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暉
摘 要:本人針對鄉村旅游對鄉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做了一些理論和實踐的探討,并選取了浙江省遂昌縣坑口村作為研究對象,對鄉村旅游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鄉村旅游;鄉村經濟;發展模式
近些年,鄉村旅游已成為國內一種新興的旅游發展模式,得以快速發展。鄉村游是一種新興的旅游發展形式,它既利用了生物資源,又發掘了景點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建設新農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一、坑口村旅游業發展現狀
(一)坑口村基本情況
三仁畬族鄉坑口村是遂昌縣民族村之一,位于遂昌縣城西部,地處國家級森林公園白馬山西麓,距縣城10公里。全村共332戶,總人口1072人,其中少數民族(畬族)256人,占總人口的23%。村域面積12.52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6346畝,耕地面積1016畝。
(二)坑口村旅游資源
1、生態資源。坑口村位于遂昌白馬山腳,風景秀美,百丈坑中的“百丈瀑”是遂昌縣最高瀑布之一;“三尖巖”則有“三峯劍影落樽前”之喻,而白馬山國家森林公園則是我縣開發最早的旅游景區之一,山中森林覆蓋率達到96%,絕對最高氣溫29.5℃,絕對最低氣溫零下17.3℃,年平均溫度11.6℃。
2、農村文化資源??涌诖逵兄詈竦奈幕滋N,村中的“坑口寺精進院”文天祥曾在此留下詩詞,“葉氏宗祠”、“鄧氏宗祠”、“周氏宗祠”等古建筑雕梁畫棟、古色古香,杭州靈隱寺文獻都有記載。明朝萬歷年湯顯祖曾在坑口為民除虎的美談流傳至今。同時,依托著濃厚的畬族風俗文化,村中還建立了畬族文體休閑公園,開展畬族風情展演,介紹畬族特有的嫁娶文化、畬族對歌。
3、田園風光資源。坑口村有原生態水田1185畝,無任何工業污染,初春一片油菜花花海,夏季是綠油油的禾苗,秋季是金黃色的稻穗,冬天又是一片碧綠的麥苗,一年四季演變,萬物生生不息,可提供都市旅客認識農業,了解農村植物生長過程,體驗農耕生活。
4、竹產業資源。村建有3000畝竹林體驗基地。是全國最高筍竹產量示范區,年度畝產超萬元。園區建有竹林噴灌、視頻監控溯源體系、竹林游步道等設施。
二、發展鄉村旅游對坑口村經濟的影響
(一)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發展鄉村旅游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措施。發展鄉村旅游可以有效的解決坑口村多余勞動力就業的問題。
坑口村有勞動人口458人,其中外出務工273人,在家閑置勞動力53人。自從2012年坑口村開始發展鄉村旅游以后,隨著村內農家樂和農業體驗園的投入使用, 50多人閑置勞動力已實現就業。
(二)旅游對經濟影響
旅游業帶來的經濟收益是發展旅游最重要動力,也是評判旅游發展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涌诖逶诎l展旅游這個過程中,政府、村集體都做了不少的工作,聘請筑設計研究院制定了整體規劃,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基礎設施建設,衛生設施改善等方面,在政策上鼓勵村民參與旅游業、經營農家樂和旅游特色產品銷售。[2]
(三)對個人收入影響
在坑口村,現已有農家樂5家,有意向新開的農家樂的農民有10余人。發展鄉村旅游能夠為農村帶來經濟效益,農民生產的土特產品銷售給游客后獲得的收入,村民為旅游者提供各種勞務所得的收益,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經營及從業者的收入都會為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涌诖逶卩l村旅游的帶動下,發展了現代農業體驗園、現代農業觀光園,幫助當地農民增加收入,截止2015年坑口村已經完成了整村脫貧工作。
三、存在的問題
(一)產品開發單一化
目前,浙江省內的鄉村旅游產品主要以“農家樂”為主,主要還是停留在餐飲的初級階段。而其它鄉村旅游產品,如民俗風情體驗游、心理調節體驗游、民間藝術探訪游等,在產品規劃、建設、包裝、宣傳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甚至還未起步。
分析鄉村旅游消費者的需求,旅游業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購、娛”中,除“食”以外的其他要素均由旅游目的地以外的企業承擔,勢必造成目的地旅游收入較低。這也是現在大部分鄉村旅游目的地普遍存在的現狀:游客很多,但是收入不多。[3]
(二)缺少資金
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鄉村經濟的支撐,鄉村 GDP 的預測是衡量鄉村經濟為鄉村旅游發展能夠提供的發展空間大小的重要內容。
坑口村種植糧食相對較少,以經濟作物、水果等為主要種植產業。相對于以糧食市場為主體的鄉村而言,以經濟作物、水果等市場為基礎第二、三產業發展較好的鄉村,鄉村旅游的發展空間較大。我國較為貧困的地區多為邊遠山區,缺少發展第一、二產業的自然條件,受工業發展的輻射較小。優美的自然環境、淳樸的民風、傳統的農耕文化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先決條件,但前期投入若得不到保,給鄉村旅游發展造成困難,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3]
(三)產權關系不明確
在浙江省內各地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由于各地區的區情各不相同,經營的模式也是五花八門,主要有“農戶+農戶”、“公司+農戶”、“政府+公司+旅游協會+旅游社”、“股份制”和“個體農莊”等模式。
坑口村的產權問題也很突出,2013年成立的坑口村燒烤園,以村集體為主管,村支書為經理,所得部分返還給農民,部分上交村里,復雜的產權關系使得該燒烤園一直在尋求解決各種矛盾的手段和方法。
四、解決方法
(一)合理規劃鄉村旅游產品
針對目前鄉村旅游產品的單一化,以坑口村為例,針對不同的鄉村旅游類型可開發不同的產品:一是以鄉村田園為依托的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開發有品味、多類型的度假型目的地;
二是以名人故里和水鄉山寨為核心的文化旅游產品,發掘當地的文化資源;
三是以發掘紅色旅游產品,重點設計紅色旅游線路;
四是以戶外運動為拓展的體育極限產品,定向越野、攀巖、戶外拓展、鄉村狩獵、真人CS等冒險旅游和體育旅游。
(二)建立利益反饋機制,形成多元投資體系
鄉村旅游村民不但是鄉村旅游對村鎮影響的主要承擔者,也是鄉村旅游的重要參與者與支持者,同時還是鄉村旅游資源的組成部分??梢哉f,村民的態度與參與度對于鄉村旅游健康順利地發展至關重。在對坑口村民的態度與具體需求分析中了解到,村民在經濟收入問題、分配問題、房屋問題、村道交通問題上有較強烈的意見,認為自身基本利益受損。
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的重點應關注景區周邊的農民,采用一定的土地置換、利益回饋機制,將分散在外圍的農民相對集中,讓他們也享受到旅游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這樣能充分利用基礎設施的輻射作用,節省基礎設施投入。
鄉村可大力拓展融資渠道,形成國家、企業、個人一起上的投資格局,同時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可采用政府投資!銀行貸款、社會集資、吸引外資、私營投資等多元投資體系。
(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對旅游業而言,“可持續旅游”是指現在和將來的旅游設施及相關基礎設施的經營要在自然承載力許可的情況下進行,這種承載力是指自然資源的可再生,以供未來使用。
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為了協調在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旅游開發與人居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與不適,調動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必須倡導社區參與鄉村旅游發展。社區居民參與旅游發展的內容必須滲透到各個層面,從個別參與到群體參與、組織參與,逐步實現社區的全面參與;另一方面,居民的參與不僅僅局限在謀求經濟發展的層面,而要更加重視環境保護與社會傳統文化的維護與繼承的層面。
五、結語
鄉村旅游中特色化產品的開發對于鄉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重視。鄉村特產開發要注意傳統與現代并重,文化與產品并重,貼合市場需求,加強品牌建設,實現多重效益的同步實現,實現農民致富夢。
參考文獻:
[1]趙承華鄉村旅游與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研究[J].農業經.2007年10期
[2]王曉娟,樊亞琴.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狀況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6年20期
[3]楊金丹,方益群.論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 15) :9248 -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