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莉+鄭宇林+陳燕+鄧立裕
摘 要:針對目前增城高校快遞代拿的弱項,利用互聯網,提供自由選擇,靈活配置的物流平臺,建立一個具有普通快遞點基本服務兼具新模式代拿服務的快遞點。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快遞代拿;自由選擇
一、增城高校快遞現狀
快遞業是我國的新興行業,也是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增城作為廣州新開發的縣級市,物流發展比廣州其他城市發展較慢,但也因此物流業的發展具有巨大潛力。我們對增城華立學院的物流市場進行網絡問卷調查,調查發現主要問題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華立范圍內發布的500份問卷調查中發現,將近40%的人認為當前快遞拿取欠缺靈活性,未能夠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時間收拿快遞。
2、華立學院快遞代拿現象普遍,但是代拿人員比較分散,專業性不高,代拿費用沒有統一合理的標準,代拿市場潛力巨大,代拿系統有待完善。
根據目前華立學院的快遞量龐大但是快遞收取不靈活的現狀,以及華立學院快遞代拿不夠系統的情況,我們決定創建一個具有普通快遞點基本服務兼具新模式代拿服務的快遞點。
我們稱這個快遞點為“pass on”
二、現階段代拿模式
根據對華立學院附近快遞點的調查發現,華立學院的代拿模式屬于“單一零散”模式。華立學院的代拿模式為快遞點發送快遞到貨信息,并在信息中提供相關代拿人員的聯系方式,收貨人直接發送相關信息給代拿人員,代拿人員在接收信息后來確定自己是否接受代拿信息。目前的代拿人群沒有固定的營運點, 隨走隨代,對代拿的包裹沒有安全保障,也沒有專業的平臺進行代拿包裹分配,隨機接收不同快遞種類的代拿包裹。這就導致出現代拿包裹零散,代拿人員無代拿記錄,代拿人員分散,無法保障包裹安全的現象。
另外,根據調查得知,華立學院的代拿包裹費用并不統一,有些代拿人員出現亂收費的現象,這就導致代拿費用的不合理,給顧客造成影響。
三、新模式平臺的具體介紹
(一)微信下單,隨心選擇
“Pass on”物流點不同于當前華立學院的“單一代拿”模式。現階段的代拿模式要求收貨人今天之內拿取快遞并通過短信與代拿人員取得聯系,進行快遞信息的溝通。在時間上比較倉促,還需耗費一定的費用。“Pass on”物流點模式不需要消耗信息費與代拿人員進行信息溝通,而是完全由微信平臺進行信息的交流、下單,付款。跟“滴滴打車”的服務系統相類似,在微信平臺,首先,顧客在收到快遞到貨信息時,根據自己的需要,在“Pass on”微信平臺選擇“自取”或者“代拿”。收貨人選擇快遞類型并輸入手機號即可選擇自取時間或者代拿時間。如果選擇“自取”,那么收貨人在選擇的“自取時間”內進行快遞的拿取;如果收貨人選擇代拿,則可進行代拿服務。
(二)靈活代拿,便捷收取
收貨人選擇“代拿”模式后,填寫“姓名+手機號+快遞類型+快遞單號”的相關信息,然后選擇代拿的時間。提交完信息之后,平臺收到信息即顯示代拿信息與代拿包裹的尺寸大小,以統一的標準收費。平臺接收到信息即開始進行服務,代拿人員開始分配包裹。顧客全程通過網絡進行服務,收貨人確認包裹之后回到平臺確認包裹,并在平臺進行相應費用的收取,“代拿”服務即完成。其中,如果代拿過程中遇到特殊情況,如:因天氣原因,下暴雨導致包裹有些損傷,代拿人員可在平臺的“顧客溝通”服務進行說明,可拍照取證。這就避免了代拿人員與收貨人之間的沖突。完成服務之后,還可對代拿人員的服務進行評價,監督代拿人員的行為。
(三)提供多樣化和個性化服務
“pass on” 快遞點的新模式代拿服務,集中多個快遞種類的收發,將自營性的快遞,代理點快遞以及自助取貨點快遞納入服務范圍,不僅僅提供代拿服務,還包括快遞代發、畢業行李搬運等服務,減少客戶因為快遞點多且分散而記混位置帶來的困擾。另外,我們還提供了優化客戶體驗服務,即客戶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工作人員,采取激勵機制,如親自服務可享受下一次免費送貨上門的獎勵等,在特殊的時期可以為自己的朋友或者對象親自服務。
(四)特定節日服務
不管是過什么節日,我們總會想讓這一天過得與平常有點區別,有點意義,并伴隨著一點的小幸運。因此,在特定的節日里,我們將會在我們的微信平臺上進行大轉盤隨機抽獎活動,幸運兒可以到我們的“pass on”快遞點領取相對應的獎品,以此來過一個不一樣的節日。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會在特定節日進行賣禮品和送禮品為一體的運行模式,禮品將會圍繞著客戶的需求來選定,同時,我們也會盡可能的創造客戶需求,有需要的客戶可以提前或當日和我們進行商談,我們會負責將相關禮品準時送到對應人員手中,如此一來,既可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和較少時間沖突的困擾,也可以給對方一個意想不到的小驚喜。
四、結語
針對增城高校的物流現狀和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我們物流模式向第三方物流方向轉變,用新模式取代現階段“單一零散”的代拿模式,不斷擴展服務內涵和外延,以適應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良輝.大學校園快遞配送末端業務整合研究[J].知識經濟,2013(1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