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忠海
(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 平涼 744400)
[摘 要] “微課”是在傳統教學資源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育教學資源。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把教學重點、難點或者關鍵點制作成微視頻,讓學生在課前、課堂和課后,甚至跨越時空地隨時學習教師提供的知識,在現代教學中,有著其他資源不可替代的優越性。結合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教學實踐,淺談借助微課提升教學效益的幾點思考,以祈同仁斧正。
[關 鍵 詞] 微課;電子技術;教學效益;實踐;反思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63-01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的教學模式,記錄著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重點、難點或者關鍵知識,具有資源容量小,便于學生下載,并能借助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反復觀看、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之特點。合理利用微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減輕教者負擔,提高教育的教學效果、效率與效益。
一、微課在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固有的抽象性及理論性較強,加之中職生普遍文化基礎薄弱、課堂自控能力欠佳,無疑加大了教學的難度與效度。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微視頻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探究,之后再以任務驅動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與教師布置的任務以及微視頻有機地配合,不僅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使學生快速理解所講內容,大大促進了學生對本課時教學的重點、難點與關鍵性知識的生成與建構,提升了教育教學的品質與效益。
二、微課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
“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即教師講解的重點、關鍵點以及難點知識,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微課教學視頻不宜過長過大,時長控制在2~6分鐘,容量控制在150M之內為宜。學生最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觀看微視頻,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時向教師請教,并自覺配合教師的任務要求,在反復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形成電子技術課程的基本技能和素養。微課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把注意力集中到微視頻上面,教師把所學的重點、關鍵點和難點知識以微視頻的形式呈現到學生面前,讓學生學得好,自然教師的教學效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實現師生彼此雙贏。
三、微課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是電類專業中職學生的必修課程,需要學生擁有很強的操作能力,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任務性和邏輯性,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更加注重個性教學,微課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效率與效益,還可拓展延伸學生的知識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中職校園學生一般手機不會離手,教師可巧用這一特點來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其自主學習意識也會得到提高,有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成長。同時,充分發揮網絡時代互聯網“雙刃劍”“利”的一面,避其“弊”的一端,也培養了學生適應網絡時代的道德素養,使其由善入范,不斷提升自身的是非鑒別能力,使中職教育回歸他“育人”的本性,可謂是“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呢?
四、微課資源可以提高教學效益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教師制作的微視頻能兼容多平臺并快速得到傳播,讓學生課前預習更為自如,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微課支持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這更進一步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限制,使學生輕松學習成為現實;豐富的微課資源,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自由發展的空間,使“構建學習型社會”不再是一個政治口號。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微課資源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而使教學變得“高效”成為可能,這將更進一步降低教育成本,提升教學效益。
五、網絡環境是微課教學實現的重要條件
教育網絡化已成為發展趨勢,學校教學要想成功地借助微課提升教學效益,必須具有完善的網絡環境。目前多數中職校已經普及了校園網,這為使用微課提供了很好的物理支持,但是領導重視、支持并予以潛能開發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筆者認為,不惜巨資加大校園網投入,共享信息社會和科技發展成果,應該是中職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選擇。校園網應提供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這就包括豐富的微課資源,例如:讓學生充分共享微視頻,使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業成績,形成良好的專業技能與素養,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微課具有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等特點,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可以提高教學效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大發展,可以開創高效的學習課堂,值得運用。但微課只有與傳統優秀教學思想相結合,使學生超越自我,發揚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的完美結合,實施有效教學,實現師生共贏,才能真正實現自身應有價值。微課潛能的挖掘,應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永遠研究的課題,本文旨在拋磚引玉,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劉忠良.淺談《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在中職生對口升學考試中的教學計劃[J].成才教育,2013(19).
[2]匡瑛.中等職業學校創新德育模式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