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康
(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廣西 百色 533000)
[摘 要] 老教師是職業學校發展的核心和骨干力量,新教師是學校的新鮮血液和發展希望,職業學校要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優勢,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把新教師培養起來。“一幫一”師徒制,作為一種學校本位的教師培訓方式,得到了中職學校的廣泛認可。
[關 鍵 詞] 職業學校;“一幫一”師徒制;具體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64-01
新老教師“一幫一”師徒制對于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新教師具有積極意義,能夠有效彌補他們在教學經驗、實踐能力等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盡快成長起來。本文在全面分析當前新老教師“一幫一”師徒制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如何促進新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出了具體策略。
一、培養青年教師的動手實踐能力
中職學校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高素質的實踐型技能人才,學生在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尤其青年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以適應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新老教師“一幫一”師徒制能夠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優勢,讓老教師利用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經驗,指導和引領新教師快速地成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教師要多給青年教師參與現場操作的機會,大膽放手讓青年教師去干,并為青年教師仔細認真地講解具體的操作步驟。青年教師在充分掌握具體步驟的基礎上要多進行實際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青年教師要用心記,把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老教師要認真監督且及時指導,從而把教學中的實踐操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年教師,有效地提升新教師的實踐能力。
二、發展青年教師的“雙師型”能力
青年教師是中職學校發展的主動力,隨著中職教育的不斷發展,對中職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青年教師不僅具有豐富的基礎理論知識,而且要具有扎實的實踐操作能力,能夠進行實訓教學。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青年教師要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迅速成長為“雙師型”教師,以此適應中職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當前,中職學校的一些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中堅力量,對青年教師實行新老教師“一幫一”師徒制,一方面,對青年教師不定期地進行聽課檢查,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指導,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科研活動,不斷提高新教師的科研和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老教師要積極指導青年教師如何開展實訓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教師要身體力行,積極為新教師示范實訓課程的具體操作過程,青年教師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如何組織和實施實訓課,學習老教師在實訓課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實習、見習和實訓活動,從而有效地提升新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
三、提高青年教師的師德水平
青年教師從教時間較短,對于教師這個職業了解不甚深入,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具備扎實過硬的業務水平,更要具備高尚的師德水平,對待工作要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尤其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青年教師更應該抵制住各種物質誘惑,不斷增強自身的師德素養,從而為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學生奠定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有效地引領青年教師的師德水平,單靠一些空洞的說教和口號是不行的,這就要運用老教師現行的實例對青年教師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通過老教師的言傳身教,讓青年教師在無形中樹立服務意識,不斷增強思想覺悟和道德情操。在新老教師“一幫一”師徒制學習模式中,學校要讓一些師德高尚、德才兼備、無私奉獻的骨干教師充當青年教師的師傅,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教育青年教師,從而激發青年教師向老教師學習的高度熱情,這比任何方式的說教都有效。
四、提升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
課堂教學是中職教育教學的中心環節,青年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業務水平才能夠完全勝任中職教學工作。但是,中職青年教師剛走向工作崗位,對于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教案撰寫等教學環節不太熟悉,教學經驗、教材把握以及課堂駕馭能力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青年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青年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是一個長期過程,這就需要青年教師具備不恥下問的精神,雖然自身的學歷較高,但是缺乏一定的實際教學經驗和課堂實戰能力,而老教師具有豐富的實際教學經驗,這就需要采用新老教師“一幫一”師徒制學習模式,青年教師在教學設計、教材處理、活動設計以及師生互動等各方面都可以向老教師積極學習,最大化地發揮師徒制學習模式的效果,促進青年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成長起來。同時,青年教師要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并隨時邀請師傅進行聽課,針對師傅的建議進行二次備課,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案,從而讓自己不斷成長。
總之,新老教師“一幫一”師徒制學習模式是職業學校促進青年教師發展的重要途徑,這樣能夠充分發揮老教師的積極作用,通過采用各種有效措施,使青年教師的動手實踐能力、業務水平、師德素養以及反思能力都得到較快的發展,從而快速地成長為“雙師型”教師,以此適應職業學校發展的客觀需要。
參考文獻:
[1]尤麗娟.職業教育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6.
[2]羅曉妮.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探尋[D].西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