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林
摘 要 我國經濟正從高速發展轉型為高質量發展,對于市場經濟各主體質量提出更高的水平要求,需要企業不斷從高質量發展著手,提升企業發展質量,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優化是提升企業發展質量的有效途徑,能夠優化企業管理流程,同時對管理風險進行有效防范,減少企業在經濟轉型時期所面臨的風險。本文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的作用進行分析,探討了其中存在的缺陷,總結了有效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 經濟新常態 內部控制 優化路徑
一、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
(一)政府市場宏觀調控的有效方式
政府作為市場的服務者與監督者,在制定各項經濟政策前需要針對市場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企業通過強化內部控制可以提升內部管理水平,能夠快速響應國家政策調研,政府便可以有效落實各種宏觀調控政策。比如,在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下可以引入財務第三方監督角色,幫助政府提升整個市場的財務會計真實性,便于政府為市場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有效規避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
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是緊密聯系的兩個環節,通過強化內部控制可以推動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間接增強企業規避財務風險的能力。內部控制覆蓋企業的各個流程,包括財務風險防范管理,能夠優化財務風險防范管理流程,督促相關部門及人員嚴格根據財務風險防范制度落實風險防范工作,降低人為“操作”可能性,最大程度避免各種財務風險。
(三)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需求
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企業必定需要從質量著手提升發展潛力,而企業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到企業整體質量,未來企業要想保證可持續性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重視內部控制的強化。強化內部控制可以大幅度提升各部門的溝通、配合效率,增強規章制度的嚴肅性,便于制度管理,使得各項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二、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缺陷
(一)企業內部監督職責界限模糊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嚴峻,許多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在內部監督體系的建設上降低成本,某些企業甚至沒有構建有效的內部監督團隊,只是由財務部門兼顧內部監督工作。但是財務部門本身就肩負著復雜的財務工作,還需要進行財務監督,如果兼顧內部監督,將會分散財務人員的注意力,不利于財務監督的正常運作。另外,盡管有的企業設立了內部監督體系,但是整個體系流于形式,并沒有發揮出實際的內部控制監督作用,對于內部監督結果的應用更是忽視,無法有效對內部控制流程進行優化。
(二)信息溝通存在障礙
企業內部控制流程是覆蓋各個部門以及業務環節的,因此需要企業擁有暢通、高效的信息共享機制,這也是落實內部控制的基礎條件。但是多數企業在信息的溝通建設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企業的信息系統僅僅以財務部門為主,其他部門無法參與到信息系統當中,這就不利于信息溝通。此為,缺乏信息溝通的共享平臺,許多內部控制信息就無法做到有效共享,在落實具體措施時就會存在偏差,影響到最終的內部控制管理成果。
(三)欠缺健全的風險評估體系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愈加多樣化,對風險識別、評估環節提出更嚴格的要求。然而企業風險評估體系的構建是極其困難的,很難一次性制定出來,尤其是風險識別體系工程繁雜,許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通常不會設置風險識別環節,只是簡單地對常見風險進行歸類整理,缺乏有效的評估機制,只確定了風險發生后如何降低企業的損失,然而事后控制往往無法保證企業的最大效益。風險評估體系主要是事前控制,提前針對各種風險制定出防范措施,以確保企業不會產生相關風險,將企業損失降到最低。
(四)內部控制環境基礎薄弱
首先,內部控制意識薄弱,許多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都停留在表面,更不用說其他部門及職工,而意識的欠缺往往會阻礙制度的落實;其次,各項配套制度薄弱,內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其主要目的是對企業的其他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管控。但是企業的其他配套制度構建并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也就無用武之地。
三、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化路徑
(一)完善監督體系與基礎條件
完善監督體系主要是要求企業對內部控制監督體系進行優化,積極引入外部監督體系,與內部監督體系聯合,從而使整個內部控制監督結果更具客觀性,便于企業管理層作出有效決策。需要明確內部監督的具體職責,設置專職的內部控制監督團體以及監督崗位,為內部控制提供保障。
完善基礎條件主要是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營造環境,需要企業對財務管理、預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管理等各種配套制度及流程進行優化,并與內部控制管理流程掛鉤,讓內部控制發揮出具體作用。
(二)拓展信息溝通渠道
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離不開信息溝通,要想強化內部控制,就必須確保企業具有較高水平的信息溝通效率。企業可以針對內部控制設置專門的信息溝通平臺,企業各個部門、崗位能夠在該平臺上積極配合落實內部控制工作,不僅能夠提升信息溝通效率,而且能提升內部控制工作執行效率,尤其是可以通過該平臺將內部控制匯總報告直接傳遞給管理層,管理層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內部控制資料,便于管理。
(三)樹立內部控制理念
企業需要增強全員的內部控制意識,普及內部控制理念,為內部控制具體落實做好思想工作。企業可以通過專家咨詢、講座的形式向管理層普及內部控制意識,提升管理層內部控制素養,對于其他職工,則可以運用培訓的方式宣傳內部控制理念,以此在企業中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文化氛圍。
(作者單位為中國重汽集團湖北華威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周斌.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實務探索[J].當代經濟,2016(21):82-83.
[2] 張昭.經濟新常態下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J].商業經濟,2017(1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