座,場地硬面化。WX能源公司投資3000萬元建設重介選煤廠。
項目于2012年7月建成投產,年選煤能力80萬噸,通過鐵路發送38萬噸左右,增加鐵路運輸收入1900萬元;同時ZJ集團公司每年增加場地出租收入60萬元、選煤綜合作業包干費(棧橋設施使用、煤倉使用、鐵路裝車費、鐵路軌道衡計量、中轉代理服務、場存費用)營業收入650萬元,總計收入710萬元,扣除支付S鐵路局的土地租賃費、J站的作業配合費、本身發生的管理費、人工費、折舊費、稅金等成本計580萬元,凈利潤達130萬元左右。WX能源公司物流成本大比例節約,精煤每發送噸中轉費用18元/噸,比原通過另一碼頭短駁發運中轉費用26元/噸(汽車運費15元/噸+代理費4元/噸+裝鐵路車皮費5.38元/噸+裝卸翻堆費1.62元/噸),節約下降費用近30%,并且保持了精煤品質(如:水分、減少2次污染等),增加了精煤儲存場地和倉容。
綜上,重介選煤項目從立項、可研、實施、運營均達到預期效果,實現鐵路方與地方雙方共贏。
二、案例分析
通過重介選煤項目,鐵路閑置土地得以盤活,資金得到有效配置,效益增量明顯,路、地雙方共贏,可以說該項目很好體現了國發[2013]33號文中“加大力度盤活鐵路用地資源,鼓勵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的政策目標。該項目得到成功實施與運營,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為鐵路企業帶來長期收益,筆者認為與以下幾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1.市場定位準確
ZJ集團公司通過對當地貨運運輸格局的準確把握,研究可以利用的鐵路資源和區域經濟優勢,進行大量的市場調查和細致的資金成本效益分析,反復論證探討,與地方多次對接,經過2年左右最終形成了項目方案。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充分,緊跟市場需求,同時項目又符合國家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相關產業政策,得到地方政府、S鐵路局和地方企業支持,這些都給實施和運營達到預期打下了堅實基礎。
2.符合企業戰略
項目盤活了鐵路貨場閑置用地,通過自有資金和地方企業融資方式,取得長期穩定凈收益,鐵路資產得到優化和配置,資本運營高效穩定,投資、籌資、收益分配達到經濟性、效率性,財務戰略有效可控,鐵路企業實現穩定與發展的戰略目標。
3.有效運作機制
在市場化機制、內部控制機制等方面,該項目均得到有效運作和保障。場地租用、搬遷還建等方面得到S鐵路局、地方政府的支持,通過簽訂租賃協議市場化規范運作,項目立項、投資建設、合同簽訂、多元化一體經營等內部眾多操作流程均按相關程序進行審批控制。
三、思路建議
鐵路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涉及國有資源的統一規劃配置,鐵路資金的財務策略執行,成功與否要綜合考慮市場化、企業化、集約化、效益化、產業化等各項戰略目標。通過上述成功單個案例的詮釋分析,在鐵路企業資本運營與財務戰略實施過程中,針對鐵路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業務,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原則和思路,才能真正做到盤活有限資源,推進改革穩步前行,使鐵路企業有序、平穩地科學發展。
(一)土地開發利用原則
(1)堅持合法依規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及部委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遵守行業管理制度,在此前提下,統籌考慮鐵路與地方的發展規劃,規范開發程序、責權界定、實施利用等各環節。
(2)堅持集約用地原則。土地是稀缺資源,各種開發利用要始終秉承節約高效宗旨,融合周邊發展規劃的同時,在整體設計、空間利用、價值發揮等方面進行思考,避免資源浪費。
(3)堅持因地制宜原則。結合現有生產力布局與周邊市場配套情況,根據地塊的不同屬性進行開發利用,摒棄“一刀切”的開發模式,堅持“一盤棋”的全局思路,合理準確定位開發項目。
(4)堅持市場導向原則。在既有產業政策框架內,研究項目的市場可持續發展性,加強市場調研、可行性研究及過程監管,注重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分析,打造產業、規模及品牌建設,提升整體開發能力。
(二)土地開發利用思路
要將鐵路土地的不同屬性與企業資本運營、財務戰略相結合,分類重點實施開發項目,達到鐵路企業效益可增、風險可控、發展可期。
(1)物流基地開發項目。在鐵路貨運設施布局和物流集散情況研究分析基礎上,將存量鐵路用地進行綜合性物流開發改造,將物流關鍵節點用地建設為物流基地、戰略裝車點、交易市場等,將非節點用地開發為材料加工基地、廠礦專用線、倉儲廠房等配套項目,綜合實施物流開發。
(2)綜合體建設開發項目。將地方城市規劃與鐵路站區規劃相結合,站區商業開發融入地方綜合體建設中,達到路地雙方協同發展,經濟與社會效益共贏。
(3)房產、商業配套以及產業鏈開發項目。通過收購、置換等方式集中土地資源,科學統籌,進行商品房及商業配套設施開發。在既有車站改造及新站建設中,充分利用鐵路站線上部及下部空間,探索實施上蓋和地下空間商業與住宅開發,提高綜合利用效率,并拉動產業鏈。
(4)高鐵沿線土地保護性盤活項目。在保證鐵路運輸安全的前提下,對高鐵沿線土地進行保護性開發,比如建設停車場、零星倉庫、新農經濟等項目,盤活相關用地,提升經營收益。
(三)土地開發利用建議
(1)更新觀念。鐵路企業要擺脫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束縛,要拋棄資本運營排斥商品生產經營思想,生產經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資本運營僅是手段與保障,而非目標與基礎。要拋棄資本運營就是單純的資本擴張思想,資本運營要同時加強企業自身管理,以企業整體效益和發展為重,不能為資本運營而運營。
(2)把握市場。市場是動態、變化的,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要充分進行市場調研,根據鐵路企業自身區域特點和土地資源屬性,甄選項目、運作實施,將鐵路市場營銷工作落到實處,項目投資效益分析有效細化,生產經營機動可調。
(3)關注風險。要關注資本運營的成本效益性,比較取得的預期經濟效益是否大于發生的內部運營成本、籌融資費用等成本費用。同時,要研究資本運營的風險程度,分析企業防范和化解相關經營生產、財務管理、信息體制等風險的能力,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4)完善機制。在鐵路土地綜合開發利用過程中,要完善相關領導組織機制、產權明晰機制、內控管理機制、市場運作機制、風險評估機制、激勵考核機制等,為項目的前期立項、過程實施、后期運營打下堅實基礎,進行全過程管理和控制。
參考文獻:
[1]劉彪.企業資本運營[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龐亞輝.企業資本運營探討[J].當代經濟管理,2010,(5):84-88.
[3]田雄.我國鐵路企業資本運營與公司治理[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4,(6):25-26.
[4]程云舞.對鐵路運輸企業資本運營問題的探討[C].新世紀中國交通運輸業財務與會計學術研討會,2011.
[5]劉艷平.淺析鐵路非運輸企業的資本運營[J].中國經貿,2016,(16):15-16.
(作者單位:上海鐵路局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