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瑞紅
[摘 要] 引領式教學是溝通旅游地理課程教學實踐與理論的橋梁。主要論述了在職高階段如何更好地應用引領式教學提高旅游地理課程的教學效率,以及引領式教學的實施步驟和實施意義。
[關 鍵 詞] 高職階段;旅游地理;引領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4-0167-01
旅游地理這一門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習的基礎課程,其綜合性和基礎性都很強,從就業方面來看,高職階段的旅游地理課程的學習是對學生以后就業素養以及就業能力的培養,引領
式教學的應用是達到這個目標的有效途徑。
一、引領式教學的特點
引領式教學的大概含義是指在實際教學中把所要講的知識融合到每一個任務之中,然后再逐步引導學生發現每一個任務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進行積極解決,在解決每一個任務的同時,漸漸搭建起本學科的一個大的學習框架。任務引領式教學主要強調的是學生要在解決任務的途中自主探索與學習,在和同學與教師的討論交流中獲取信息,從而對知識點加深理解,加深印象。
二、將引領式教學運用到教學中的優勢
(一)能夠促進中高職教學目標的實現
職業高中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專門的技術人才,學生掌握一些專業知識基礎,但是最應該掌握的是一項職業技術,職高由于其教學性質,就導致其學生素質的良莠不齊,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會存在一些抵觸情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地理專業相對來說是一個背誦知識較多、基礎理論多、需要記憶理解、比較乏味的學科。引領式教學能夠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具體情景中,例如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包含旅游景點的背景介紹、如何設計旅游路線等,這些實際狀況的解決是教師單單在課堂上講解不能夠完成的,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操作與實踐。
(二)引領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
對一個學生工作職業能力的培養來源于學生的積累,《中國旅游地理》這門課程是對活動性要求很高的一門學科。一些旅游景點的美麗是學生單獨在課堂中感受不來的,因此就需要學生去社會或者一些旅游景點進行實習,實地考察并進行任務研究。引領式教學的教學模式中的問題情景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生活,并且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聯系到一起,讓學生體會一些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以此來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進入到真實的環境中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引領式教學的優勢在于能夠結合理論與實踐
讓知識在學習后能夠及時的得到應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知識的熟練程度與使用實踐次數是成正比的,多次讓學生記憶所學的知識點并進行運用,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如何將引領式教學運用到旅游地理中
(一)創設關聯的問題情境
引領式教學又叫創設情境教學,主要是教師去創建一個與學習的主題相關聯的問題情境,例如在旅游地理中,講述有關旅游的概念時,可以問學生,假如你在異國的街頭散步,請問你的這個行為是旅游嗎?這時候學生就會自己進行聯想和想象,在經過學生的思考之后,教師可以叫人回答問題,之后再引出旅游的相關概念。旅游是由三個要素組成的,即旅游的客體、主體以及媒體,教師提問的這個問題就屬于三個要素都具備了,因此也就屬于旅游的范疇。經過學生的思考與教師的講解,學生會對旅游這個概念印象深刻,也就達到了教學目的。
(二)確定一個具體的任務
旅游地理中有很重要的一節是中國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在旅游中人們經常會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與生態平衡,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個具體任務。讓學生去某個旅游景點去充當志愿者,給游人普及一些旅游知識以及環保知識,讓游人了解當地的生態平衡是怎樣維持的、如何做到保護文化等。讓學生親身去經歷這些,能夠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書本中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運用的,同時也能在真實的環境中吸取經驗,為以后的職業崗位適應提前做鋪墊。
(三)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進行探索或實踐
教師在分配任務之后,有的可能會稍微有一些難度,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線索,指給學生大概的方向以及收集怎樣的資料。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能夠自主進行學習,可以對學生進行編組,讓他們團結協作、互相配合,每個人都分配到具體的任務,各司其職。經過討論與交流,最終完成教師所分配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對任務包含的知識點進行研究,以便跟上其他人的節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四、引領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評價
對學生來說,引領式教學是一種能夠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
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呈現出一種勇于探索、積極獨立的學習狀態,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對教師來講,也是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的一種方法,非常考驗教師的教學水平。如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起到監督作用,教學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職高階段的教學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就職方面,提高學生的就職能力。旅游地理這門課程其實仔細剖析是非常簡單的,只是需要記憶的方面偏多,里面包含了許許多多神奇偉大的自然風光,只要學生愿意去了解,就會發現許多樂趣。引領式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對教師與學生都能夠有所提高,所以要不斷對其研究,掌握方法。
參考文獻:
[1]劉暉.“摩梭人文化保護區”質疑:論少數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J].旅游學刊,2014,33(5):27-30.
[2]林東.論職業能力取向的高職中國旅游地理教材建設[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6(2):80-82.
[3]江燕玲,張果.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創新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