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曉燕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9)
[關 鍵 詞] 俄語;情感障礙;成因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091-01
隨著中俄兩國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領域合作的不斷加深,俄語的應用也日趨廣泛,這就需要高校俄語教育在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基礎上建立具有針對性、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重視心理因素對于俄語教學效果的影響。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充分關注情感障礙等主觀因素對學生接受心理認知和學習動機形成的重要影響。
一、俄語學習過程中情感障礙的類別
俄語學習活動不僅僅是對語言技能的掌握,還包括學習思維、學習能力以及情緒體驗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高漲的情緒會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動性和思維廣度,強化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反之消極的情緒會影響學習者對于知識的接納程度,削弱學習能動性,造成學習中的情感障礙。情感障礙是指學習者進行客觀信息接納的過程中,因為心理成因所表現出的情緒受阻或失衡的狀態。俄語學習的情感障礙主要表現為學生在俄語學習的過程中因焦慮和自信心的缺失所產生的厭倦、恐懼的心態,這種狀態極大地阻礙了個體內驅力的形成和能動性的提升。俄語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障礙通常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挫折心理
挫折心理主要指個體在實現自我動機時所遇到的阻礙,導致個體情緒無法滿足的狀態。俄語是一門對語感和語言思維要求較高的語種,我國俄語學習大都集中在高等教育階段,很多學生在就讀俄語專業時基本是零基礎。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需要在大學階段集中完成對于俄語口語和閱讀技能的掌握難度較高。加之在語言思維和話語結構上,俄語與英語較為相似,容易對學習者造成干擾。再者俄語詞形變化較大、口語發音特殊,很多學生對俄語名詞的性、數、格等語法形式難以掌握。因此,俄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反復摸索的過程,需要學習者較強的毅力和學習動機,這就容易給學生造成畏難情緒,產生挫折心理。
(二)交際焦慮
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用于信息交流、建立交際關系,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外語的習得需要通過將吸收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最終通過反復的交流來實現體驗的內化。但非母語交際經常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語境的不同或是學習者對于語法、詞句掌握程度不夠而產生溝通不暢、表達困難等問題。這時學習者由于外界、自身等方面的壓力而產生自信心受挫等焦慮情緒。具體表現為:在口語交流中感到緊張、壓抑、恐懼而產生退縮、失望甚至放棄等情緒狀態。過高的焦慮情緒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信息接收的效率,消耗學生的記憶量。很多學生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或是害怕外界的批評而對俄語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二、俄語學習情感障礙成因分析
俄語學習情感障礙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可以通過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主觀因素
大學生俄語學習情感障礙的成因主要源自主觀因素,包括學習動機、態度、自信心和心理疲勞等因素,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俄語的學習效果。
1.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完善學習活動的前提,是攻克學習過程中挫折和難關的動力。但同時學習動機具有可變性和復雜性,受到主體自身情感影響較大。目前很多俄語專業學生的學習動機不端正,并不是以興趣、求知作為俄語學習的出發點,動機較為功利。一部分學生希望通過俄語學習獲得大學文憑,另一部分學生出于專業上的無奈而學習了俄語,或是對于自身的專業興趣、深造目標定位不準感到較為迷茫。學習動機不明確容易導致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自主性,有的學生甚至出現了抵觸情緒。尤其是當學習過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難時很多學生容易產生倦怠、放棄的心理,產生學習情感障礙。
2.學習自信
在俄語學習過程中建立學習自信是關鍵的一環。尤其是外語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社會性,最終目的是用于思想交流,較強的自信心可以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提升思維的效率和大腦的興奮度,是實現成功交流的基礎。在俄語教學中的口語、精讀訓練都是培養語言學習自信的形式:一方面,自信的強弱影響學習的效果。自信心較強的學生在學習的態度上較為積極,參與感較強,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更加樂觀,接受效果好,認知度高。另一方面,自信同樣影響口語表達的效果。敢于表達的學生會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他們會積極地與教師、同學交流強化口語的訓練,并在學習過程中強化自信和學習的興趣,形成良性循環。
(二)客觀因素
除了上述主觀因素外,俄語學習產生情感障礙的客觀因素主要包括:單一的教學方法和相對滯后的課程設置。一方面,目前我國俄語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單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不足。教學形式采取的還是單向傳授模式,課堂氣氛枯燥,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強化。加之實踐教育環節較為薄弱,一些教師由于同時擔負科研任務,容易造成精力分散,在實踐中學生參與度不高,積極性差。還有一些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授課過程中過多地采取習語、生僻詞講解,難度較高、節奏較快,學生難以消化,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課程設置和俄語教材內容較為滯后,存在教材與具體實踐脫節的現象,不能滿足當下俄語教育的需求。教材內容陳舊枯燥,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無法實現跨語言交際,同時缺乏俄語信息來源,只能通過教材一種渠道進行俄語的訓練和學習。
三、結語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嘗試運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通過語言情境的創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疏導情感障礙。學校方面應構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健康心理的引導,并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明確培養目標、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實時更新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克服俄語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學習情感障礙,提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