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江蘇財會職業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61)
[摘 要]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如何培養品學兼優的未來現代化建設與共產主義接班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與水平是高校思政工作現階段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因為高校的輔導員是高校開展思政活動的主要力量,所以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應把以人為本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指導思想,對以人文本的含義及在以人為本指導下開展工作的策略加以論述。
[關 鍵 詞] 以人為本;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02-01
現階段,我黨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并將其作為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充分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基本利益與統一的愿景,同時也為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指導思想。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就要通過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前進的方向,輔導員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要做好思政管理的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
一、以人為本的具體內涵
以人為本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切活動以人為服務中心,活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以及活動的最終目的都是更好地為人服務。從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的角度來說,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最終學生的實際需要,尊重學生的潛能發揮,一切工作都是為學生服務,以維護學生利益為出發點與落腳點。在學生管理中,以學生為工作的重點,突出學生在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這種工作理念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響應,同時也是當前大環境下社會對高校的要求,對高校輔導員布置的任務。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嚴格來說同時具有三種含義:(1)強烈凸顯學生在學校以及未來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地位。(2)構建了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服務的價值觀。(3)也可將其稱之為一種思維方法,要求輔導員在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時,將學生作為一些思想活動的核心。
二、運用以人為本引導學生工作的策略
(一)強化輔導員素質是完成學生管理任務的基礎
高素質是完成高校科學管理與優質服務的前提。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要求輔導員具備優秀的思想政治水平、專業的業務能力以及較強的責任感與事業心。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決定了輔導員要具備寬廣的知識面以及深厚的學生管理技能。現在,輔導員在懂得心理輔導與就業指導的基礎上,還要對教育學、社會學、信息技術等知識有所涉獵,同時輔導員要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而且要德才兼備,綜合素質較高。
例如,在選拔輔導員時,可以通過筆試考查學生的專業知識與理論水平,以及知識面是否寬廣,接著經過筆試篩選后,進入面試,考查其與他人交流溝通的能力,以及面試人員對新知識接受的速度,最后進入試用期,對這些“試用輔導員”進行品德修養上的考查。另外在正式上崗后,可通過多種渠道對輔導員進行再培訓與再教育,促進輔導員的知識增長,更好地完成學生管理工作。另外,可以針對輔導員建立考核與激勵制度,對于輔導員隊伍,在保證穩定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流動,時常向隊伍中注入新鮮的血液,保證隊伍充滿活力,進而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上述方式,輔導員才能滿足當前趨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對學生的服務,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二)對學生的深入了解是高效工作的前提
輔導員要對學生的情況有較為深入的了解,這既是正常開展工作的前提,又是學生管理工作中最為棘手的難題。輔導員要與學生之間建立有效的交流溝通渠道,能夠迅速完成與任意一名學生的網絡溝通與面對面的交流,對學生的近況有著大致的把握。
例如,輔導員可以在平時深入學生的公寓、教室,或是經常參加學生組織的各種社團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同時也可以制定問卷調查或是翻閱學生的資料,通過班級干部等多種多樣的手段全面系統地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況以及家庭背景,這樣一來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才能做到化被動為主動,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幫助。
再如,為了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師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了了解,減少了隔閡,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教育,增長了才能,培養了社會責任感,而輔導員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取向與就業觀念,進而掌握了了解學生思想的主動權。
(三)加強班級班干部的培養,發揮班級黨團組織作用
提高班級干部的綜合素質,有利于輔導員更加輕松地完成學生管理的工作。班級干部來自學生,而學生工作的服務對象也是學生,所以在班級干部選舉時要貫徹落實班級內的民主選舉制。
例如,在選舉班級干部時,必須經過班級所有成員的民主選舉,通過投票的形式選舉出可以令大家信任的班級干部,另外輔導員要對選舉出的班級干部進行培養,對班干部隊伍進行建設。使學生干部心中有學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并堅持這一思想不動搖,認真負責地為學生服務,為學生謀福利。另外,輔導員還要在班干部班級工作遇到困難時加以指導,并制訂對班級干部的獎懲制度。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要將以人為本當作指導思想完成學生管理工作。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輔導員要提升自身素質,并建立一支高效的班干部管理隊伍,進而更好地在以學生為工作中心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邢坤.淺論“以人為本”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6(7):157-158.
[2]楊嵐嵐.淺談“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J]. 教育與職業,2013(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