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珍
【摘要】班級文化的建設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習性,創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爭取創造出理想成果。本文將結合本人在班級管理中的工作體會,進一步探究分析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班級文化 班級管理 合二為一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87-02
前言
創建優秀班級文化,建設出良好的班級文化有助于為學生營造出有益于學習的氛圍。有利于糾正學生常犯的錯誤現象,有助于班級的教學效果。
一、什么是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是具有促進意義的一種隱形的財富,可以通過班級的學習風氣、奮斗目標和班級板報中觀察出來。班級文化還包含了精神層次建設和班級制度的實行。是凝聚師生的力量,增加集體意識,向著共同發展目標努力的一種高尚文化。
二、班級文化的作用和意義
我認為班級文化有如下5個方面的有作用和意義:
1.好的班級文化可以引導、調動學生的興趣,能指明正確的學習方向。
2.好的班級文化有較強的凝聚功能,能引領學生向學習目標而奮斗努力,使學生們在同一個環境下生活會更加團結。
3.有激勵和教育功能,因為好的班級文化可以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增長見識。
4.好的班級文化有制約和規范功能,因為有好的班級文化可以創造出好學習制度來約束學生的各種行為。
5.好的班級文化有輻射功能,因為好的班級文化一旦被學生所認可,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把他的精神散發出去。
三、如何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一)建立班級管理機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雖然班級不能像國家一樣嚴格遵守社會制度,但一個班級,無論大小都要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一個優秀的班級制度可以使班里的壞孩子變好,不好的班級制度管理出來的學生不過是一盤散沙,造成班級的混亂。我做班主任每接手一個,首先是建立一個完全可以讓學生自主的班級管理機制,它包括七個方面:全員參與機制、競爭機制、獎勵機制、班干部機制、協調機制、自糾機制和監管機制。
(二)培養好班干部
優秀的班集體離不開得力的班干部。我們學校學生來自附近的7個自然村,面對剛上七年級的新生,要選好班長不是容易的事。我把檔案研究一遍,把心目中的人選一一列出來,給他們班長試用期,讓他們輪流值日,在落實具體工作中,發現誰最熱情主動、誰最能服眾,就選他當班長,當然,也會用毛遂自薦方式來選。班長選好后,由他組閣,再提出其他班干部的人選。我給他們定的基本標準是:
一是要組織能力強,看他周圍是否總是有一班正能量的人。
二是膽大、心細、開朗、樂于助人,能憑良心做事、能容忍人。
三是要頭腦好用、靈活、做事效率高。
在2012年9月開學,我接手的班七(8)班學生48人,男生28人,女生20人,為了搞好班級文化,我就在班里建立了“一班兩制”一套常規班干部一套輪流班委,進行輪流值周制,這樣既拓展學生參與管理的范圍,也不會導致班里因為經常輪換班干部而造成班級工作的罷工;又實現了每個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班級。由于班主任我經常與班級同學一起討論班級管理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感受到在集體中的存在感,這樣促進了班級管理的人性化,也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感,有利于建設一個學風優良的班級。由于這一班級文化被學生所認可,產生了巨大的力量,這個班級多次被評為先進班集體和文明班;班長招宛楊同學被增城新塘鎮評為十佳優秀班干部。
(三)重視做好教室的布置
教室的布置是體現著整個集體的風氣。所以大家集思廣益將班級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共同奮斗的目標反映出來。為了搞好班級文化建設,無論半路接手新班還是我自己帶的班,我就會在班級墻壁上掛一些的名言警句、名人畫像,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規則、書畫作品展示長廊、科普知識的宣傳欄等等并且教室后邊的板報要定期更新,內容需要具有實時性,突出主題,有層次并帶有激勵性。我任低年級時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我會選擇像“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入班即靜,入座即學”這類的標語,而九年級我班選“楊帆起航,追求超越;努力一步,成功在即;要給成功找方法,不給失敗找理由”“擼起袖子加油干”等做標語,面臨中考了,我叫學生用彩紙在教室門上設計出“苦戰百日,笑傲六月,決戰中考,跟世界賭一個未來”有感召力標語,把學生要達到的成績目標和想讀的理想學校在醒目的畫紙粘貼出來,使整個課室充滿濃郁的學習氛圍。
同樣,編排座位也是一項而要重視的工作。在接手新班級時,我就對學生進行調查時,充分考慮性格和學科等一些因素對孩子學習可能產生的影響,綜合考慮后再進行編排。讓同學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在一片融洽的氣氛中高效學習。如我班學生洋洋由于個子高但是眼睛不太好,我一直無法按照現有座位擺放方式合理安排他的位置,在與他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一定的自卑心理,為此我在綜合分析班級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對班級座位擺放進行了適當的調整,他那小組以圓桌型座位為主,個子對學生的影響降低,并且教師可以根據洋洋的眼睛情況對其座位進行適當的調整。這樣不僅洋洋得到了照顧,逐漸融入到班級中,班級核心文化氛圍得以營造,并且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日漸增多,對班級文化建設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衛生的重要性,干凈的教室不是學生不斷打掃出來的,而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保持所形成的,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只有通過合理的教育和指導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比如:班上的窗簾布要掛得干凈整齊,垃圾桶每天要清洗保持干凈,無衛生死角,工具按指定位置擺放好。講臺上不能隨意凌亂、有粉塵,粉筆頭隨時清理,擦黑板的抹布要干凈擺放在講臺左上角。自覺整齊擺放桌椅等物品,加強對個人衛生的重視,教室環境才能夠得到進一步改善,學生的衛生意識和習慣也能夠逐步形成,能夠對班級文化環境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開展班級學習評比活動
班級文化是建立在精神文化的基礎上,而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要想成為一個優秀先進的班級,就先要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人際關系和價值取向。在2016年下半年,我接手的初三(9)班后,高度重視抓好精神文化的培養,注重主題班會、道德講堂等集體活動,開展學習上的比、學、趕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集體意識,使學生在學習上爭先恐后,并向自己的學習目標而奮斗努力,形成了優良的學習風氣,學習成績一路提升位于學校的前列。
(五)開展班級“互幫互愛”活動
班級是一個集體,增強班級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班級管理。2016年下半年開學以來,我著重開展班級組織“互幫互愛”活動,鼓勵一些平時性格內向,少言寡語的同學積極參加。與同學共同討論,根據學生集體的意向開展并精心編排活動,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其中。對于班級里家境困難的同學,組織其他同學對這位困難同學進行捐助來幫助同學解決難題,這樣可以加強同學之間互幫互助,有利于促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另外,利用一些節假日、宣傳日、紀念日為契機,組織學生們積極參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等,培養學生服務人民的意識,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通過提高學生與人溝通和協作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四、結束語
班級文化建設是搞好基礎教育的靈魂,班級文化的目標是為培養出高素質、高教養的公民提供基石作用。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可改善班級散亂現象,可使每個同學都會朝著積極健全的方向發展。搞好班級文化的建設,能創造一個優秀的教學平臺,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使整個班集體向著共同的優秀學習奮斗目標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冉茂才,王靜.建設班級文化,增效班級管理[J].文教資料,2016(20):134-135.
[2]嚴海軍.談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育人作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1):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