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國
摘要:目的 探討電視胸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胸手術在縱膈腫瘤治療中的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8例縱膈腫瘤患者,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的34例患者歸入對照組,接受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的34例患者歸入觀察組。觀察手術過程中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比較兩組術后引流時間和住院時間,分析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束后,統計出觀察組患者總計發生2例并發癥,對照組患者總計發生5例并發癥,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較于傳統的開胸手術方式,借助電視胸腔鏡治療縱隔腫瘤的效果較好,創傷小、對患者的影響小,并發癥少,值得推廣。
關鍵詞:電視胸腔鏡;開胸手術;縱隔腫瘤;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73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4-0086-02
縱隔腫瘤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可分為原發性的和轉移性的。患者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隨著體積的增大,腫瘤開始壓迫或侵犯縱隔內的重要臟器,致使患者出現氣促、干咳、吞咽困難或者上胸部水腫等情況。手術治療是目前臨床上針對該病的主要治療手段,傳統的開胸手術創傷較大,隨著腔鏡技術的發展,借助電視胸腔鏡切除腫瘤逐漸受到關注[1]。本次研究以筆者參與治療的68例患者為例,探討電視胸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胸手術在縱膈腫瘤治療中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的68例縱膈腫瘤患者均為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所有患者在行手術治療前均接受影像學檢查確診。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34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56~75歲,平均年齡(65.5±6.5)歲。觀察組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55~74歲,平均(64.7±6.3)歲。排除意識障礙、手術禁忌者,研究由患者及其家屬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患者僅接受傳統開胸手術治療,麻醉后取患者健側臥位。根據術前行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腫瘤的位置、病變大小,于患者前外側、后外側及胸骨正中做切口,行常規開胸切除腫瘤操作,清楚縱膈脂肪組織,術后給予放療或化療,保證手術效果,減少腫瘤殘留或轉移[2]。
1.2.2觀察組 患者行電視胸腔鏡治療,同樣取患者健側臥位,將雙腔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健側單肺通氣。首先,置入3個Torcar于患者腋下中線第6~8跟肋骨間置入第一個Torcar,后將30° 10 mm的硬質胸腔鏡置入進行胸腔探查,明確腫瘤的大小、位置及腫瘤與周圍組織的灌洗。以倒三角中選定2個Torcar,根據手術情況沿著Torcar切口延伸5~8 cm,并在直視下操作。其次,用電鉤將腫瘤表面的總隔胸膜和腫瘤包膜打開,暴露腫瘤后以鈍性分離直至全部剝除[3]。如果血管較大,可選擇鈦夾剪斷,最大程度的保留腫瘤表面的神經和血管。將切下的腫瘤放入標本袋中,經前側自主操作口取出,如果患者存在出血或巨大腫瘤的情況,應立即轉為開胸治療。同樣,縫合傷口后于術后給予常規抗生素治療[4]。
1.3觀察指標
觀察手術過程中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并就術后引流時間、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同時,就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展開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χ2驗證,以(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當出現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比較情況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發生2例并發癥,其中1例繼發性出血、1例出現血氣胸;對照組發生5例并發癥,其中2例胸腔感染、1例血氣胸、2例出現繼發性感染。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213,P<0.05)。
3討論
導致縱隔腫瘤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縱膈內各組織結構發生腫瘤或囊腫,或患者身體其他部位發生腫瘤累及縱膈組織導致的轉移性腫瘤。縱膈是指位于左右縱膈胸膜之間的器官、結構和結締組織,當出現縱隔腫瘤時,可能引起患者循環、呼吸、消化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一般來說,臨床上針對縱隔腫瘤的治療主要還是手術治療,惡性腫瘤術后還需要進行放療和化療,因此治療起來比較復雜[5]。
傳統的開胸手術方法通過打開大切口暴露腫瘤進行切除,這種方式可針對腫瘤較大、操作復雜的腫瘤患者有較好的效果。但因為創傷較大,手術時間長,促使手術過程中胸腔氣內器官與外界接觸時間過長,引起術后感染、血氣胸等并發癥。隨著電視胸腔鏡的發展,借助電視透視,手術創傷較小,通過細長的腔鏡就可以清楚的觀察到患者胸腔內的情況,并借助透視機更好的切除腫瘤。事實上,胸腔鏡手術屬于微創手術,相較于傳統的開胸手術方式,其所用的手術時間較少、術中患者出血量較少,因此恢復較快,大大縮短了患者術后的住院時間。同時,電視胸腔鏡能夠清晰顯示腫瘤的大小、位置,更能看出細小或嵌頓在其他組織結構里的細小囊腫,在行手術切除縱膈囊腫時可一并切除。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結束后,統計出觀察組患者總計發生2例并發癥,對照組患者總計發生5例并發癥,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與張寧[6]等人針對收治的85例患者分別行電視胸腔鏡治療和傳統開胸手術治療的結果類似。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術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時間、術后住院天數、術后輔助應用鎮痛藥物的數量、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再次證明,胸腔鏡手術治療縱隔腫瘤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在縱隔腫瘤患者的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的開胸手術方式,借助電視胸腔鏡治療縱隔腫瘤的效果較好,創傷小、對患者的影響小,并發癥少,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羅偉彬.電視胸腔鏡手術在縱膈腫瘤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3,38(2):178-179.
[2]柳常青,徐美清,郭明發,等.電視胸腔鏡下縱隔腫瘤手術54例報告[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3(8):683-684.
[3]陳楠,張瑩,郭剛,等.微創胸腔鏡下縱膈切除術治療縱隔腫瘤的療效[J].河北醫學,2016,22(2):201-204.
[4]饒展鵬,王正,任康奇,等.電視胸腔鏡在縱隔腫瘤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3,32(19):29-31.
[5]馮世軍,郭偉.全電視胸腔鏡下縱膈腫瘤手術35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8):58-59.
[6]張寧,渠穎,渠倩,等.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縱隔腫瘤32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37(29):35-38.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