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鐵+冷霜+湯爽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寧 阜新 123000)
摘 要: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為例,在全面闡述高校學業困難學生概念及界定標準的基礎上,論述了高校開展學業困難學生幫輔的必要性,并結合學院實際,從學業困難學生精準界定、規范建檔、隊伍構建、學風預警、個性幫輔、朋輩幫輔等方面,提出學業困難學生的幫輔措施,從而有效幫助學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關鍵詞:學業困難;幫輔;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7-0193-02
研究和實踐高校學業困難學生幫輔機制,幫助學業困難學生解決學業困難問題,使其順利完成大學學業,是擺在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部門面前一個亟須解決的重點和難點課題。學業困難學生的幫輔工作不僅關系到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每個家庭的幸福,同時也關系到一所高校的辦學水平及人才培養質量,更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穩定。
一、高校學業困難學生界定
目前,通過查閱各類文獻及發表的文章,關于高校學業困難學生的提法不多,而且由于不同學者研究學業困難學生的切入點有所不同,導致高校學業困難學生一直沒有一個公認一致的界定。本文中所要研究的高校學業困難學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多種主觀、客觀原因的影響,出現學習困難,最終導致在大學期間學習成績較差,在一學期期末考核中出現兩門(含兩門)或所有學期補考后累計出現三門(含三門)以上不及格科目的學生,特別是受到學校學業警示勸導及滿足留級條件的學生[1]。
二、高校學業困難學生幫輔的必要性
1.落實以學生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
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在五項重要使命中人才培養處于中心地位。高校要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2]。然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隨著高校擴招和高考錄取率的不斷上升,各高校的學生數量大幅上升,這就導致大部分高校教育資源出現相對短缺,同時由于一些高校重視教師科研輕視教學等原因,導致部分教師在了解和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方面投入精力不夠,極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3]。另外,目前絕大部分高校實行了不同程度的學分制,學分制的實施給學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要求較高,然而,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從中學應試階段過渡到大學,在很長一段時間還未能適應大學這種學習和生活方式,同時受學校、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學生學習目標缺失,學習動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等現象,從而導致高校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質量偏低,更有一些學生學業出現不同程度問題。這就要求高校要大力開展學業困難學生幫輔工作,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增強誠信意識,養成良好學風。
2.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
學生的成長成才是每一所大學的使命,學生成長成才的前提是能夠按照學校的要求順利完成大學的學業。學業是學生的立身之本,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而學業輔導對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成長成才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學生數量急劇增加,而由于學生學習興趣和理想的差異,導致學生在學業方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各不相同。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提出要注重因材施教[4]。應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等。在高校中學業困難學生產生的原因眾多,不同個體具有不同的特點,這就要求各高校要根據學業困難學生群體不同的特點和個性差異,為他們量身定制不同的幫輔措施及幫輔辦法,進而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動力、優化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改善學習現狀,提高學習效果,進一步促使其成長成才。
3.維護社會穩定,打造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復雜的社會組織和重要的社會單元,是高層次知識分子大量聚集并且學習和生活的社區。我國2015年2 852所高校在校生規模已經達到了3 7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高校也由于人員多且密集等原因在安全穩定方面備受社會的關注。然而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社會高速發展等原因,目前高校學生普遍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在眾多導致學生心理壓力的因素中,學業壓力是大學生活中的重要應激源,是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根源。然而有研究表明,在高校中約有40%的大學生因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種種原因存在程度不同、類型各異的學業壓力問題,過高的學業壓力不能及時有效地加以解決會引發學生產生焦慮、自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從而導致了學生自殺等校園悲劇事件。這嚴重影響了高校的穩定與和諧校園的構建, 甚至影響到社會的穩定。
三、高校學業困難學生幫輔措施
1.科學、全面、準確分析學生成績,精準篩選學業困難學生
學業困難學生界定主要參考的顯性指標為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高校在校學生人數眾多,想在最短的時間科學、全面、準確分析每位學生的成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為解決此問題,學院在學校教務在線的基礎上,研發了學生成績統計分析軟件,此軟件能夠在幾分鐘內對學院1 652名學生的加權平均分、專業排名、平均學分績、優良率及掛科等情況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并形成直觀的圖表及分析報表。這一軟件為學院開展學業困難學生精準篩選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和依據。
2.規范建檔,全面記錄學業困難學生幫輔過程
為了解每位學業困難學生基本信息,詳細記錄學業困難學生幫輔情況,學院設計了科學的學業困難學生幫輔檔案,在幫輔檔案中具體包括了學業困難學生基本情況、幫輔方案及幫輔記錄和幫輔成果等,并將學業困難學生幫輔檔案與學院建立的學生過程管理檔案進行有效的結合,將學生的基本信息、學期鑒定、談話記錄等材料均裝入本人過程檔案。同時為了使幫輔檔案建立更規范、記錄得更及時準確,學院還制定了建檔流程及具體要求,并指定了年級輔導員、班導師和各班級學習委員作為幫輔檔案建立和記錄的主體責任人。
3.構建五支幫輔導師隊伍,為學業困難學生幫輔提供人員保障
學院構建了由學院的教授、學科帶頭人及國家學習能力指導師、心理咨詢師等人員組成的專家導師隊伍;由任課教師、班導師、退休老教師組成的學習導師隊伍;由學院副書記及學院專兼職輔導員組成的成長導師隊伍;由杰出校友、社會賢達組成的發展導師隊伍和由學院研究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甲老師”等組成的朋輩導師隊伍共五支學業困難學生幫輔隊伍。制定了每支隊伍的具體工作職責,并根據職責在每個學期初都進行精心選聘。在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學院選聘了16名專家導師、59名學習導師、8名成長導師、34名發展導師和76名朋輩導師,并指導這些導師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多等形式累計開展學業困難學生幫輔731次。
4.扎實開展學風預警,做到學業困難學生早預防
學院建立班級學風信息同步反饋機制,進一步規范了學生課堂考勤制度,建立由班級班長、學習委員—班導師—年級輔導員組成的學生上課出勤考察組,每節課都對學生上課出勤情況進行檢查,并由任課教師簽字,每周五下班前上報院學生工作部。院學生工作部對各年級曠課學生名單進行整理,對無故缺課的學生由班導師及年級輔導員進行談話教育。學院按照學校要求扎實開展輔導員、班導師深入課堂聽課制度,同時學院印制了“班導師、學生工作人員聯系卡”,開學第一周便將此卡片交給所有任課教師,以便全面了解學生上課出勤及聽課情況,針對存在曠課現象的學生第一時間找學生進行談話教育。另外,每次考試前,進行考試政策解讀教育,并在考試當天由班導師、輔導員到場監察,預防學生考試作弊現象發生[5]。
5.科學分類,針對不同類型學業困難學生采取個性化幫輔措施
為使學業困難學生的幫輔更有針對性、效果更佳,學院將學業困難學生進行了科學的分類,共分為暫時性、能力型、動力型和整體型四種類型,并根據不同類型學業困難學生的特點及形成原因采取個性化的幫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針對能力型學業困難學生,積極發揮學習導師隊伍和朋輩導師隊伍的作用,扎實開展“傳授經驗,催生夢想,構筑未來”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從學習方法的優化、學習目標的設定、記憶技巧的訓練等開展講座,以提升學業困難學生的學習能力。針對動力型學業困難學生,采取樹榜樣、立典型,發揮榜樣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強對學業困難學生的教育和激勵,以班級為單位深入開展“榜樣就在我身邊”活動,以學院為單位積極開展“我與優秀面對面”等活動,同時學院還依托學生工作信息網、學院公眾微信平臺等載體進行宣傳,使學生能夠受到感召和激勵等。
6.以“甲老師”講堂活動為依托,面向學業困難學生開展特色的朋輩輔導
學院從2009年開始創辦“甲老師”講堂,它是學生拓展知識層面,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實現全面發展的有效載體,是教師課堂有益的延伸與疊加,是學生展示自我的良好舞臺,是實現學生自我教育的創新平臺。幾年來學院以“甲老師”為依托,充分發揮其在學業困難學生幫輔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學院首先利用成績統計分析軟件對學業困難學生掛科的科目進行詳細統計,按“基礎課” “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進行細致分類,根據掛科的人數挑選出學業困難學生的“殺手課程”。之后針對“殺手課程”精心挑選出該門課程的學優生,組建成“甲老師”講師團,并以“甲老師”講堂活動為載體,面向學業困難學生進行朋輩輔導。每名“甲老師”都按照自己負責的章節進行備課,撰寫教案,學院統一安排具體輔導時間。
四、學業困難學生幫輔成效
通過采取一系列幫輔措施,學院學業困難學生幫輔工作成效顯著:學業困難學生數量大幅減少,2016-2017學年第二學期較第一學期學業困難學生減少37人,減幅比例為23%;輔導員的學業輔導技能、輔導方法及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學院學業輔導工作體制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大大促進了學院學風、教風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康樂,孫巍.高校學業困難學生群體的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J].高教學刊,2015(7):99-100.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EB/OL].[2016-12-04].http://news.xinhuanet.
com /2015-01 /19/ c_ 1114051345.htm.
[3]李喜林,季貴斌,劉金鐵.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和科研沖突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7):24-25.
[4]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6-07-21].http://www.gov.cn/jrzg/2010- 06/
06/con-tent_ 1621777.html.
[5]劉金鐵,李喜林,劉軍朋.高校學生考試作弊行為調查及控制策略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1):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