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清華
摘 要:當今的社會是信息的社會,能直接閱讀外語書籍、報刊雜志,從中獲得必要的信息,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們掌握的語言材料越多,使用外語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在目前學生缺乏直接聽、說外語機會的情況下,通過閱讀接觸外語,吸收語言材料,獲得信息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外語的途徑。
關鍵詞:選材;操作過程;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01-01
閱讀教學在我國外語教學中歷來受到重視。今天的信息時代更需要人們廣泛而有效地進行閱讀,因而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今的社會是信息的社會,能直接閱讀外語書籍、報刊雜志,從中獲得必要的信息,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們掌握的語言材料越多,使用外語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在目前學生缺乏直接聽、說外語機會的情況下,通過閱讀接觸外語,吸收語言材料,獲得信息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外語的途徑。
高中英語大綱明確指出:“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單純通過教科書中的課文教學是不夠的,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一定數量的讀物。”這是因為:第一,現行的課文教學篇目少,篇幅短,不能保證充分的閱讀活動;第二,精讀教學擔負著語言知識教學的任務,故課文生詞和新結構的密度大,不適用于流暢閱讀的訓練;第三,精讀實質上是綜合訓練,大量時間用于為語言點的復用掌握而安排的聽、說、寫操練上,讀的專門訓練不夠。因此,大綱的提出,實際上對我們外語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這里所指的課外閱讀即泛讀。首先是讓學生獨立閱讀,但又不是“放羊式”的閱讀,而是要在教師有計劃的指導下進行的課外閱讀。所以,泛讀既是閱讀材料的問題,又是閱讀方法的問題。
首先,我在給學生選擇材料時掌握的原則是:①思想性強,內容健康;②材料難易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③題材涉及面廣,趣味性強;④文章體裁多樣化;⑤語言地道、規范。
其次,告訴學生泛讀的閱讀方法不同于精讀。泛讀廣泛、大量、快速,故重點放在針對問題快速地捕捉信息上。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下:①快速閱讀,知其大意;②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③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④注意深層意思的理解;⑤把理解題目作為提綱來讀。
下面,筆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談談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訓練的選材及具體操作過程。
(1)與教材課文配套的《閱讀訓練》。此書文章大多選自英美出版的英語讀物,題材較為廣泛。如人物傳記、寓言故事、活動記述、社會文化、文史知識、科普小品等。每單元編配三篇閱讀訓練材料,包括一篇快速閱讀材料和二篇泛讀材料。較長的分為上、下兩篇。A篇為快速閱讀,題材與課文基本相同,難度略低于課文,其目的是為了復習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語言知識,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訓練他們快速閱讀的技能。因此,我在每上完一單元教材后就利用幾分鐘時間,(從高一到高二,從慢到快)安排學生當場獨立完成,并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上面記錄閱讀的時間及正確理解率,以便學生以后檢查自己的閱讀理解率的提高情況。B、C兩篇材料要求學生在課外完成,教師作不定期的檢查。
(2)《新概念英語》這本書,筆者認為此書是不錯的。高一時,我們利用周六的自習課四十分鐘時間進行閱讀。第一步,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文章,口頭做課后的回答問題及理解選擇題;第二步,要求學生利用一些連詞把理解題按題目的字數要求連句成文,寫在專門的作業本上;第三步,向學生稍解釋Key Structures部分,然后讓學生口頭或筆頭做后面的語言點專題訓練。由于此書內容新穎、幽默、短小,課后練習的歸類性很強,且語言讓學生易接受,學生一節課下來以后都有一種收獲明顯的感覺,故而學習興趣較濃。高一的每周六一節課下來后,學生對此書的模式自然有了很好的掌握,故我就讓學生利用節假日自學下半冊,把課后的回答題練習做成書面作業上交。結果,學生任務完成得很好,寫作有了一定的套路。
(3)《閱讀理解指導與訓練—閱讀美國》。此書的英語是最新的美國英語,既地道、又規范,全書融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及思想性于一體,內容涉及美國的社會、家庭、文化、教育、歷史、地理、風俗習慣、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難度跟高中教材相近。通過此書的閱讀,學生能夠多少接觸和了解美國的各方面的情況,為閱讀其它課外讀物打下更好的基礎。同時此書教育學生學會美國青少年從不依賴父母,依靠自己的努力奮斗以實現自身價值的精神。因此,我們就利用每周一節英語自修課的時間,要求學生先認真閱讀此書的第一部分,即如何做理解題:①客觀理解性題目;②詞意句意理解性題目;③邏輯推理性題目;④總結概括性題目。然后要求學生在了解了如何做題的基礎上進行自學。開始時,教師不限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快速閱讀。要求是:在每篇文章后標上閱讀的速度和理解的正確率。學生遇有普遍困難時,教師作些點撥性的解釋。一段時間下來,我就給學生限時閱讀,每四十分鐘完成4~6篇文章。
(4)外國文學簡寫本。高二時,我要求每人手頭備一本英語簡寫本(即英漢對照本),利用寒暑假與同學交換的辦法,每人讀1~2本簡寫本讀物,然后寫出讀后感或故事的梗概,字數不限,可根據各自的能力發揮,待開學時上交作業讓教師檢查。教師把好的作文張貼在墻上,供同學閱讀欣賞。結果,同學選的作品有好多,如《苔絲》、《愛瑪》、《魯賓遜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三個神槍手》、《簡愛》、《艱難時世》、《霧都孤兒》、《忠實的朋友》等。大家都按教師要求完成,上交。大部分同學都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張。擁有同一類書的同學闡述了各自不同的觀點和體會。一部分同學寫得很好,不但很有自己的見解和體會,在英語語言的表達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可謂刻苦用功。
通過不斷的課外閱讀訓練,學生嘗到了閱讀的甜頭,曾對我說:做語法和語言練習還不如閱讀有趣。通過上述課外閱讀的分項訓練,師生共同感到:大量的正確的課外閱讀,確受益匪淺:①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技巧和方法;②鞏固了課文中所學的好多語言知識;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英語的興趣;④通過文學簡寫本的閱讀,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得以提高;⑤學生潛移默化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⑥閱讀的同時配上的筆頭練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