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梅
【摘要】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和時代不斷的進步,信息技術的不斷地完善致使微時代隨之到來。高校的大學生基本成長在這個微時代的環境下,高校的大學生們所受到的思想沖擊逐漸的增多,這對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微時代的大環境下各種新興的多媒體設備也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革新的方式。就此本文結合實際,分析微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革新。
【關鍵詞】微時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革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065-02
一、引言
現今的高校大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充斥著微時代環境下的各種新興的傳播 媒介例如微信、微博、微電影等等。這些微時代背景下的新媒體使高校大學生們的眼界得到了開闊,也使高校大學生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發生著轉變。微時代背景下的傳播媒介有著快速、簡介、交互性強的特點。這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來說是大有裨益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應當順應時代,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革新。
二、微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分析
1.高校大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轉變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立足于課堂,學生們了解思想政治課程的知識往往只在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之內,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高校大學生們對于知識充分的吸收。現今在微時代背景下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充斥微信、微博、微電影等新的傳播媒介[1]。教師們完全可以將它們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的聯系,轉變成為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接受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識的熏陶。
2.微時代背景下教師與學生們交互性增強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課堂教學作為施教的主體,這不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微時代的背景下,教師和學生們完全可以使用新興的傳播媒介跨域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實現即時交互性[2]。高校的大學生們在課堂之外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發現疑問的時候可以得到即時的解決,學生可以達到快速的成長。
3. 信息的發布方式多種多樣
微時代的到來讓教師和學生之間額距離逐漸的拉近,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傳遞教學的信息。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教學信息的傳遞僅僅只是在課堂上完成,學生們對于信息的了解難以的保存。在現今微時代的背景下,新的傳播媒介帶來了新的發布方式例如教師和學生建立的微信群,教師們可以將信息發布到微信群之中,學生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思想政治教學信息。
三、微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革新分析
1.高校打造微平臺促進思想政治教育
在現今微時代的大環境下微博、微信、QQ等平臺都可以搭建成為高校思想教育的陣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教師們完全可以將微博上的熱門話題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時俱進,使高校的大學生們充滿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即時的發布思想正常課程的教學內容,讓高校的大學生們即時的了解到教學內容的進展。
2.轉變高校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理念
現今許多的高校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安排上存在著輕視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利于高校大學生們的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高校的領導部門應當重視對于高校大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積極的利用微時代背景下的傳播媒介。現今的高校大學生們對于微時代背景下的傳播媒介是相當的喜愛的[3]。微時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將教育的方式和新興的傳播媒介相互的結合,使高校的大學生喜愛上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從而促進他們綜合素質全面的發展。
3.微時代下的高校教師們提高自身新興傳播媒介的操作能力
在現今微時代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們應當認識到自身所承擔的責任。教師們應當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順應高校學生們的思維方式,積極主動的提高自身新興傳播媒介的使用能力。高校的管理部門也應當認識到這一點,積極的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們的培訓工作。除了要讓他們掌握微時代環境下新興媒體的操作能力之外,還要讓他們了解微時代環境下高校大學生們的思維方式[4]。只有這樣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們的的教學才能契合高校大學生們的心理,才能使自身的教學方式激發起高校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微時代的到來是科技進步和時代發展的必然,現今的高校大學生們使用微信、微博的比例逐漸的增多。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就應當順應時代積極主動的革新思想政治教學的教學模式,讓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現今高校大學生們的心理。讓成長在微時代環境下的高校大學生們更好的吸收思想政治課程所傳遞的信息。
參考文獻:
[1] 李耀鋒. 道德進步:是幻想還是現實——對當下社會道德現狀評價的反思[J].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1).
[2] 丁麗瓊. 新媒體環境下公安現役院校學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透析[J]. 公安海警學院學報. 2016(04).
[3] 嵇新浩. 網絡游戲背景下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游戲開發與研究[J].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16(12).
[4] 朱紫瑞,卜曉軍,劉飛,李成. 互聯網對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影響的調查[J]. 亞太教育. 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