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8)
[摘 要]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廣大高校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對高校推行思政工作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普遍化不僅為高校思政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就新媒體對思政工作推行帶來的影響以及有效推行思政工作的方法發表一些觀點,希望可以為思政工作的推行有所幫助。
[關 鍵 詞] 新媒體時代;思政教育;高校學生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060-01
將互聯網作為主要發展方向的新媒體不僅能夠有效調動高校學生對于思政工作的積極性,還能使高校黨組織的凝聚力以及領導力得到顯著提升,為高校黨組織的發展以及管理提供全新的載體,使高校的思政工作可以順利且成功地推行。本文依據新媒體時代的顯著優勢,對推進高校思政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新媒體對于推進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增強了思政工作的時效性
新媒體的出現與發展為各高校的思政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不僅可以讓各高校的黨員更加快速和準確地了解最新的時政信息,還能夠加強各校之間黨員的溝通與交流,使不同特色的思想進行碰撞和交融,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內涵。運用新媒體作為教育的載體,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對于龐大知識量的需求,還能夠使學習不再被時間和空間限制。因此,將互聯網作為推行高校思政工作的載體是使時效性得到提升的有效方式。
(二)使思政工作的推行方式得到更新
在新媒體時代到來前,各高校都很難找到可以有效推行思政工作的平臺,而且大多數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都采用分級管理的方式,這樣就使學生在推行思政工作時沒有統一的方案和策略,因此高校的黨建工作很難達到預期目標。但是在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出現后,就給高校推行建黨工作以及思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載體,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時政信息以及與思政工作相關的文件資料等,這樣就使高校黨組織能夠準確了解學生的想法,并且據此制定出最好的思政工作推行方案。
(三)有效發揮高校思政工作的戰斗堡壘作用
高校思政工作的推行對于我國建設社會主義事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不能輕易忽視,高校的黨組織者應該增強學生對思政工作的興趣和熱情,以身作則為其他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加強高校基層的戰斗堡壘作用。根據新媒體的特點,合理運用其優勢,為高校推行思政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升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效果的對策
(一)將新媒體作為高校思政工作推行的有效載體
將新媒體作為高校推行思政工作的有效載體,應該要保證擁有確切的目標、合適的資源、優良的管理等,所有的黨建工作都要將服務人民放在首要地位,并且考慮到社會主義的建設大局,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能夠共同發展進步,使學生的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以及信息管理能力得到有效增強。將互聯網多媒體作為優良推行平臺的黨建思政工作應該逐漸延伸到各個高校的內部,以便于使高校學生得到更準確、更全面的信息,建立高校黨建工作與思政工作的新格局。
(二)強化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陣地
將新媒體作為優良推行平臺的黨建工作與思政工作應該要嚴格要求,使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避免枯燥乏味、千篇一律,深入加強新媒體與思政工作的結合,運用新媒體將思政工作以更加新穎、更加被學生接受的形式展現出來。與此同時,還要對多媒體管理員進行嚴格要求,以便于使多媒體所涵蓋的思政工作內容能夠及時且快速地更新,保證內容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把多媒體轉變為高校推行思政工作的主要平臺和最佳方式,將其創建為各高校黨組織互相溝通、學習、發表自己觀點的最好平臺。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進步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高校學生而言,新媒體所帶來的影響日益增加。因此各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一定要順應時代的變化,把握好新媒體為思政工作以及黨建工作帶來的良好機遇,從而使思政工作得到更好的推行。
參考文獻:
[1]彭淼.現代大眾媒體對高校思政工作的影響和推進[J].新聞戰線,2015(14):131-132.
[2]張穎.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推進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9):82-83.
[3]鄧德球.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5):133-134.
[4]胡天敏.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途徑和手段研究[J].時代教育,2015(7).
[5]鄭炎山.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4.
[6]郭蕙依.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4.
[7]趙敏.新媒體視閾中的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研究[D].山東大學,2012.
[8]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2.
作者簡介:鄭燕紅(1986—),女,漢族,福建廈門人,學士,研究實習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