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文+高賽
摘要: 經貿類院校學生創業需求比其他類型的大,很有必要針對經貿類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研究。在培養過程中,要大力宣傳創業的必要性并培養創業的榮譽感;要搭建一個學生可以實踐創業的基地和平臺,使創業教育深入到普通學生中間;要鍛煉學生組織領導、誠實守信、開拓創新和抗挫折等創業能力,使學生的綜合創業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
Abstract: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llege students need more entrepreneurship needs than that of other majors, so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in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llege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we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necessit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cultivate entrepreneurial pride; need build an entrepreneurial base and platform for students' practice in order to mak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o into the ordinary students; should students' exercise leadership, honesty, innovation, anti-frustration and other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effectively.
關鍵詞: 經貿類;創業素質;培養
Key words: economic and trade;entrepreneurial quality;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20-0182-02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寫給2013全球創業周的賀信中指出:“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每個人的人生追求是與國家發展進步的,每個有志者的夢想實現了,民族振興的國家夢想便可以實現。而創業活動不僅可以有助于個人夢想的實現,而且成功的創業可以促進他人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并提供國家稅收。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社會都要重視和支持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有利的條件,搭建更廣闊的舞臺,讓廣大青年在創新創業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青春光彩[1]。與此同時,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
經貿類院校的學生與理工類院校的學生不同,這些不同主要表現在:首先,經貿類院校有著更好的創業土壤。以山東外貿職業學院為例,該院每屆畢業生都有在外貿行業成功創業的典型案例。其次,經貿類院校學生的創業主動性要高。既然選擇財經類院校,這些學生往往具備一定的金融、生意等背景,想繼續在創業這方面發展的主動性也比較高。最后,經貿類院校學生就業率比理工類院校低,因此就業困難的現實也要求更多的財經類學生參與創業。
因此,在經貿類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研究不僅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1 創業積極性的培養
1.1 創業必要性的宣傳
要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大學生的創業必要性的宣傳工作。目前,各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部門負責實施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認為創業教育只是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的一項內容[2],沒有從創業教育的普遍性、創業素質的持續性培養上來考慮,由此導致了實施過程中出現被動、變調等問題。要充分調動學生創業的積極性,應宣傳創業必要性,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當前的就業壓力,讓學生了解成功的創業是最好的就業。只有學生轉變了傳統的上班這一就業觀念,才能激發學生創業熱情,使學生被動就業變為自主創業。
其次,要將創業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使學生熟悉創業,不再畏懼創業。
再次,要充分發揮該校幾十年外貿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定期邀請外貿行業專家開設專題講座、聘請創業成功的校友作為大學生創業導師,定期來校介紹創業歷程、感想和注意事項,使學生找到創業人生的楷模和創業學習的榜樣,提高對創業重要性的認識。
最后,要充分利用喬布斯、蓋茨、馬云、雷軍等優秀創業者的傳記、采訪錄等宣傳創業者正面的形象。蓋茨曾經說過,他只是喬布斯二世。充分發揮成功者的典型示范作用,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創業的積極性。
1.2 創業榮譽感的培養
在封建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商人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屬于社會最底層的。這直接導致了但凡有論及商人的地方,常常會伴有“無商不奸”、“錙銖必較”、“唯利是圖”等充滿貶抑意味的字眼,商人也常常被“卑之曰市井,賤之曰市儈,不得與士大夫伍”[3]。這實際上是封建政權者為維護其賴以生存的小農經濟,防止商人影響他們統治地位的一種約束手段。由于中國封建社會對我國當前的社會意識影響依然強烈,因此大學生的創業活動,就是要發現和捕獲新生的機會,在此基礎上創新創造出新穎的產品、服務、運營模式或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創業活動可以從事買賣、賃貸、制造、加工、金融、信托、勞務承攬、保險、運輸、托運等業務。當前,我國施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想活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很有必要開展創業活動。因此,國家近幾年不斷地開出利好政策,促進大學生的創業。
雖然國家和政府大力號召學生開展創業活動,但目前仍有部分人不愿意踐行創業活動。有的人家庭生活條件比較優越,他們即使不從事任何工作也可以正常生活,這些人往往會被稱為家庭的“啃老族”。他們覺得,創業過程需要低三下四的求人,因此他們寧愿什么都不做。
另外,還有一些人害怕失敗,所以不敢實施自己的“野心”和“抱負”。而一些成功的創業者,只要有1%的成功的希望,他們就會付出100%的努力。因此,為了調動學生創業的積極性,我們應該培養創業的榮譽感,不僅宣傳成功人士是如何成功的,還不能忘記成功人士的失敗歷程,使創業者意識到參與就是財富,只要努力去做就是一件光榮的事。
2 創業實踐平臺的搭建
經貿類院校的創業實踐平臺有多種。
首先,經貿類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實訓資源,開展風格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4]。在入學開始階段,可以開展職業規劃大賽,使學生對大學生涯有一個初步規劃。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舉辦創業征文比賽、商業計劃、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創業過程、體驗創業經歷、激發創業夢想。
其次,經貿類院校可以在校內建設創業實踐基地[5]。為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實踐,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為大學生搭建創業鍛煉平臺,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在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該院成立了“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大學生創業教育園”。經過5年的運行,大學生創業教育園不僅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實踐機會和平臺,而且幫助該院幾十位學生圓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最后,創業實踐活動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校內,還應當有條件地在社會里踐行創業計劃。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已經建立了30多家校企合作或人才培養基地,這些基地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專門的創業實踐活動場所,這些企業的成功運營也為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該院建立的校企合作實踐基地、“互聯網+”跨境電商大學生創業基地,不僅使學生有機會直接接觸到企業一線創業平臺,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還直接提升了學生的實際工作經驗、團隊組織管理、團結協作能力以及環境適應能力和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質。
3 創業品質的塑造
上述措施有效調動了該校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并且使不少同學勇敢走出了創業的第一步。雖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成功的另一半也還需要創業者具備相應的創業素質。因此,在對創業期的學生進行培養時,要注意灌輸一些創業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首先,創業者應具備較高的組織領導能力。注重塑造領袖精神,遠比積累財富更重要,因為財富可在瞬間贏得或失去,但領袖精神永遠是贏得未來的無形資本[6]。其次,創業者應將誠實守信牢記于心。經貿類學生除了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和理論功底之外,還應該具備比其他專業門類學生更強的應用型人才的外向適應能力、適應復雜環境的應變能力、掌控職業發展的職業能力以及順應社會工作的實踐能力。因此,經貿類院校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育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人品和道德素質的行為養成,誠實守信的做人素養,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開拓創新的人生理念都是對經貿類學生最基本的素質要求。再次,創業者應時刻不忘創新。世界不停地在改變,只有適應了這種改變的企業才能生存。試想一下,如果蘋果公司只靠第一代iphone,那么蘋果早就失去了整個市場。要想與時俱進,就必須不斷地在創業過程中進行改進和創新。最后,創業者還應該堅持原則,堅持長遠,不受眼前的利益所誘惑。如今創業,市場的誘惑很多,客戶的一個電話時常就是一個陷阱,熟人的一句介紹時常就是一個圈套,面對如此,如不穩重,不踏實,急功求成必然敗走南山[7]。
4 創業的抗挫折教育
失敗的結果或許令人難堪,卻是取之不盡的活教材,在失敗過程中所累積的努力與經驗,都是締造下一次成功的寶貴經驗積累,創業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中跌打滾爬。只有在失敗中不斷積累經驗財富、不斷前行,才有可能到達成功彼岸。
比爾蓋茨剛開始開發的windows系統被認為浪費資源。愛迪生發明的燈泡也是在數千次失敗的基礎上才取得成功的。雷軍的第一次創業也非常失敗,他和他的團隊甚至好幾次連吃飯的錢也賺不來。他說:“我覺得,人就是在挫折和失敗中成長的。正因為這次失敗,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清醒的認識,也為未來的發展做好了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干的心理準備”。
因此,創業教育過程要讓學生明白,任何創業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是經歷過數不盡的失敗歷程的。關鍵是經歷失敗后,創業者不能退縮,應該吸取經驗教訓以后繼續前行。
5 結論
經貿類高校和教師應當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督促學生刻苦學習,腳踏實地,銳意進取,使學生創新創業中展現才華、服務社會。通過各方途徑調動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并搭建一個普通學生都可以參與的創業實踐基地,同時對學生開展組織領導、誠信經營、開拓創新和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創業素質。
參考文獻:
[1]王聞丞.上海市普陀區創業型城區建設的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4-04-21.
[2]李婷婷.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
[3]朱英.近代中國商人思想觀念的發展演變[J].理論月刊,2001(6).
[4]王秀敏,韓麗艷,單良.高校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教育發展研究,2012(23):74-77.
[5]王錦斌,林金輝.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創業環境的保障機制[J].高教與經濟,2010(6):35-37.
[6]張惠媛.成功創業十大心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687320100cvix.html.
[7]于斐.經濟不景氣,營銷人要如何走好前面的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ec0ecb0101djmv.html.